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如何治理噪音

来源 :方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7591529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上9时以后不准使用吸尘器,晚上10时后不准使用洗衣机。”这些规定,都是国外为了防止噪音对居民生活造成污染而设定的。不可否认的是,规定虽然“苛刻”,但确实能让生活清净不少。
  日本:消除噪声靠“自律”
  日本的《环境基本法》对噪音有明文限制:疗养部门和社会福利设施集中的地方,噪音白天在50分贝以下,夜里不能超过40分贝;市民居住区白天55分贝,夜里45分贝以下;住宅和商业、工业混合区域白天60分贝,夜里50分贝以下。达不到标准,有关部门会加以治理。
  日本人在生活中处处都小心翼翼,生怕给别人添麻烦。白天很少见人影,也几乎看不到他们在院子里聊天。晚上一扇扇的窗户里亮着灯光,隐约可看见一家人在看电视,却很少能听见电视声或者说话的声音。城铁车站非常热闹,但从未听到过电车鸣笛。电车穿过小区,只有邻近铁路的人能听到,并没有达到吵闹的地步。高速公路上平时汽车川流不息,但声音并不算大,很少听到汽车司机摁喇叭。
  瑞典:深夜不准用吸尘器
  大多数瑞典居民小区规定晚上9时以后不准使用吸尘器,晚上10时后不准使用洗衣机。这样的规定虽然不是法令,但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公德而被人们广泛接受。闹得太出格,会被其他邻居告到小区物业管理处;屡教不改的,很有可能被房东请出大门。临近周末的时候,在瑞典的许多居民小区里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业主留言:“各位邻居,我们将于今晚在家中宴请宾客,届时会有较高的声响,希望各位原谅。”
  在瑞典,标准公寓配置的窗户都是3层玻璃,隔音效果十分突出。一些距离主要街道较近的小区,市政管理部门规定要给居民安装4层玻璃。
  德国:限速降低交通噪音
  德国城市同样存在噪音问题。由于德国纬度高,冬季时间长,一般住宅的窗户都采用双层中空,这不仅起到了保温作用,也有效地降低了外界环境噪声。尤其是靠近马路的居民楼,一般在设计时会采用降噪规格更高的窗户。
  为减少道路交通噪声对居民楼的干扰,德国还在居民区限制行车速度。在柏林的城市网状主干道之间,30公里限速区的标志随处可见。在一些穿过居民密集区的中小干道上,还实行22时至早晨6时之间限速30公里的分时限速规定,尽量避免交通噪音对居民的影响。另外,在居民区,建筑施工作业严格限定时段,小区露天运动场也明示开放时间,一般都禁止中午和晚上开展活动。这些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噪音扰民问题。
其他文献
近日,英国林肯郡刑事法庭审理了一起与众不同的案件,一对六旬夫妇在自己家里种大麻,获利后将绝大部分钱财用于救助一个贫困的肯尼亚村庄 。这对夫妇是62岁的迈克尔·福斯特和63岁的苏珊,两人生活在英国林肯郡的一个农场上。近日迈克尔和苏珊在林肯郡刑事法庭出庭受审。  检察官乔恩·迪介绍案情说,“迈克尔和苏珊之前都是品行良好的人,让人们意外的是,这对夫妻竟然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一直秘密种植大麻,而且数量惊人。
【√】曾经的“中国烟草大王”,沦落为“贪污公款的阶下囚”,75岁高龄保外就医后,又摇身一变再次成为“哀牢山上种橙的财富英雄”  每年的11月份前后,是吃新鲜橙子最好的季节。近几年,橙子市场上出现了一匹叫云冠牌冰糖橙的“黑马”,凭借甘甜多汁的口感和皮薄肉厚的质量,力压群商。而更让人们大为惊讶的是,这种被人们评为“世界上最好吃的橙子”,竟是“褚时健种的冰糖橙”!因入狱沉寂多年,褚时健又以新的面貌出现在
亲子关系是一个恒久的话题。当探望孩子的父母遭遇冷落,当送去关怀的双亲反受埋怨,又一次将亲子交往的窘迫尴尬引入大众视野。  我以为,女儿对父母的埋怨冷落实属不当。她应尽子女之责,以心之交流抚哀哀父母,填代际沟壑,莫使伤悲。  在社会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承认每个个体都有独立思想、自由行动的自主权。但诸如父母对孩子自主的“无视”“不尊重”导致亲子关系疏离的看法,初闻有理,实则欠妥。  日本女诗人和泉式部
