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孩子怎么了

来源 :方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ke111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天晚上,我的女友从美国打来电话,跟我谈起一件事情并为此烦恼不已。
  不久前,我的女友为一个国内朋友的孩子作担保,帮助这个朋友的儿子成功地办到了美国读书,并且安排这个男孩子住在一位纯正美国人家里,因为这样可以更快地学习英语,适应美国的生活习惯。
  然而,这两天,男孩子客居的美国人家不干了,把我的女朋友叫到家里,他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这个男孩子从家里搬出去,因为他们不希望自己的两个十来岁的男孩子学到这些不良习惯。
  女友这才明白,原来这个看上去文文静静,平时少言寡语的男孩子竟被东家怀疑地问道是不是同性恋?
  美国东家说,首先他们认为这个男孩子行为不太正常,因为他平时动作忸怩作态,说话细声弱气,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点家务都不会干,而且还喜欢穿一些粉色艳色的,属于小姑娘的服装,让出门散步吧,他怕太阳晒着,走路走长了吧,怕把自己的脚扭了,吃饭吃多了还要节食,因为怕发胖,减肥可以去锻炼呀,但是他一点也不肯动起来。娇滴滴的。
  其次,房东发现他一点也不喜欢大自然,不喜欢孩子,居然还害怕小虫子小猫小狗。散步路过森林也要躲着走,生怕森林中有蛇或者动物出现。
  房东本来希望客居的男孩子能跟自己的两个孩子一起玩耍,但男孩子总是以各种身体不适为理由拒绝了,因为男孩子根本不喜欢运动,更别提游泳、远足等运动,因为他不愿意把皮肤晒黑。
  偶尔帮助东家的花园浇浇水,不到五分钟就累得筋疲力尽,领着狗出去散一会步,不到五分钟就回来了,理由是走远了腿疼。更让他们不理解的是,这个男孩子喜欢玩布娃娃,看奇怪的卡通片,没完没了地打游戏机,看一些他们认为不健康也不符合他年龄的少年暴力电影。
  男孩子的外形也很奇怪,耳朵上戴着一个耳环,说话的时候小拇指都会不自觉地竖起来,像是兰花指,头发上抹着发胶,喜欢用手绢,出门还要涂上唇膏,说是以防唇裂。
  种种不良习惯和奇怪的举止,使得房东不得不警惕起来。他们婉转地对我的女友说:“我们的两个儿子很小,他们需要一个健康的形象和伙伴,我们不希望他们有个同性恋做榜样。或者说是不希望他们有一个不健康的青年人做榜样。”
  这个男孩子十八岁了,是个青年人了,或者说应该到了是个男人的年龄了。这男孩子算是个男人吗?
  女友私下赶紧把这男孩子叫出来谈心,仔细询问。
  男孩子胳臂上有一道深深的疤痕。他坚决否定地说:“我不是同性恋。”这块疤痕竟然是他不久前失恋的纪念。
  女友更是吓了一跳。原来,被美国房东认为不男不女的男孩子竟然还有如此的刚烈之气,还敢自残。
  谈了很久,男孩子才说出自己的成长过程。
  男孩子的父母都很有钱,都是生意人,由于为了挣更多的钱而导致聚多离少,分别有了各自的意中人,就此分了家,离了婚,男孩子东家住了西家住,父母都给钱,都抢着买礼物,但孩子早早地被送到寄读学校,一个月也见不到父母一面。
  妈妈见了面先问有钱没有?爸爸见了面问你要多少钱?男孩子就这样长大。没考上大学,家里花钱,直接把他送到美国的私立学校。至于他的内心怎么样?精神世界怎么样?父母没有问过。
  男孩子活得很无聊,没有寄托。谈了恋爱,又被甩了,于是自杀未遂。
  女友听罢,长长地叹了口气。心中无比难过。
  越洋电话里,我们两个就这个话题探讨了很久。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我们的男孩子们怎么了?
