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承担怎样的责任

来源 :商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情简介
  
  李某于2002年8月到北京某公司工作,2008年1月1日,李某与该公司签订终止期限到2010年的劳动合同,约定李某任销售,工资不低于1200元。2008年8月5日,李某曾以本人得不到公司领导认可为由向该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未得到公司批准,李某继续在公司工作。2009年4月20日,公司以批准2008年8月5日离职申请为由与李某解除劳动关系。
  李某提起劳动仲裁申请称:申请人自2002年8月到被申请人处工作,双方与2008年1月1日签订劳动合同,申请人并非自动离职,被申请人为免除责任,找出2008年8月份申请人曾写过的辞职报告,但写报告时公司未予批准,在做工作挽留申请人后,双方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所以应属被申请人单方违法辞退。
  请求: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48250元。
  某公司辩称,2008年8月5日,李某以本人工作得不到公司领导认可为由向我公司提出离职,解除劳动关系;我公司经慎重考虑,并再三做李某工作无果后,并且李某负责工作范围的交接工作一直未能完成,2009年4月20日,我公司无奈批准了李某的离职申请。李某属于自动离职的情形,不属于应当给付赔偿金的范畴。不同意向李某支付赔偿金。
  
  二、评析意见
  
  1、公司单方批准劳动者8个月前提出的离职申请,属违法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据此可知,劳动者提前三十日用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无需用人单位同意。
  本案中,李某在书面通知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后,并未离职,而是在该公司继续工作且该公司未提出相反意见的事实,表明双方同意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同时也表明李某放弃已作出来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据此,双方协商李某解除劳动合同事宜已结束。但时隔8个月后,李某未再次主动向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公司单方以批准其解除劳动合同为由解除双方劳动关系没有道理,且不属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因此,该公司解除与李某劳动关系系违法行为。
  2、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应当承担的责任。
  《劳动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本案中,该公司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关系系违法行为,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规定的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三、审理情况
  
