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激趣艺术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20060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化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学生的教育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其中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广大教师开始采用激趣艺术的教学形式,通过融入各种有趣的元素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激趣艺术教学策略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语文课堂;激趣艺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8-0124-01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通常对创新化的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来说,其本身就是一门激趣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兴趣的重视,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并不具有天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学习的真理和学习的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不断地激励也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激趣艺术教学的探究显得尤为重要,广大教师需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
  一、创设生活情境化的教学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为了充分实现激趣艺术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化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化的情境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将语文内容与生活化的情境进行有机地结合,能够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的教学形式也过于单一、枯燥,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学习心理。其中,情境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对外界的好奇与探索,比如在学习《小小的船》这一课文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的印象,对自己所认识的船进行一定的描述,或者讲述自己与船之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在同学们的分享下,学生对船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接着教师可以引入这篇课文,从作者的角度来欣赏这首美妙精巧的儿童诗,同时课文中描写的景象也能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开展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化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地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对于学生来说,一定化的教学活动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同时,教师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创设,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分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在练习描写一种植物的时候,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对一些植物可能并没有太多的印象,此时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广场去观察学校的花草树木,学生可以对树木的枝干、树叶、颜色、形状等进行仔细地观察,并可以根据自己平常的观察以及自身的想象力对景物进行一定的描写,其中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与沟通。通过实践可以加深学生的感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宽的视野。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主要是依靠课文内容来开展学习的,学习的知识大都来自于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形象、高效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的感官感受下强化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如此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大大地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比如在学习语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来创设多媒体视频、图片、音频等内容,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四、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为了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激趣艺术教学模式,教师还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能够大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以创设和谐欢快的学习氛围。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自身的仪容仪表,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对开展教学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在课堂中,教师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学生进行耐心地教导。同时,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语文教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激趣艺术教学中,教师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充分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莫志杰.小学语文课堂课前激趣的艺术探析[J].讀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6):15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涌现出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而这其中的智慧教室环境教学模式,能够为老师开展高中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智能教学工具,能够帮助老师更高效地完成英语教学任务。所以老师在高中教学课堂开展英语语法教学的时候,就要积极地创建智能化英语教学环境。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老师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借助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以此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这对老师打造高
摘 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帮助学生在第一时间把握信息,还能洗涤学生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C1,[D03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8-0115
摘 要好奇心是小学生的天性,老师如果能够准确捕捉学生的感知和心理特点,就可以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传统教学模式早已无法适应新时期下学生的身心特点,老师不能因为小学生心智发育的不成熟,便忽略了他们的个性,“以学生为本”永远是教学活动中不变的宗旨。本文围绕这一宗旨总结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语文;阅
摘要厌学心理是小学教学中学生常见的一种心理变化,一定程度上的厌学思想能够反映出农村小学生本身对于过强的学习压力产生的自发的防御反应,有助于学生释放和缓解学习压力。但过度的厌学情绪和行为表现,会严重影响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学习效果,以致产生主观上的自卑和弃学行为。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4-0114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各学科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自主探究”精神在小学各个学科中都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在语文中更为重要,是现代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精神。因此,本文就“自主探究”精神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主探究”精神;培养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习作要求,怎样的评语才算恰当?作文评语如何能最有效发挥它的指导作用?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可以使教师的评语更具针对性,让学生更好地明確习作目的。  关键词新课标;原则性;灵活性;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1-0006-01  作文评语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环节。作为作文指导的一个步骤,对语文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容
摘要初中语文的学习是各科学习的基础,语文学科的学习有利于增长学生见识,开拓学生视野,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对语文学科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阅读的能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语文学科知识更好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力量和汉字传承的魅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4-0095-02  
摘 要 在长期的物理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已经对物理教学总结了教学经验,并且也发现了传统物理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因此本篇文章通过对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研究,为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思维导图;初中物理教学;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9-0101-01  在
摘 要高中历史教材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重构历史教材成为有效教学的关键。重构历史教材可从课本的内容和结构两个方向入手,同时必须遵循史实逻辑和学生的认知逻辑。  关键词 历史教学,教材,重构  中图分类号:C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5-0195-01  高中历史教材存在一些瑕疵,影响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材进行
摘 要抽屉原理的教学旨在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帮助学生经历抽屉原理的学习过程,笔者基于暴露学生真实的思维入手,借助问题解决,从“总有、至少”的别样理解,到逻辑推理的渗透,以及抽象中经历建模的过程的尝试,可以使教师跳出囿于知识的囹圄,让学生展现出思辨的理性。  关键词数学思想;问题解决;理性  中图分类号:O331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