可持续的乡村建设与村庄公共品供给——困境、原因与制度优化

来源 :城市规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成渝地区3个村庄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解析政府主导、政府与资本联合主导、村民自筹自建三种乡村建设路径的制度框架以及在村庄公共品建设与维护方面的绩效、困境或不足。研究发现,在政府、市场主体、村民的博弈中,村庄公共品供给难以持续的根本原因是供给者与受益者的不一致。在乡村建设中落实村民主体地位、激发内生动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结合地方性的制度创新与实践经验,提出既有乡村建设路径的优化构想,并针对激发村民内生动力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从而保障村民的平等权利并赋能于民、创富于民,实现可持续的乡村建设与治理目标。
其他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高校应直面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状态不稳定、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受冲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尚未形成合力等问题与不足,从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工作力度、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等方面入手,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新冠疫情期间,政府部门采取的封闭式管理、用电客户欠费不停电等措施,使供电企业传统电费回收工作受到巨大冲击,暴露出电费催缴手段大量依赖人力、风险防控对象群体窄的问题.同时,随着“新基建”的提倡,“大云物移”等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供电企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全量客户历史缴费数据、历史电量等数据进行挖掘分析,采用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深度学习算法,构建客户的电费回收风险、缴费行为习惯、居住行为和用电行为等的数学模型,结合电话催收和线上缴费渠道推广等方式,制订出6条差异化的电费回收风险防控策略.应用结果表明
笔者通过对重庆市国际人才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对国际人才和国际人才服务组织相关人员的个别访谈,在借鉴其他省市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坚持“三个”原则做好顶层设计、聚焦“三类”需求美化生活环境、配套“三大”要素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以及创新“四项”举措优化国际化社区治理等方面,提出重庆市建设国际人才社区的“三三三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