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之子回忆:杜氏家庭的明争暗斗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dl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5岁的杜维善并不善谈,谈话中偶尔流露出的眼神也颇有几分凌厉。每一位知道杜维善身世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将他与熟悉的一个形象暗暗做对比,那便是他父亲杜月笙,这位被称为上海黑帮教父的人物,几乎成了旧上海的符号。
  
  遥远的父亲
  
  小时候跟我父亲在一起的时候非常少。1949年我们到了香港以后,我才真正和父亲生活在一起,但那时和父亲接触也不多——平时我早早就上学了,放学回来,吃完饭要睡觉了,见了面叫一声“父亲”,然后就快快走开。平常我们吃饭也是分开的,我、姐姐和母亲在一个台子上,父亲和一班人在另一个台子上。
  就像在影视或小说里看到的一样,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互相之间的明争暗斗是少不了的。我的母亲是第四房太太,她不太会用心计,但在杜家任何一房太太,如果不用心计就要败下阵来。每位太太身边都有一些参谋给她们出谋划策,怎么争宠,怎么夺权。母亲也有很多参谋。
  在杜家,兄弟间的斗争也很厉害。父亲有11个孩子,我是男孩子中的第7个,但是因为我年龄小,也不住在一起,所以我也没涉及其中。父亲想培植大哥杜维藩,但实际上他是个阿斗。大哥喜欢喝酒,我父亲常常骂他:你代表我请客,可是客人刚刚到你就醉了,你还怎么代表我?但杜家的接班人始终是他,父亲的观念始终变不了,所以在他留的遗嘱里,长子和长孙的遗产多一份,其他几个都是平分一不过这些事情,也都成为旧中国的一个背影了。
  其实父亲从来不是上海滩最有钱的人,但给人的感觉是他名气最大,在上海他也能够控制一些东西。父亲的一个观念是不做官。像他那样很早就闯荡江湖的人,很注意结交各方关系。
  说父亲是“青红帮老大”是历史事实,但称父亲为黑帮老大,我不太同意。青红帮是非常时期非常特别的一个产物。正式的青红帮并不是打打杀杀,就是讲做生意你要在“帮”,当时如果不在“帮”,你就没有保护人,就休想在上海滩混。还有,赌博和抽大烟也是当时的一种社会风气。在老公馆,有父亲比较要好的客人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先上烟,这好像是个规矩。但是拿现在的社会观念来讲,这就是犯法。我知道父亲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我不想为他辩解什么,只是觉得,应该把他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看待他。
  
  多面的父亲
  
  很多人对父亲的印象都来源于上海滩的那些电视剧,以为他们整天过的是刀光剑影、打打杀杀的生活。当然电视剧必须这样拍,否则就没人看了。
  《文汇报》总编辑徐铸成当年曾见过父亲,还写了一篇《杜月笙传》,徐铸成文章中说,以为像杜月笙这样大亨式的闻人,纵使不是红眉毛、绿眼睛,总该是一介草莽赳赳武夫,但见面后,只是一个修长身材、面色带青的瘦削老人,看上去手无缚鸡之力,言谈中也少带“白相人”常说的粗话。
  父亲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寒,没怎么受过教育,所以对我们的教育看得特别重要。父亲对文人一直有一种向往,也对他们很敬重。章太炎与父亲的私交甚好,1930年父亲在家乡买了50亩地,造了“杜氏家祠”,章太炎不但为杜家编了家谱,还写了洋洋千言的《高桥杜氏词堂记》。
  每逢春节过年,在杜家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因为上海滩的人都知道给杜先生拜年是不会空着手回去的。所以我记得,那时候年关将至,父亲就让手下到几个银行调钱到家里来,还有米,米倒不成问题,因为老公馆的管家万墨林是上海商会的,所以无论多少米万墨林都能拿来。那时候来老公馆拜年是排着队来的,包括很多穷人、乞丐,只要到大门口来给杜先生拜年,总归是能分红的。
  不论对父亲有何评价,有一点是公认的:在民族大义上,他从来没有动摇过。父亲反日的立场是始终没有改变的,我想这一点跟帮会有关系,老一代帮会里的人对日本人有仇恨,帮会里有很多观念也传袭下来。但最主要的是,父亲有一个很强烈的“中国人”的意识,所以他非常恨日本人。
  
