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真能防腐?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o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地纪检干部在节假日期间,手持摄像机,在各大饭店、宾馆等高消费场所,对干部明察暗访,想通过摄像镜头,捕捉党员干部到高消费场所进行公款消费的现行,一时成为干部群众议论的热门话题。
  用摄像的方式来防腐,纪检干部可谓用心良苦。然而此举是否能收到实效?笔者以为,摄像防腐,很难起到防止腐败的作用。
  要预防各种各样的腐败,光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是不能“烧尽野草”的。要最大限度地禁绝不断催生出的“腐败罂粟”,关键还是要在“斩草除根”上下功夫。这草之根,也就是源头,就在于目前对官员的权力制衡的制度存在一定缺陷。一些公职人员在腐败成本与清廉成本、“个人小九九”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博弈中,有漏洞可钻的制度,自然会使一些人有机可乘。在这种情况下,反腐败如果仅仅着眼于这些用心良苦的暂时性之举,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只有通过持续的制度创新,着眼于从源头上治理,建立健全对权力行使的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奖惩机制,才能有效地遏制腐败。
其他文献
2004年7月,云阳县九龙村15岁的女孩张春梅初中毕业了。她说,自己永远记得资助她读书达7年之久、如今身患重病的杨爷爷对她说的话:“孩子,今后无论你干什么,都要与人为善,做一个好人。”  张春梅说的杨爷爷,就是重庆市直机关党工委助理巡视员(现已退休)、共产党员杨武吉。  对杨武吉心存感激的人,绝不止张春梅一个。  2002年12月中旬,一封发自奉节县甲高镇某山区小学的信寄到了重庆某报社,写信人叫钱
期刊
1月27日召开的全市组织部(处)长会议,提出今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扎扎实实抓好第一、二批单位的先进性教育活动:要准确把握中央及市委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部署和要求,按照胡锦涛同志关于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六个坚持”的基本要求,认真开展以“心系群众、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展示形象”为主题的“三四五六”系列实践活动;处理好
期刊
工作人员上班时打瞌睡、玩游戏等都被制成专题片,在全区领导干部大会上播放。从2004年6月以来,根据市委关于把“树组工干部形象”活动向“树党政干部形象”活动拓展的要求,北碚区在全区92个部门开展了“树机关干部形象”活动,力求解决机关不良作风、妨碍发展环境等问题。为查准找实机关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抓好日常检查、突然抽查等工作的同时,北碚区专门购买了拍摄器材,对各部门值班情况、机关干部上下班纪律作风
期刊
主持人语:知识就是力量    在知识经济时代,农民务农也好,务工也罢,仅靠出大力、流大汗是不行的。21世纪呼唤知识型农民。  什么是知识型农民?农民需要哪些知识?农民怎样获取知识?农民怎样运用知识?希望这组稿件,能给正在孜孜求解重庆“三农”难题的领导和广大农民朋友以启发。    有人说,“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三农”难,最难在农民。从表面上看,农民缺钱、缺致富门道,一个字:穷!其实,
期刊
先进集体    黔江区委组织部涪陵区委组织部  沙坪坝区委组织部九龙坡区委组织部  北碚区委组织部万盛区委组织部  渝北区委组织部巴南区委组织部  江津市委组织部綦江县委组织部  大足县委组织部武隆县委组织部  开县县委组织部云阳县委组织部  奉节县委组织部      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组织干部处  市公安局政治部市司法局政治部  市财政局人事教育处市人事局人事处  市审计局人事教育处市移民局组织
期刊
30多岁的李海在一家办公设备有限公司当搬运工,他很珍惜这份工作。17岁时,李海因为意气用事,锒铛入狱。2000年,重新走进社会的李海来到两路口街道社会保障服务厅,工作人员热心地为他找到了这份能自食其力的工作。  一提起渝中区,人们就会想到解放碑的富丽繁华。其实,闪烁的霓虹灯下,依然有众多像李海这样生活十分困难的群众。  在渝中区委、区政府领导看来,如何帮助城市困难群众解除困难,最能考验执政能力。2
期刊
韩国:节约到牙齿  ○ 尹卫国    “韩国人已经节约到了牙齿上!”此言不虚。在韩国餐馆就餐后,服务员总是会递上一个小纸包,里面装的是牙签。这种牙签与众不同,颜色各异,有淡绿色的,有淡黄色的,还有点弹性。它既不是木牙签,也不是竹牙签,而是用土豆淀粉或糯米粉做成的牙签。服务员说:“这种牙签最大的优点是节约资源,不污染环境,而且可以食用。”  其实,韩国几年前也曾大量使用木牙签。木牙签使用后就变成垃圾
期刊
这边是50多名工人在配饲料、打扫圈舍、投放猪食,那边是一辆接一辆的货车把一头头壮实的生猪运走……在秀山县梅江镇古月养殖场,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  数着一扎扎钞票,胡均告对笔者说:“同样是养猪,懂不懂技术,大不一样!”  “1980年我初中毕业后,啥子都做过,但运气太差!”胡均告回想过去,一脸惭愧,“十几年过去了,脸上多了些皱纹,可荷包却始终没有鼓起来。”  “难道我真的与富裕无缘?”胡均告不相
期刊
主持人语:种养也要新知识    对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种地、喂猪,哪样不会?只要舍得下力气就行。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即便是从事种养殖业的传统农民,光有力气已经不够了,农民朋友还得学会用脑子,靠知识。    罗登强是个新闻人物。  他是大足县第一个做对外贸易的农民,是农业部授予的“学科学用科学标兵”,他的“荷花山庄”被誉为“全国最大的田园式荷花观光基地”。  “荷花山庄”由当初的180亩扩大
期刊
“新年大吉哟,分红了……”听着社员们奔走相告的吆喝声,开县镇安镇辽叶综合服务社社长谢应军笑了:“这可是电脑的功劳呀。”  去年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辽叶综合服务社,其前身是辽叶蔬菜专业合作社。  1998年,辽叶村少数农民种植了“夏阳白”蔬菜,因其无公害和反季节性,在市场上非常好卖。但由于产量小,没赚到多少钱。  “你们只管种,我负责去卖,把规模搞上去。”谢应军想把这些散户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合作组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