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骗局为何长骗不倒

来源 :商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snow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等地一些公司以提供大额出口订单、承诺巨额融资资金等为诱饵,诈骗内地企業,并长骗不倒。遭遇诈骗的企業在倾家荡产寻求维权无果的情况下,或雇请黑社会解决问题,或进行角色转换,成为诈骗集团的一员。
  
  疯狂进行诈骗
  
  “目前,深圳等地有一些诈骗公司以出口订单、融资等为诱饵,疯狂诈骗内地企業和政府部门。”受骗人冷锋开始向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料,披露目前深圳等地大量出现的诈骗公司的行骗手法。
  冷锋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调查隐藏在深圳等地的诈骗公司呢?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几年前,冷锋曾是信阳某企業的業务主管。曾两次因出口加工業务被骗走公证费、资料费、律师见证费等数万元。
  偶然一次冷锋在《中国经营报》上看到一条招商信息:香港沛镒国际有限公司希望与内地企業合作进行出口加工業务。于是,冷锋到深圳与该公司签订了一份2900多万元的服装加工订单。然而,在交了10万元的前期费用后,该公司突然人去楼空。冷锋所在企業因此破产了。
  冷锋决定留在深圳彻底调查诈骗公司。他在香港沛镒国际有限公司门上留下字条,凡找此单位者与他联系。
  很快,一个个受骗企業向他“报到”。许多受骗者和冷锋一样,被骗后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上当的。在此后的调查中冷锋发现,驻扎在深圳的诈骗公司并非一两家,而是大面积、网络化、职業化分布在深圳的许多写字楼。冷锋调查一起,就向工商、公安机关报案一起。同时,冷锋还向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周刊》等媒体报料。央视《新闻调查》进行了《深圳外贸骗局揭秘》、《南京“大海”加盟连锁隐藏着难以识破的陷阱》、《追踪姚若松的投资神话》等报道,以冷锋调查的事实为主线对诈骗公司进行了曝光。
  