  政治内外
  
  抗战一开始,父亲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副会长的名义,联合上海各界组织救护队伍。即便在父亲撤到重庆以后,海外很多捐赠的物资或救济品,都由父亲接收后运往内地。他在上海布置了很多人在日占区做地下工作,暗中帮助国民政府,像万墨林、徐采臣,徐采臣是日本通。高宗武和陶希圣要逃离汪精卫阵营时,蒋介石就是通过我父亲,要万墨林暗中帮助他们。而日本投降时,国民政府要接收上海,父亲也做了很多稳定上海的事。
  抗战爆发后,父亲转移到了重庆,他和早期帮会里的人关系渐渐疏远了,相反,与蒋介石这些人走得近一些。父亲在重庆时跟戴笠走得很近,所谓走得近,就是帮助戴笠在上海做地下工作,也利用他在上海的关系,主要是经济上,帮助国民政府抗日。
  蒋介石和父亲的关系,坦白说就是利用,因为蒋介石始终没办法控制上海,他要利用父亲在上海的关系实现间接控制,而父亲是不做官的,无所谓蒋介石对他怎么样,所以这种利用也是单方面的。
  抗战胜利后没多久,父亲和蒋介石的关系就出现了裂痕。上海有很多人跟我父亲过不去,警备司令吴铁城也到处抓他的小辫子!可能是在蒋介石看来,那时他已经不需要通过我父亲来控制上海了。蒋介石为了挽救财政危机,派蒋经国到上海实行市值改革,发行金圆券,要求民间将所持法币及金银一律兑换成金圆券。三哥杜维屏没有完全照办,被蒋经国以投机倒把罪逮捕。三哥被抓进去后,有传言说蒋经国要枪毙他,父亲没有多说什么,就一句话:“我有8个儿子,枪毙一个无所谓。”我相信说这话时,他还是能够感觉到世态炎凉的。他们对杜家可能有所顾忌,三哥被判了6个月后放出来了。听说有人跟蒋夫人说,真把我三哥枪毙,以后的事情会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现在很多年轻人会问我这个问题:你父亲到底是向着国民党,还是共产党?这样问就不了解我父亲了。父亲一向两面都帮,他不会得罪人的。两党都在争取他,而他也在找寻自己生存的空间。
  1949年春,国共之间即将胜负分别之际,或许是考虑到父亲的影响力,双方都通过各自渠道来游说他,争取他。但父亲最后还是选择了香港。我相信父亲的心里很明白,他一辈子的立场是不做官,去台湾他能做什么?而且即便去了台湾,国民党待他也不会怎么样。大陆这边,上海解放后一个新政权怎么可能容忍帮会存在?他对此很明白,所以他也只能留在香港。
  到了香港,他也始终不愿意对政治多发表看法,他对他最信任的门生陆京士讲,两个党都是兄弟,为什么要打来打去呢?父亲还是拿帮派的观点来看政治;他看得太简单了,政治肯定比帮派复杂得多。
  