  其实,对于同性恋我个人并没有意见,因为性取向是一个生理问题,不是道德问题,但是,心理是男人,但外形是女人的人,我真的不敢恭维。
  有一次,某杂志采访我,为我拍照。在中国一流的时尚杂志的造型间里。
  还好,那次给我做造型的是两个不折不扣的女孩子。
  两尺之外,我们旁边的一群化妆师造型师们,是一群至多二十几岁的男孩子,他们个个都具有我的美国女友带到美国去的那个小伙子的举动和外形,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们连阴柔刺耳的声音都不想做掩饰,而且似乎是浑身喷着香,撒着花。
  身上的衣服有格子,有彩钉儿,有亮片,手上戴着造型夸张的戒指,小拇指几乎都温柔地竖成兰花指儿。说话的时候都扭着身姿,口气和眼神都是阴柔的,古怪的。背着长长的样式娇嫩的挎包。
  他们挑剔着借来拍照的衣服的款型,翻腾着闲话,批评着某个明星的不会穿着。
  脸上一副不屑的二妮般的神情。
  在化妆界,这些人就是很典型的很正常的很通用的形象。
  据说,在文艺界还流行把自己扮成同性恋的角色,才能吃得开。
  后来这一群奇异的男孩子们走了,化妆间一下子安静下来。
  给我化妆的女孩子愤怒地说了一句很解气的话:“这帮妖男终于走人了。”
  妖男?这个词真是解气。
  可是,你仔细看看,现在中国城乡的大街上,富有以上妖男特质的男孩子们怎么越来越多?真是成了妖男当道啊。
  大家有没有想过,妖男是如何诞生的?或者跟妖男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娇气的男孩子,他们的性格是怎么导致和被养成的?社会有没有反思过?
  在我们的社会和教育体系里,这些男孩子的成长发育,他们的性格和人格、精神和思想是不是都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良好的教育?当我们大声警告自己的儿子别这样、别那样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剥夺了孩子掌握经验、获得体验、成为自己的一个机会,孩子已经被剥夺了独立思考独立行为独立养成某种尊严的机会。
  妖男就此而诞生,就不会觉得奇怪了。如何教育我们的儿子,别让他成为未来的妖男,是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爱心的。
  
  图:菲尘 责任编辑:刘潇潇
  
其他文献
【√】案件是社会现实的碎片。由于情、理、法的交织与冲突,一些案件天然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与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这些沸沸扬扬的案件正逐渐失去司法本来的肃穆性,成为各方力量的角力场与市民大众的谈资。  在这些案件引发的公众事件中,律师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的息事宁人,有的翻江倒海,有的甚至“死磕”。当公众事件发生时,律师总能以“第二波介入”的形式参与进来,引导甚至改变着事件的进程。  无论是事件的策劃
【√】“和平”一词有了确切的含义。有答案了,我给朋友发了条短信:游走街巷,卖葫芦丝  汉字很奇怪,你问天下是否太平时,我觉得这问题与我息息相关;你若问世界是否和平,我觉得它离我很远;好像天下比世界小,好像天下围在你身边而世界必定远隔重洋。  基于对汉字的褊狭理解和日常生活中的错觉,在谈论我们的生活是否面临动荡和威胁时,我会给出两个不同的答案:天下太平,因为我的生活目前比较安稳;而千里万里之外的世界
【√】他反复强调,迄今为止他没有发表过任何案情细节,没有对案情进行任何评述,只是进行一些辟谣和程序性事实公布,目的是把大众从情绪里拔出来,回到理性的状态  人物名片  兰和,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曾供职于北京京创律师事务所。兰和有过多年媒体从业经历,供职于人民日报集团、中央电视台,历任资深调查记者、编辑等职。后转行从事律师职业,主要从事民商事诉讼、职务犯罪案件刑事辩护等。曾参与药家鑫之父诉张显