  企業跌入陷阱
  
  跌入投资骗局的还有杭州派克兰农業生态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富荣。姚富荣与冷锋相识在深圳某文印店。当时,冷锋看到姚正在打印一份融资合同。冷锋说,这可能是一个骗局,不要上当,并给他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但并未引起姚富荣的警惕,后来姚富荣被骗后找到了冷锋。
  冷锋告诉记者,据姚富荣讲,姚富荣的公司缺后续资金。他认识了香港若松集团董事长姚若松,姚若松答应可以为姚富荣的公司投资1.2亿元人民币,条件是先交10万元人民币的前期运作费,姚富荣很快兑现。
  当姚富荣向姚若松提出拨款时,问题出来了。姚若松说,双方签的是意向协议,这么大的投资要考察后做出考察报告,签订正式协议后才能拨款,姚富荣也认为这是合理的要求。
  姚若松作出“慎重”的考察安排:由自己指定的人去姚富荣的公司考察,考察报告通过后即办理正式投资合同,只等各款项到位。同时提出考察人很辛苦,要姚富荣给他们“准备点费用”,姚富荣照此办理。
  然而这些程序过后,资金仍没有如期到位。姚若松称,要拿到钱,还要按国际惯例交纳保险费、律师公正费,包括打通关节的费用共120万元人民币。有了这笔运作费,钱很快会划过来。姚富荣怀着对1.2亿元投资的憧憬四处借钱给了姚若松这笔费用。
  但到了约定的拨款日期资金仍未到位。姚若松总能找到逻辑性很强的解释:在美国各方面运作良好,但到银行划拨资金时发现了两个姚若松,现在马上要到四川老家调档案,由政府出文件后,再到国务院办赴美的有关解冻资产文件。这样一来,时间还得拖拖。
  姚富荣对这种无止境的“程序顺延”无可奈何。“引资后遗症”的直接后果是他借的上百万元面临还本付息的危机。
  而此时姚若松来了个金蝉脱壳——回四川老家看病。姚富荣这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中。
  经冷锋报案,姚若松被其当地公安机关抓获。令人遗憾的是,深圳公安迟迟不到四川接姚若松,而姚若松在四川的诈骗金额尚不足以进入起诉程序,姚若松最终被放了。
  看到骗子在深圳大肆行骗可以平安无事,为捞回本钱,姚富荣也花7000元钱在深圳注册了一家公司,他说:“钱要不回来,报案也没有用,杭州回不去了,我就在深圳干姚若松一样的事情,骗!”而姚富荣身边的数位“工作人员”,大多数是这种“出身”——从受骗到骗人。
其他文献
一个政权无论多独裁,多腐败,只要老百姓能过上日子,大体上是可以维持下去的。萨达姆政权不是也很独裁嘛,但如果不是美国发动战争的话,萨达姆恐怕现在还是垮不了台,因为老百姓靠着石油经济还是可以过得不错的。  但抗战后的中国,马上就面临内战,抗战中已濒临崩溃的中国经济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不仅没办法恢复,而且是雪上加霜。国民党是当政者,如果国家经济不好,老百姓的怨言要落在它的身上。    两大隐患未除   
期刊
2011年8月27日,身在国外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正在候机。他打开了阿里巴巴企业内网,看到一个帖子,该帖倡导大家在内网中点燃“民主自由之火种”,以“直面社会的黑暗”。登上飞机后,马云花了2个小时写出一封长信,与入职不到3年的新员工谈心:  看了最近内网中各类有意思的讨论,私下里也听了很多老同事对今天新同事特别是那些80后、90后同事们的不理解和不满……对今天年轻人的浮躁和做事说话的态度
期刊
每个店面在经营过程中都会有问题,不少店面向我抱怨,为什麼我的店总是有问题?不是销量不好,就是员工要跑,要不就是没有回头客,同行竞争太激烈?客观来看,这是正常的,如果抱怨者认为不正常,可以检讨一下自己,自己从商的心理是不是正确?  老板作为老板就是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销的过程就是在动态中发展,时时都会有各种问题,解决困境最好的方法就是对店面的定位要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  店面经营面对的都是一些琐碎
期刊
新东方曾經以为自己很牛,在很多领域做了尝试。曾經想过进入早教和幼儿领域,我们摸爬滚打四年,只开了两家幼儿园还开的不怎么样,开了三家早教中心,亏的一塌糊涂,公务员培训,司法考试也在做。我们年收入接近50亿人民币,有的是钱,但却发现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做,教育领域不能多元化。你可以说都是为了培训人,让人成长,但是你要专注于做你能做的事情。现在新东方做的比较专注,我们把不是新东方本职的业务都排斥掉,不做。
期刊
一、案情简介    李某于2002年8月到北京某公司工作,2008年1月1日,李某与该公司签订终止期限到2010年的劳动合同,约定李某任销售,工资不低于1200元。2008年8月5日,李某曾以本人得不到公司领导认可为由向该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未得到公司批准,李某继续在公司工作。2009年4月20日,公司以批准2008年8月5日离职申请为由与李某解除劳动关系。  李某提起劳动仲裁申请称:申请人自
期刊
不差钱  草长莺飞的三月。美女老板宋秋雁的“大河风情”鱼头汤锅馆经过长达半年的策划、设计、装修后热热闹闹地开张了。“大河风情”以惊心而俏皮的吊脚楼、奔涌湍急的川江为背景的商幡上,有一行灵气飞扬的行书——喝水要喝长江水,吃鱼要吃大河鱼。  顾客就问大河是黄河吗?宋秋雁回答:长江。又问:你们的鱼是从长江来的吗?答:不是,但保证是淡水河里自然生长的鱼,不是网箱鱼。顾客满意了,然后抬脚进去,从迎面的屏风开
期刊
不用抵押,无需证明,半小时就能划钱,你想获得这样的个人无抵押小额贷款吗?如果你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信息,可要注意了。    网上贷款公司骗了她    20岁的娟娟刚刚毕业,一直想创业。“创业需要资金,以我的条件很难从银行贷到款。”朋友指点,可到网上查查,看看有没有贷款审批时间较短的公司。娟娟在网上一搜,果然发现一家名为“××贷款集团”的公司,并且条件非常宽松:只需先交纳一部分利息就可贷款。于是,娟娟立
期刊
公司动态:  ●鉴于公司在信用建设和信用管理区域的突出贡献和良好声誉,潍坊和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员、中国联合商报社、北京大学和谐社会研究中心提名为“信用中国·诚信楷模”。  ●公司付总以特邀嘉宾身份受邀参加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中华杰出爱国华商联合会、北京华商英才国际企业文化传媒中心在首都北京组织的“腾飞中国——2011最具影响力年度人物新春团拜会”。  ●公司净化车间改进
期刊
编者按:如果把投融资服务领域比喻成江湖,那么毫无疑问,51资金项目网就是一个侠客。以其精湛的武艺、锋利的宝剑傲立于投融资江湖,见义勇为,拔刀相助,成为各种融资创新方式的开拓者和实践者,作为以互联网平台为支撑的投融资系统服务商,其在行业里一枝独秀,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引起众多媒体的关注。    笔者了解51资金项目网是从新浪网2009年7月的一篇关于互联网全媒体展播平台的报道开始,那时的51资金项目网还
期刊
48岁的张旭辉,是深圳一家通信公司的创始人,大学毕业之后一直从事技术研发,2005年开始投身商界,地地道道一个流淌着“技术血液的商人”。  从研发公司起家,为各手机厂商提供软件方案,冲杀两年之后,张旭辉发现,在这个号称技术决定一切的高科技行业里,便宜才是横行市场的秘诀,技术便宜、人工便宜,做整机比单纯技术研发赚得更多。  中国人多,即便是微薄的利润,只要占领了市场,打一场“人民战争”就能赚个满盆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