6月20日,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迎来了一批不寻常的客人——曾在这里被关押和改造的国民党战犯,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参加抚顺战犯管理所60周年纪念活动。参加这一活动的还有当年的管教人员以及当年最高人民检察署东北工作团的侦讯人员等。战犯蔡省三虽已是93岁高龄,仍不顾路途辗转,从香港来到了这个曾被关押、改造、生活了20多年的地方。用他自己的话说,“追随蒋经国12年,历经抗战、反共,几经生死,坐了26年班房”,回
前天晚上,我的女友从美国打来电话,跟我谈起一件事情并为此烦恼不已。  不久前,我的女友为一个国内朋友的孩子作担保,帮助这个朋友的儿子成功地办到了美国读书,并且安排这个男孩子住在一位纯正美国人家里,因为这样可以更快地学习英语,适应美国的生活习惯。  然而,这两天,男孩子客居的美国人家不干了,把我的女朋友叫到家里,他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这个男孩子从家里搬出去,因为他们不希望自己的两个十来岁的
评估公司沦为拆迁单位的使用工具,丧失了其公正性、独立性,导致评估腐败案件频发    在拆迁项目中身陷囹圄的评估员,蔡海彬不是第一个。近年来,评估员涉案事件频发,使得处在拆迁矛盾漩涡中心的拆迁评估行业备受关注。整治行业乱象的呼声,也越来越响。    蔡海彬式“评估员”  拆迁评估行业的乱象,直接反映在像蔡海彬一样的评估员身上。  在案发前,蔡海彬供职于北京华源房地产土地评估公司从事房地产估价业务,不
【√】微博上流行一个段子描述了中国人对于“办证”这个事情的纠结:人的一生,似乎可以用档案夹中几张薄薄的纸片和几本证书就可以概括了。出生的时候有出生证,上学的时候领学生证,工作了发给工作证,结了婚自然藏有结婚证,退休后会捧出退休证,再后面的证件不说也罢,因为那意味着无可奈何的烟消云散。  诸多证件中,职业资格证无疑是职场人的必备武器,一个有含金量的证件,就决定了你捧什么样的饭碗,拿多少钱的工资。  
“我现在已经没有失落感了,从事律师工作后,重新找回了‘被社会需要’的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当这句话从76岁的老太太傅樱口中蹦出来时,记者有些惊讶。  傅樱的人生履历,明显透出两条截然不同的脉络——科研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作为科研工作者,她是“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的得力弟子,退休前从事了38年的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研究工作,名副其实的“两弹”专家;为了成为法律工作者,她不顾高龄历经八次司法考试后
【√】溺亡打捞该不该收钱,收多少,应由谁来买单始终是事故现场及事后最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关键所在    2011年11月24日中午,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11岁男孩刘晓路在回家路上与同学打闹,不慎掉进武兴路北侧排水沟,十几分钟后溺亡并沉入水底。事发后,刘晓路母亲向附近的甘棠派出所报警,请求民警把孩子打捞上岸。但涉事民警称,派出所不是专业的打捞队,无法下水打捞。孩子溺水应由专业打捞队打捞,打捞费用由被救方
人的一生中,常常会面临许多选择,而很多时候,在有些选择面前,我们会左右为难,犹疑不决。  作为万物的灵长,人类最独特之处便在于怀揣勇气,在人生的岔路口始终坚定地向着内心的方向执着前行。可如今的我们,为何在无数选择前陷入犹疑和彷徨?  我以为,这和当下我们“审视”他人的心态有关。《乌合之众》中说人们融入了社会却忘却了自我,这或许可以恰好解释这一社会现象。作为社会性的动物,我们在做出一个个选择之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