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工作教学策略的优化研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ts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今世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满足工作能力及技能才华的基础上,还注重考察一个人的品性和生活态度,而一个人的品性往往是后天通过学校培养及周围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养成的。因此,初中学校应该为初中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德行培养环境和德育教学方法,在此,初中学校可以从加强情感教育、增加渗透教学、应用网络技术和结合生活实际四个角度进行初中德育教学策略的提升优化。
   关键词:初中教学;德育工作;策略優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5-0169-01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初中的品德教育及培养可能对一个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传统的初中德育教学大部分只是泛泛而谈的纸上谈兵,很难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产生明显的影响效果。而新课程改革后,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有关教育部门的重点关注,为响应教育部门的要求及跟上现代社会前行发展的脚步,初中学校及任课教师应当重视初中生的德行教育,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初中生。
  1.通过加强情感教学优化德育工作
   现代德育教学,不应该是任课教师对空泛乏味的大道理的讲解与描述,而应该是任课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语言沟通,师生之间实现以真心换取真心,实现彼此间的感情互换的过程。这种方法加强了对初中生的情感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同理心,也就达到了培养初中生优秀德行的目的。
   比如,在德育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举办学生彼此吐露自身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与烦恼的环节,再由学生或任课教师对其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或安慰。同时,初中德育教师还可以定期举行由初中生匿名写信或纸条交给指定教师的活动,以供学生将一些不好意思让大部分人知道的秘密或困扰表达出来并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当然,任课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纸条所传达的信息对自身德育教学的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大部分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达到对初中生德行教育的目的。
  2.通过增强渗透教学优化德育工作
   目前,学生在初中阶段所接受的德行教育主要来源于思想品德这门课程,德育教学的方式和模式都较为单一,学生也很难仅仅凭借一门课程的学习而达到初中德行教育的要求效果,因此,初中学校应该扩大初中生能够接受德育教学的范围,即将德育教学与初中课程教育结合起来,使初中生能够在大部分日常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德行潜移默化的渗透教学。
   例如,在初中音乐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欣赏优美音乐旋律的同时,陶冶情操,养成正确的音乐审美素养;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进程中,语文任课教师可以利用书本课文的讲解为初中生传递一些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乐观充实的人生观念,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而初中历史课程则包含了中国荣辱兴衰的发展历程,学生可以在历史任课教师的引导下,感受到祖祖辈辈们一代代传递下来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发自内心的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达到初中德育教学目的。
  3.通过应用网络技术优化德育工作
   随着第三次世界工业革命的高速发展,电子信息和多媒体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此,初中学校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在初中生德育工作的开展中增添现代网络技术的色彩,提高初中生德行教育的教学效果和教育效率。
   比如,任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广泛收集并整理具有一定趣味性的能够发挥德行教育效果的视频、文章及图片,并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具为学生进行展示教学,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立体的感受德育的主要教学内容,同时,这种应用网络技术的教学方法,还可以吸引初中生对德育教学的学习兴趣及在德育教学课堂上的积极性。当然,网络世界海量的信息库中也存在着不利于初中生身心健康发育的因素,因此,初中任课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网络技术应用进行合理引导,坚决抵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实现学生的品德提升。
  4.通过结合实践活动优化德育工作
   毛泽东主席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现代初中德育教学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即为任课教师的教学完全脱离于实际生活,教学讲解也就成为了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初中生很难真正把握德育教学的内涵,久而久之,丧失对德育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能达到教学要求。
   因此,初中德育教师应该将德育教学与学生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德育教学的魅力。比如,在三月“学雷锋月”中,初中任课教师可以将学雷锋活动的重点内容从雷锋故事或雷锋精神的口头讲解转移到真正的学雷锋行动中,可以组织初中生到敬老院,对孤寡老人进行慰问,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享受帮助他人的快乐,感受雷锋精神的真正含义,将理论的德育教学转为现实因素,做到利用德育教学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德育教学可能影响一个学生未来的人生轨迹,所以初中学校及任课教师都应该重视德育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观念,全面优化德育工作展开过程中的方法策略,实现以初中生为主导角色的德育教学新体系,达到教育部分要求的初中德育教学标准,使初中生能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必正.开展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三点策略[J].学生之友(童花果),2011(02):77-77
  [2]韦晴雪.增强初中德育工作实效的策略之我见[J].新课程(下),2017(08)
  
其他文献
为研究性控冻精对不同胎次奶牛受胎率的影响,试验选取了864头育成牛和84头2~5胎次的成年母牛并对其人工受精。结果表明,育成牛的情期受胎率较二胎、三胎、四胎、五胎以上和成
摘 要:处于小学阶段的小学生逻辑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但是大部分的小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不高,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主动了解小学生性格特点以及学习能力,认真观察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行为,设计出各种各样符合小学生年龄、心理和学习的教学方案,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为小学生各科的均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师从课堂中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中提倡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重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培养,新时期要想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能力,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道德情感特点展开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情感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综合素养。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究当前小学生道德情感特点以及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道德情感  【中图分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天字号工程”,是企业发展的根基。同煤集团燕子山矿紧紧围绕安全发展这一主线,通过严格基层管理,强化基础建设、苦练基本功,全面推进“三基”建设,不断夯实矿井
摘要:数学教学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认知结构,完善认知体系,提高认知能力。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涵盖课程目标,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发展主线,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认知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6-0037-01  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以获取数学知识,就是数学认知。数学教学需要遵循学生
摘 要: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和发展成为高中数学教育的重点。逻辑推理能力对于数学定义和定理的学习和理解、几何学习以及等差数列等内容的学习十分重要。面对相对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尝试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
摘 要:理想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人的思维发展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生物课堂上有效提问是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正是新问题的不断提出,才使得探究活动得以不断深入。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扩大学生视野,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引导,加强方法指导,运用多样评价等方面阐述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提问,努力促进学生愿问、善问、敢问、会问、乐问,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