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学化学教学以化学知识为载体,通过知识学习,使中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形成正确的物质观,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化学教学目标要在教学活动中完成,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所以为引导和帮助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师在课堂中必须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立足点
【中图分类号】G63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给全体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然而,由于存在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教学体系难以建构和教学资源跟不上课改步伐等一系列难题,如何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依然被所有教育工作者正不断探索着。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标。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该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思考、积极探索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下面我对“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立足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探讨,希望能为化学教师们提供有益的参考。
1.从思想上更新教育理念
要想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首先教师要实现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传统的教育观把学生的头脑看成知识的容器,把学生的品格发展当作待雕的塑像,认为只要能使得学生考高分,就是达到了教育的目的。然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素质不高,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效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能力的提高、思想道德的升华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应与学生在彼此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建立互动的、平等的对话关系。在进行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的工作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作为一位参与者、合作者以及指导者来启发学生思考,引领学生探究,使学生在得到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个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研究与开发高效课堂
教师要全方位的参与高效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作为化学课堂的建设者和设计者,教师在充分理解研究与开发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化学学科的特点,把教学内容里一些不重要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删减,突出重要的知识点,通过所学知识和自我智慧,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计划,从而使得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是精彩的节选,充满了生机,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脱离知识体系的约束,从而获得有生活力的知识,并充分发展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价值观。
2.注重课堂环节的效果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一有效手段来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探究化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实现高效的学习总是需要结合一定的问题情景,背离具体情景的学习往往会导致学习的机械性和被动性。为此,教师应该努力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和求知欲。
(2)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景
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在带给学生好奇、疑惑和不解的同时,更能激起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强烈兴趣,从而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并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
(3)通过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景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与知识点相关的背景材料,比如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史和化学对社会的影响等,通过背景材料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这些材料的影响下,积极地探索问题,寻求答案。
(4)使用图表和实物创设问题情景
图表和实物可以直观、清楚地展现信息间的关系,将各种事物间纵横交织的关系整理的有条有理,使学生发现不同事物间的联系与不同,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图表具有简明清晰的特点,可以很好的呈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不能再仅仅是死板的模仿和记忆,积极实践、探索与合作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是通过组织和引领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过程来实现的。学生要有效的参与到合作的情景中,自主学习、探究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地。换句话说,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索和操作过程中的具体步骤等都应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完成,仅仅当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才需要对其加以引导,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建立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来使课堂气氛变得融洽,并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促其自主学习。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尊严还给学生,将自主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感受、体验、思维融为一体。让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展现地淋漓畅快,良好的人格得以健康、全面的发展;为学生创造猜测、探索问题的广袤空间,有助于开发学习的潜能,更有助于学生思辩创新的开放,展现给学生一个活灵活现、积极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这种朝气蓬勃的化学课堂氛围,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4.结语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全面考虑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不懈地探索、改革、总结,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方大学.基于新课程的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方向[J].化学教学.
[2]祁伟斌.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化学思想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02.
[3]毛根发.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关键词】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立足点
【中图分类号】G63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给全体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然而,由于存在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教学体系难以建构和教学资源跟不上课改步伐等一系列难题,如何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依然被所有教育工作者正不断探索着。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标。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该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思考、积极探索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下面我对“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立足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探讨,希望能为化学教师们提供有益的参考。
1.从思想上更新教育理念
要想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首先教师要实现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传统的教育观把学生的头脑看成知识的容器,把学生的品格发展当作待雕的塑像,认为只要能使得学生考高分,就是达到了教育的目的。然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素质不高,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效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能力的提高、思想道德的升华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应与学生在彼此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建立互动的、平等的对话关系。在进行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的工作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作为一位参与者、合作者以及指导者来启发学生思考,引领学生探究,使学生在得到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个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研究与开发高效课堂
教师要全方位的参与高效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作为化学课堂的建设者和设计者,教师在充分理解研究与开发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化学学科的特点,把教学内容里一些不重要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删减,突出重要的知识点,通过所学知识和自我智慧,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计划,从而使得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是精彩的节选,充满了生机,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脱离知识体系的约束,从而获得有生活力的知识,并充分发展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价值观。
2.注重课堂环节的效果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一有效手段来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探究化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实现高效的学习总是需要结合一定的问题情景,背离具体情景的学习往往会导致学习的机械性和被动性。为此,教师应该努力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和求知欲。
(2)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景
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在带给学生好奇、疑惑和不解的同时,更能激起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强烈兴趣,从而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并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
(3)通过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景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与知识点相关的背景材料,比如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史和化学对社会的影响等,通过背景材料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这些材料的影响下,积极地探索问题,寻求答案。
(4)使用图表和实物创设问题情景
图表和实物可以直观、清楚地展现信息间的关系,将各种事物间纵横交织的关系整理的有条有理,使学生发现不同事物间的联系与不同,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图表具有简明清晰的特点,可以很好的呈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不能再仅仅是死板的模仿和记忆,积极实践、探索与合作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是通过组织和引领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过程来实现的。学生要有效的参与到合作的情景中,自主学习、探究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地。换句话说,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索和操作过程中的具体步骤等都应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完成,仅仅当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才需要对其加以引导,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建立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来使课堂气氛变得融洽,并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促其自主学习。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尊严还给学生,将自主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感受、体验、思维融为一体。让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展现地淋漓畅快,良好的人格得以健康、全面的发展;为学生创造猜测、探索问题的广袤空间,有助于开发学习的潜能,更有助于学生思辩创新的开放,展现给学生一个活灵活现、积极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这种朝气蓬勃的化学课堂氛围,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4.结语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全面考虑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不懈地探索、改革、总结,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方大学.基于新课程的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方向[J].化学教学.
[2]祁伟斌.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化学思想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02.
[3]毛根发.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