三中附近的那条街一向很热闹。一条长街,一个个小巷,一家家店铺,组成一幅热闹的市井画。  那条街是咸的。街上飘着海风与鱼虾的味道。“小弟,虾要不要?早上刚捞的,鲜得很。”“哎,来看看我家的鱼吧,包肥!”这大清早的,小贩们已摆好了摊位,热闹得很。盆里的鱼也很会活跃气氛,争相跃出水面来。巷子里的早晨可不止这些东西。那些推车的,车上有豆浆、油条、锅边,特别是那酱饼,可是我十分喜欢的。你可别小看这些小摊上的
今年1月,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检察院办理的董某、王某夫妇贩卖毒品一案时,该院公诉科发挥了检察官的人文关怀,依法保障了涉案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据该院调查了解,涉案人王某家庭困难,家中孩子读书没钱,而且她可能是受其丈夫的胁迫参与贩毒,如果被认定为胁从犯,那么王某应当依法减轻处罚。  该院公诉科女公诉人宋晓芳认真审查了案卷材料,发现卷内并无其被胁迫参与犯罪的相关证据材料,是王某为了获取办案人员同情、为
如今世道变了,男女青年谈婚论嫁似乎越来越难。这次回国,我见了好几个风华正茂的80后。寒喧几句后,我便以过来人的身份开始关心他们的婚姻大事,没想到,眼前的这些男女80十后,个个都是单身未嫁。要是在我们当年,二十五岁左右还没谈上对象的男女,都快进入大龄青年之列了。我熟识的这些男女80后,似乎还把二十五岁当十五岁过呢。这可怎么行呢?  就在我杞人忧天之际,有一天,我碰巧赶上了一个相亲大会。我家的女娃和别
近日,英国林肯郡刑事法庭审理了一起与众不同的案件,一对六旬夫妇在自己家里种大麻,获利后将绝大部分钱财用于救助一个贫困的肯尼亚村庄 。这对夫妇是62岁的迈克尔·福斯特和63岁的苏珊,两人生活在英国林肯郡的一个农场上。近日迈克尔和苏珊在林肯郡刑事法庭出庭受审。  检察官乔恩·迪介绍案情说,“迈克尔和苏珊之前都是品行良好的人,让人们意外的是,这对夫妻竟然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一直秘密种植大麻,而且数量惊人。
【√】曾经的“中国烟草大王”,沦落为“贪污公款的阶下囚”,75岁高龄保外就医后,又摇身一变再次成为“哀牢山上种橙的财富英雄”  每年的11月份前后,是吃新鲜橙子最好的季节。近几年,橙子市场上出现了一匹叫云冠牌冰糖橙的“黑马”,凭借甘甜多汁的口感和皮薄肉厚的质量,力压群商。而更让人们大为惊讶的是,这种被人们评为“世界上最好吃的橙子”,竟是“褚时健种的冰糖橙”!因入狱沉寂多年,褚时健又以新的面貌出现在
亲子关系是一个恒久的话题。当探望孩子的父母遭遇冷落,当送去关怀的双亲反受埋怨,又一次将亲子交往的窘迫尴尬引入大众视野。  我以为,女儿对父母的埋怨冷落实属不当。她应尽子女之责,以心之交流抚哀哀父母,填代际沟壑,莫使伤悲。  在社会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承认每个个体都有独立思想、自由行动的自主权。但诸如父母对孩子自主的“无视”“不尊重”导致亲子关系疏离的看法,初闻有理,实则欠妥。  日本女诗人和泉式部
6月20日,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迎来了一批不寻常的客人——曾在这里被关押和改造的国民党战犯,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参加抚顺战犯管理所60周年纪念活动。参加这一活动的还有当年的管教人员以及当年最高人民检察署东北工作团的侦讯人员等。战犯蔡省三虽已是93岁高龄,仍不顾路途辗转,从香港来到了这个曾被关押、改造、生活了20多年的地方。用他自己的话说,“追随蒋经国12年,历经抗战、反共,几经生死,坐了26年班房”,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