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的语言学家古德曼曾经说过:“阅读过程是心理语言过程,是与作者进行交流的过程。”阅读是学习英语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运用英语的一种常用方式,因此,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习英语信心和运用能力的培养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一、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积极性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可利用插图进行简单提问来引入新课。比如教学八年级上册Unit 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教师课前通过网络找到大量关于职业的人物图片,向学生提问:“What do they do?” “What do you want to do ?”并播放英文歌曲和电影片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应时刻注意学生情感意识的发展,努力营造和谐自然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堂上的各项活动,与老师进行良好的互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在课外,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比如考试结束后,及时找学生谈心,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目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与他人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自身不足,并提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二、重视词汇的积累
学生在阅读理解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就是词汇障碍。没有词汇量的积累,怎么提高阅读能力?掌握与收集教材中的基础词汇,是初中生学习词汇的基本途径。而词汇量积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平时注意积累,善于总结。另外,课外读物中的词语鲜活、实用、现代气息浓厚,可以让学生摘抄一些重要的词汇、优美的英语句子,并尽可能记下来。学生经过长期的积累、坚持不懈就会增加词汇量,这样有利于减少阅读障碍,加快阅读速度,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常开设阅读课,给学生提供各种题材的文章。
三、设计阅读任务,强化阅读训练
初中英语每一单元的Section B都有一个阅读训练,初三还有专练阅读能力的课文,教师可以在学生预习前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这篇文章。我教学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七单元Section B 3a时,拿出一些真实材料,包括chicken, bread, relish, lettuce, tomato, onion, butter,让学生自己动手试做sandwich,并通过主要的词汇复述文章内容。学生在讨论中获得了用英语交际的真实感受,真正发挥了英语的教育功能。
四、善于应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在阅读前,先解决一些较难的单词、词组或妨碍课文意思的单词、词组,然后根据与课文阅读内容有关的一些背景知识,更好地理解课文。先看题干,再带着问题去细读文章。比如教学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时,我让学生先略读全文,并写出Sonia’s calendar,写好后再集中精力阅读,在阅读文章时要一气呵成,不要停顿或复读,还要养成跳读习惯,掌握全文大意。阅读时尽量少查字典,鼓励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和技巧,或根据所读文章的上下文去猜新词的意思,这样可以加快阅读速度,从而提高阅读正确率,增加阅读量。
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阅读方式,这就要培养独立的分析能力。当我们分析记叙文时,要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when, where, who, what, why)等方面进行分析。遇到议论文时,我们要找文章的论点、论据,认真推测作者的意图,从表面深入到内里。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在反复精读短文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找出答案。根据提出的问题划出短文中与之有关的句子,以便正确解出问题的答案。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平时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妙趣横生的小故事而且图文并茂,自学起来不是问题,而是一种乐趣。要做到上新课前先学习好生词和短语,理解课文大意;找出文章的疑点、重点和难点;针对提出的问题找出答案和重点句。
养成默读习惯,使注意力集中在文字符号上,纠正唇读、心读、喉读等做法,以免分散精力,影响阅读速度。克服指读、回视、重读等不良习惯。泛读与精读相结合。在泛读中,熟悉阅读材料,了解文化背景知识、培养语感、培养兴趣,在精读中仔细揣摩和理解词义,分析疑点和难句,捕捉文章的中心。限时阅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取一定长度且有趣的阅读材料,不作预习,限时读完。每天进行限时阅读训练,可以提高学习者的阅读速度,加强其对文章内容的记忆。
责任编辑 魏文琦
一、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积极性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可利用插图进行简单提问来引入新课。比如教学八年级上册Unit 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教师课前通过网络找到大量关于职业的人物图片,向学生提问:“What do they do?” “What do you want to do ?”并播放英文歌曲和电影片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应时刻注意学生情感意识的发展,努力营造和谐自然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堂上的各项活动,与老师进行良好的互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在课外,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比如考试结束后,及时找学生谈心,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目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与他人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自身不足,并提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二、重视词汇的积累
学生在阅读理解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就是词汇障碍。没有词汇量的积累,怎么提高阅读能力?掌握与收集教材中的基础词汇,是初中生学习词汇的基本途径。而词汇量积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平时注意积累,善于总结。另外,课外读物中的词语鲜活、实用、现代气息浓厚,可以让学生摘抄一些重要的词汇、优美的英语句子,并尽可能记下来。学生经过长期的积累、坚持不懈就会增加词汇量,这样有利于减少阅读障碍,加快阅读速度,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常开设阅读课,给学生提供各种题材的文章。
三、设计阅读任务,强化阅读训练
初中英语每一单元的Section B都有一个阅读训练,初三还有专练阅读能力的课文,教师可以在学生预习前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这篇文章。我教学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七单元Section B 3a时,拿出一些真实材料,包括chicken, bread, relish, lettuce, tomato, onion, butter,让学生自己动手试做sandwich,并通过主要的词汇复述文章内容。学生在讨论中获得了用英语交际的真实感受,真正发挥了英语的教育功能。
四、善于应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在阅读前,先解决一些较难的单词、词组或妨碍课文意思的单词、词组,然后根据与课文阅读内容有关的一些背景知识,更好地理解课文。先看题干,再带着问题去细读文章。比如教学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时,我让学生先略读全文,并写出Sonia’s calendar,写好后再集中精力阅读,在阅读文章时要一气呵成,不要停顿或复读,还要养成跳读习惯,掌握全文大意。阅读时尽量少查字典,鼓励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和技巧,或根据所读文章的上下文去猜新词的意思,这样可以加快阅读速度,从而提高阅读正确率,增加阅读量。
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阅读方式,这就要培养独立的分析能力。当我们分析记叙文时,要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when, where, who, what, why)等方面进行分析。遇到议论文时,我们要找文章的论点、论据,认真推测作者的意图,从表面深入到内里。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在反复精读短文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找出答案。根据提出的问题划出短文中与之有关的句子,以便正确解出问题的答案。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平时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妙趣横生的小故事而且图文并茂,自学起来不是问题,而是一种乐趣。要做到上新课前先学习好生词和短语,理解课文大意;找出文章的疑点、重点和难点;针对提出的问题找出答案和重点句。
养成默读习惯,使注意力集中在文字符号上,纠正唇读、心读、喉读等做法,以免分散精力,影响阅读速度。克服指读、回视、重读等不良习惯。泛读与精读相结合。在泛读中,熟悉阅读材料,了解文化背景知识、培养语感、培养兴趣,在精读中仔细揣摩和理解词义,分析疑点和难句,捕捉文章的中心。限时阅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取一定长度且有趣的阅读材料,不作预习,限时读完。每天进行限时阅读训练,可以提高学习者的阅读速度,加强其对文章内容的记忆。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