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探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an616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美术课堂中对学生的教育中所欠缺的状态进行一个渗透说明,包括对之前教育的一个概括说明,继而延续展开叙述现在的教育理念,将德育渗透到小学的美术课堂的教学当中。以小学美术课堂作为基础,对小学的德育工作展开论述,对评价的体制进行改革创新,融入教育课堂当中。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0-0073-01
  在面对当今的教育改革的热潮当中,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要随着新课标的确定改革当中确定自己的目标,与当前的教育形式保持一致,将教育的德育工作与其相互融合。有目标、有规划的一步一步的讲课的形式,在将同学的创意在作业中体现的情况之下,学习到有关德育的知识点来提升自己。
  1.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之间的关系
  德育工作即为对学生展开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在教学之前制定的教学目标为小学美术课堂发展的走势、以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学生的反应热情、以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思路为主要引线,为小学生的美术课堂的德育教育埋下深深的伏笔。
  通过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析并判断小学生的教学需求及其对德育教育所能接受的程度所在。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一张白纸的话,那小学生是正处于一个极易塑造其性格的时期。你传授什么,只要他们听的进去,那他们就会接受这种思想的教育的洗礼。通过渗透德育工作的这种做法,来教育小学生,来塑造其性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在新的教育发展方向过程中,已经把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工作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各科课程的教学均顺应着当前教育的发展潮流,与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相符合。这种以小学课堂为传播平台的教育方式,是可以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有助于帮助学生身心健全。其中需要教师对小学美术课堂的充分掌握,通过教师对美术教材的深度探索和挖掘,将其作为引领学生学习的明灯,为其的德育教育的开展更好的融为一体做准备。充分的美术课堂的利用会明显影响学生的审美,更容易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使其积极健康的生活。
  2.小学美术课堂中德育工作的渗透的情况
  (1)渗透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小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并教育指导的过程,不能让学生从小就过分的偏科,不能过分的追求语文、数学、英语等大科的高分而过于忽略了德智体美的发展。而往往这些思想教育的渗透是常常的体现在一些课程的日常教学当中。小学的美术课程是极易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而往往一副画是可以看出一个人心中所想所念的。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美术教学的目标才能更加的让学生的德育的思想工作更为渗透。小学美术课堂的德育工作的开展使学生的思想、动手能力更为灵活,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科目之一,是需要大力开展并让各位老师学生的积极的配合,让小学生的课程不单调是势在必行的。
  (2)美术教师队伍的专业程度。小学生是一个比较年龄较为小的团体,是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此时是极为考验美术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的,也是很考验教师队伍的思想程度的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修养的。往往小学的美术教师的师资力量没有高年级美术教师的师资力量高,专业程度也没有其高,这就为小学生的美术课程的德育工作的渗透的道路产生了极大的阻力。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可以有力的将专业课的知识与德育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更能激发起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3)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美术学科的意识高的学生的审美意识往往要高于其他的学生,这是因为美术只是一块审美的基石,学生会以美术这门学科作为跳板来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而且美术这门学科也不知是光说不练的,学生的每一份的作业都是一次实践。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多方面意识的,在这些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是十分需要渗透一些德育思想的理论意识的。这些都将为其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
  3.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德育思想的渗透方法
  (1)“欣赏”方式的教学。小学生的年龄是对颜色更为敏感的,小学的美术的教材的插图和教学内容是极为丰富的,且其书上的作品都是很有名的,对这些作品的欣赏是可以极强的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的。老师要不断从这些作品的绘画背景等多方面来渗透德育思想,从多个方面让学生受到德育思想工作的熏陶。且需要让学生对作品做出感悟和赏析,对其意境有所体会。思想教育的渗透可以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要根据教材的作品赏析选择合适的教学地点,以更多方面和更全面的让学生去欣赏、了解作品的背景和意境。
  (2)创作与德育的结合。在当下的社会教育发展的背景之下,大胆的改革美术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大胆发挥,可以满足自己的想法,包括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都可以通过创作来得到实现。在创造的过程当中可以包括对生活、对文化的多方面的感悟进行融合,老师可在一旁进行指点,在指点的过程中讲一些德育的知识让其与创作作品相融合,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的接受这些道德思想的教育点,且这种无意识的指点和提醒更容易被学生记忆和模仿,是更好的渗透方式。
  4.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年龄阶段正处于一种对未来的探索阶段,是进行德育思想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教育思想的关键时期。趁着处于现在的教育方式的改革大潮,按照新课标的目标和原则,提高学生的品德意识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孫建明.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探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9):151
  [2]安彦琴.新形势下德育教育形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0(34):201
  [3]朱碧霞,李天昊.课堂德育融合生活德育教学探析[J].技术与市场,2008(12):96-97
其他文献
摘 要:生物是学生步入中学后所要接触的新学科,因此学习时难免会感到陌生。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素质教育已然成为当今教育工作的主流,教授给学生知识已经不能再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和谐的全面发展。本文将通过实例来分析探讨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为相应的教学质量提高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生活经验;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已经成为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语文素养具有丰富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修养是其中重要的内容,语文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审美教育的平台,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资源来实施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文字的魅力、欣赏阅读的价值、陶冶语言情操等方面来进行净化灵魂,促使学生的审美意识,转变学生的审美观念。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教育;
主要阐述了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工艺、材料要求及注意事项
摘要: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知识也由浅至深,由易至难,特别是数学这一课程,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学习的难度也是越来越抽象隐晦较为难懂。数形结合教学方式有效的运用在初中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的打开学生的思维的灵敏性,使抽象隐晦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更加便于学生理解吸收并运用与实际的解题的思路之中。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数形结合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措施,以便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注册测绘师制度于2007年1月在我国开展以来,已顺利推行了6年多的时间.全国现有7000余人通过考核认定和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证书》.可以预
摘要:幼儿园是对幼儿的基础教育,旨在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幼儿开展美术教学能够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在美术教学中,剪纸教学是一项既可以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又可以提升幼儿艺术欣赏能力的教学活动,对幼儿有着深远的积极影响。但是基于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差,对传统剪纸艺术的理解也较为浅显,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将剪纸教
摘要:道德與法治课内容来源于生活,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把握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将生活与实践相结合。本文从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评价生活化三方面进行探讨,让道德与法治课更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9-0076-01  道德与法治
以苯乙烯为聚合单体,二乙烯基苯为共聚单体,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珠体,然后用浓硫酸磺化制得阳离子交换树脂。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成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