  仲裁认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李某于2008年8月5日提出的解除劳动合同,在预告期满后李某即可离开公司并无需公司批准。但根据三十日后李某仍在该公司继续工作且该公司未提出相反意见的事实,表明双方同意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同时也表明李某放弃已作出来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据此,双方协商李某解除劳动合同事宜已结束。但时隔8个月后,李某未再次主动向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公司单方批准其解除劳动合同为由解除双方劳动关系没有道理且不属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由该公司与李某解除劳动合同违反了法律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在李某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时,公司应按照李某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和解除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的标准,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已满六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个月工资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二倍向李某支付赔偿金。李某的请求应予支持。
  本案经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该公司于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日内向李某支付赔偿金39000元。
其他文献
软着陆?硬着陆?  位于中国东部的温州市一向被视为中国经济的风向标,这里所生产的打火机和眼镜数量超过世界任何地区。因此,在一些人眼中,有关今年多家工厂老板“跑路”、拖欠工人工资并留下巨额债务的报道,正是中国经济的不祥之兆。  全球对中国廉价出口品的需求日益放缓,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加上债务水平高得难以持续,共同压垮了中国最精明的一些企业主。三周前,有位欠债超过4亿元人民币的温州鞋厂老板自杀身亡,构成
期刊
在第二届中国(重庆)创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上千个中小创业投资项目及专利展示中,作为一款最新专利产品,来自河北的富民家用快速磨刀器,以它科技创新、功能独特、设计新颖、产品神奇实用,一经展出就成为整个创博会的新亮点,格外引人注目,不但受到与会投资者的青睐,而且被当地电视台从上千个项目中精选而出进行了报道。富民磨刀器是唯一荣获此项殊荣的新奇特小产品。  富民磨刀器为何成为众多媒体和广大投资者公认的小本投
期刊
在今年的植树节上,有一种新生树种特受追捧,它就是速生竹柳。速生竹柳又名美国竹柳,是选用美国寒柳、朝鲜柳、筐柳、毛竹基因组合杂交选育,利用多元遗传种质材料,再通过高新技术复合杂交的林木新秀。它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材质优良、可高密度种植等诸多优点,从其诞生始起就一直受到林业专家及科研机构的高度关注,是一种亟待开发的超速生新能源树种。  为了进一步了解速生竹柳的生长特性,笔者近日走访了目前国内速生竹柳
期刊
《商道》编辑部每天都会接到大量读者来信来电,咨询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真实可靠的致富项目。在众多咨询的读者当中,有许多读者把选择项目的目光投向了第四代新型合成汽油,并因此而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  盘点张老师教学新型合成汽油四年多以来,可谓收获颇丰:“新型合成汽油柴油技术”被《大众商务》杂志社评为2010年渎者信得过的“十佳创富项目”,同时“第四代新型合成汽油柴油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跟着张老师
期刊
春节将至,喜讯连连。读者俱乐部山西分会新一轮“读者创业基金”已启动,凡因病致贫或没有本钱创业的读者,可向俱乐部申请创业援助基金,每名读者可申请援助资金1000元,每月限量5名,有意者可速致电范俊宏老师。  全力扶助读者创业鞠躬尽瘁无憾无悔  在济南召开的创富加盟展会现场,许多老读者围着记者问,平民创业英雄,范俊宏老师是否也参加展会了,大家都想见一见这位尽心尽力帮扶读者创业致富的热心人。当记者拨通范
期刊
在广东、福建、江苏、浙江,我们发现一个特殊现象,无学历的当老板,有学历的当员工。有人感叹,社会不公平,知识无用。  其实,市场经济很公平,大多数老板是“被迫成功”。  有一对农民夫妇,在北京一家菜市场卖菜,只能算活命的差事,不能算是一门生意。结果,这对农民夫妇,硬是闯出了一番事业。  一次,农民夫妇批发蔬菜时晚了一点,好一点的菜都被批发完了,剩下一些个头较小的货色。  蔬菜卖相不佳,生意当然不好。
期刊
一个政权无论多独裁,多腐败,只要老百姓能过上日子,大体上是可以维持下去的。萨达姆政权不是也很独裁嘛,但如果不是美国发动战争的话,萨达姆恐怕现在还是垮不了台,因为老百姓靠着石油经济还是可以过得不错的。  但抗战后的中国,马上就面临内战,抗战中已濒临崩溃的中国经济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不仅没办法恢复,而且是雪上加霜。国民党是当政者,如果国家经济不好,老百姓的怨言要落在它的身上。    两大隐患未除   
期刊
2011年8月27日,身在国外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正在候机。他打开了阿里巴巴企业内网,看到一个帖子,该帖倡导大家在内网中点燃“民主自由之火种”,以“直面社会的黑暗”。登上飞机后,马云花了2个小时写出一封长信,与入职不到3年的新员工谈心:  看了最近内网中各类有意思的讨论,私下里也听了很多老同事对今天新同事特别是那些80后、90后同事们的不理解和不满……对今天年轻人的浮躁和做事说话的态度
期刊
每个店面在经营过程中都会有问题,不少店面向我抱怨,为什麼我的店总是有问题?不是销量不好,就是员工要跑,要不就是没有回头客,同行竞争太激烈?客观来看,这是正常的,如果抱怨者认为不正常,可以检讨一下自己,自己从商的心理是不是正确?  老板作为老板就是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销的过程就是在动态中发展,时时都会有各种问题,解决困境最好的方法就是对店面的定位要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  店面经营面对的都是一些琐碎
期刊
新东方曾經以为自己很牛,在很多领域做了尝试。曾經想过进入早教和幼儿领域,我们摸爬滚打四年,只开了两家幼儿园还开的不怎么样,开了三家早教中心,亏的一塌糊涂,公务员培训,司法考试也在做。我们年收入接近50亿人民币,有的是钱,但却发现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做,教育领域不能多元化。你可以说都是为了培训人,让人成长,但是你要专注于做你能做的事情。现在新东方做的比较专注,我们把不是新东方本职的业务都排斥掉,不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