  海上旧事
  
  父亲喜欢京剧,他后来娶的两位太太——我母亲和孟小冬都是京剧演员,母亲叫姚玉兰。父亲跟京剧界的关系也很好,他与梅兰芳很早就认识了。我父亲娶孟小冬做太太是梅、孟两人分开以后的事情。
  我猜想父亲暗恋孟小冬好久了。一方面她唱得很好,用现在的眼光看,她也称得上是一位艺术家。另一方面孟小冬比较会用心计,也很会讨父亲喜欢,在我父亲面前常常会说笑话,逗他开心。孟小冬除了普通话,上海话讲得也很好,父亲可能跟她交流起来比较顺畅。不像我母亲,虽然嫁给父亲那么多年,但基本不会讲上海话,后来我太太常常问我母亲怎么跟我父亲沟通。母亲回答:“他听得懂我讲话,我听不懂他讲话。”
  梅兰芳与孟小冬的分手,并不是那么简单,可能牵涉了很多很复杂的问题。但是这个条件究竟是什么,也只有梅兰芳、福芝芳和孟小冬他们3个人才知道。我想孟小冬对我父亲还是有感情的,否则她不会跟父亲一块儿到香港来。。父亲在去世的一年前和她结婚就是给她一个名分,否则在遗嘱里怎么分财产呢?孟小冬晚年过得不错。她没什么经济来源,就是靠我父亲留给她的和她自己当年挣的钱过活,她对钱也没有特别多的需求,就是希望有朋友每天到她那里去。
  现在市面上出了很多杜月笙的书,正史野史都有。偶尔我也会翻几下,但没有更多的兴趣。在我看来,没有一本书会写出一个真正的杜月笙,父亲当年在国共之间参与了很多机密事,但这些事情他不和我们家人讲。证实父亲的事情比较困难,牵涉到政治问题就不好写了。至于我自己,年轻时没有意识到要了解杜家历史,等现在想了解了,很多重要人物已经过世。1979年我回来的时候,在上海还见过我家的账房先生,他叫黄国栋,当年不愿意跟我们去香港,愿意留在上海看住我们的房子,结果后来被送到青海劳改了许多年。如果当时的政治气氛像今天这样宽松,账房先生肯定有许多事情能够讲出来,可是那时候他什么都不敢讲。几年前他也去世了。父亲的事情就只有他的几个学生比较清楚,陆京士、万墨林等,但他们留下的回忆也不多。有些事情也许永远成了谜。
其他文献
阐述了东城排水体制的现状,分析了造成水资源污染的原因;结合自身实际介绍了截流式分流制排水体制及对排水系统体制的几点思考。
为优化绍兴市水环境,针对市区上世纪建设的老小区污水未入网、污染河道等问题,绍兴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底作出了在市区实施“清水截污工程”的决定,并明确了对市区三幢以上老小
借鉴国外雨水调蓄池的规划设计方法,结合广州市的地理、自然条件和城市发展现状,对广州市雨水调蓄池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
近来,很多朋友都在抱怨股票投资越来越难赚钱。其实,大家可以考虑尝试改变一下投资模式,把ETF(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作为主要投资工具。理由很简单,在机构主导的投资市场中,个人在选择股票上缺乏信息优势,选择ETF进行投资则能较好地规避这一劣势。   中国股票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据WIND持股统计,2011年中期,机构持股市值约12.98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
借鉴国内外及其他行业维护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分析城市雨水管网维护管理中主要的三个问题:道路积水、管网道路坍塌、河道水体污染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供国内城市基
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在我国尚属于新的课题,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深圳市光明新区是全国首个开展城市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的城市,并且探索出适合本地区的城市雨洪利用目
降糖药物没有“依赖性”。有些病人认为吃了降糖药以后就离不开了,而且会越吃剂量越大,因此,宁可血糖高些也不愿意服药或者在必要时加量。确实,大部分病人在开始服药后就一
为统筹安排深圳市城市建设区雨洪利用工作,探索城市建设与水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新模式,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组织编制完成了《深圳市雨洪利用系统布局规划》。本文结合该
会议
北京水资源严重匮乏,加大城市雨水利用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北京城市雨水利用政策现状,构建了由经济政策、技术政策和管理政策构成的北京城市雨水利用政策
根据地面径流水质差异和利用方式不同,将城区划分为不同的雨洪利用功能区,规划不同功能区雨洪利用方式、方案和规模,规划实施后,不仅能增加水资源,解决城市需水量缺口的35%,还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