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膀胱腹腔镜Cohen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畸形的疗效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ing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气膀胱腹腔镜行膀胱内横向黏膜下推进抗反流输尿管膀胱再植术(Cohen术)治疗先天性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畸形的疗效。

方法

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例先天性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年龄1岁2个月至11岁,平均年龄5.26岁;男8例,女4例。左侧输尿管末端狭窄6例,右侧输尿管末端狭窄1例,左侧输尿管末端囊肿并重复输尿管开口异位1例,右侧重复肾畸形伴输尿管末端囊肿1例,右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伴左侧输尿管末端狭窄1例,双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2例,其中1例伴右侧输尿管末端囊肿。所有患儿均留置导尿管及双J管,不行膀胱造瘘,均在气膀胱腹腔镜下行Cohen输尿管再植术,术后1~3个月拔除双J管,B超随访输尿管及肾积水程度变化,尿常规了解有无尿路感染,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吻合有无狭窄,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MCU)检查有无反流。

结果

12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未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00~330 min,平均207 min。12例术后均痊愈出院。随访3~10个月,无尿路感染及吻合口狭窄发生,术后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程度较前减轻。2例在随访早期出现轻度反流,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无再次手术病例。

结论

气膀胱腹腔镜Cohen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畸形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 介绍拇甲瓣和第二趾联合移植再造拇、示指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拇甲瓣和第二趾联合移植再造拇、示指10例12侧,为解决再造拇示指后虎口区动脉跨度不足的难题,术中根据第一跖背动脉与第一跖底动脉的吻合类型及进入拇甲瓣第二趾动脉的粗细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11侧拇甲瓣及第二趾完全存活,1侧其中第二趾存活、拇甲瓣部分坏死。术后随访6个月-1年,再造拇、示指两点分辨觉达5~8mm,拇、示指有对捏功能,虎口
期刊
期刊
目的 介绍改良躅趾腓侧皮瓣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5例拇、手指指腹缺损的患者,采用改良的躅趾腓侧皮瓣移植修复。该皮瓣在传统躅趾腓侧皮瓣设计方法基础上,将皮瓣腓侧缘及近端分别向背侧及趾蹼侧移动,从而避开口径细小又紧贴于皮下的躅趾腓侧浅静脉,直接游离第一跖背浅静脉;皮瓣的动脉和神经游离仍以常规方式进行。结果术后15例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动、静脉危象。12例获得4~11个月随访,3例失访
期刊
期刊
目的 总结120例164指足趾和/或甲瓣移植再造手指全部获得成活的临床经验.方法自1989年以来,共采用足趾和/或甲瓣移植再造手指120例164指,单个拇指再造58例,双拇指再造5例,2~4指单指再造24例,多指再造33例.其中2指再造28例,3指再造4例,4指再造1例.结果3例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经及时处理均得以纠正,所有手术全部一期完成并全部获得存活.结论1.明确趾蹼分型,尤其是明确第一跖骨背动
期刊
期刊
目的 介绍游离部分拇甲瓣移植修复拇指末节半侧缺损的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6月起,对12例拇指部分缺损伴甲床缺损的患者,采用游离拇趾腓侧半拇甲瓣进行移植修复。结果12例拇甲瓣全部存活,供、受区伤口均1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5年,平均2.6年。拇指外形基本恢复,指甲生长良好。皮瓣两点分辨觉为5~8mm。手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9例,良3例。供区行走无影响。结论
期刊
目的探讨CDKL5基因突变相关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的临床表型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不明原因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详细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应用疾病基因靶向二代测序技术进行癫痫基因测序分析,筛选出4例CDKL5基因阳性突变的患儿,被证实的突变均用Sanger测序验证并明确突变的父母来源。结果4例CDKL5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