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传统复调音乐吗?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shinoY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有传统复调音乐吗?或者说,中国传统音乐中有复调吗?如此提问,也许会受以“幼稚”的嘲讽,因为答案似乎毋庸置疑:技术繁复、逻辑严密的复调是西方音乐的专长,与高度发展的西方音乐相比,中国多声音乐相当薄弱,充其量大多是一些支声复调的成分,或者是某些领域的一些片断的复调因素。更有甚者,还有人认为中国传统音乐中几乎极少存在有意识的多声音乐,更不要说符合基于特定逻辑思维的复调音乐了。
  类似的观点长期且普遍存在,几乎成为根深蒂固的“公理”。笔者作为出版社的编辑,在接到于苏贤教授的《中国传统复调音乐》书稿时,坦率地说,也不免产生过如题的疑问。毫不奇怪,在随后出版社内部的选题论证会,以及与社外的专家谈论时,也多次遇到过上述的质疑。
  然而,待笔者认真阅读于教授那笔迹清晰的手抄的书稿后,惊喜、自豪、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根据于教授的介绍,她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已涉足中国传统复调音乐的研究,其间断断续续地搜集各种材料,本书的正式写作也用了整整五六年的时间。但部分出于上述的原因,同时也担心被断章取义地引用,于教授在本书稿出版之前,从未正式发表过此论题的只言片语,外界只模糊地知道她正在做这么一个课题。于教授想让她的成果正式完整地展现出来。
  《中国传统复调音乐》一书最近由人民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分为三大部分:总论、上卷“中国传统复调技术类型”、下卷“中国传统复调音乐形式”。
  在本书第一部分的总论中,于苏贤教授首先论述了“中国传统复调音乐”的题旨的阐释系统,作者自豪地将“中国传统复调”概念昭示国人,中国有自己的传统复调音乐!随后阐述了其中的一些基本特点,包括中国传统复调音乐的思维特性、中国传统复调音乐的调性结构特性、中国独特声韵体系的节奏复调、中国传统立体旋律的复调结构、中国传统复调音乐形式的结构体系、中国传统复调技术在专业创作中的运用等。
  本书的第二部分是“上卷——中国传统复调技术类型”,共分四章。其中引用大量文献,从单音旋律的立体结构、中国传统复调的对比结构、中国传统复调的模仿结构、中国传统复调的支声结构等复调技术类型进行分析。
  本书的第三部分是“下卷——中国传统复调音乐形式”,分四章。在上卷对复调技术原则研究的基础上,这部分详细论述了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复调音乐段落联结成的,具有独立体裁特征的完整复调音乐形式,如复调变奏曲、复调合唱曲连缀、复调循环套曲等。
  于苏贤教授的专著有力地回应了本文开篇提及的所谓“有无”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复调的各种技术类型和音乐形式的“横向”分布,以及中国传统复调产生与发展的“纵向”历时两个视角得以确认。
  首先从横向视角——类型与分布看,中国传统复调技术类型与复调音乐形式相当的丰富。本书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包括单音旋律的立体结构、中国传统复调的对比结构、模仿结构、支声结构等技术类型,以及复调变奏曲、复调合唱曲连缀、复调循环套曲等音乐形式,这些技术类型和音乐形式广泛地存在于各种传统音乐之中,遍布于大江南北。本书以大量的实例进行分析论证,仅书中展示的中国传统复调音乐相关谱例就有近120部。其中有像《摇橹号子》、《哈腰挂》、《对花》等民歌,有《群仙祝寿》、《罗江怨》、《数唱》等单弦牌子曲,有《楚宫恨》、《望江亭》、《惊梦》等戏曲曲艺音乐,有《十六板》、《海青》、《平韵串》等《弦索十三套》的选曲,有《锣鼓四合》、《普安咒》、《满庭芳》等民乐合奏曲,还有很多古琴曲、琵琶曲等等。古代音乐家对复调技术的运用绝不是偶然所致,中国传统复调音乐“不仅有多样化的复调技术类型,而且还有丰富多彩的复调音乐表现形式。如遍布全国各地的锣鼓乐、吹打乐、曲艺音乐、民族器乐合奏音乐、劳动号子、民间复调合唱曲、民族民间歌舞等等”(本书第1页)。
  从纵向历时看,中国传统复调音乐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源头可“追溯到远古时代,也就是乐器诞生的时代”(本书第274页)。本书还在“下卷——第五章”设专节论述了中国传统复调音乐形式的起源。从本文上一段所列的曲例也可以看到,本书所引的实例都是“原生态”的传统音乐,而非产生于近现代借鉴西方作曲技法后的作品。而对有些个例的分析,还发现曾经先进于西方的发展,如产生于春秋时代的古琴曲《高山流水》中对比复调的运用,远远早于西方复调理论体系形成之时。再如古曲《海青拿天鹅》中造型性音型与主题对比结合的复调结构的运用,比起使用同类手法的德彪西的《雪上足迹》要早近500年。
  有关于中国传统复调音乐,除了上述的“有无”之争以外,同时还存在着与西方传统复调音乐相比而言的“高低优劣”之分的评判。
  从本书的分析和论证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复调音乐不仅历史悠久,形式多样,而且还具有有别于西方音乐的独特的一面。中国传统复调音乐与西方由9世纪的奥尔加农开始的复调音乐是不能混淆的两个概念。它们分属于不同领域、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生存环境和各自所经历的不同的发展道路,总之,是传承着各自民族审美价值的两个事物。不能因为某些基本原则的一致,以及从语义角度看,与西方传统音乐中的同类概念似乎无甚差别,而套用西方的传统复调音乐理论框架,并以此来评价中国传统复调音乐。事实上,很多概念的内涵很不相同,音乐语言的风格、发展音乐的技巧、复调结构的逻辑规律等方面,都有各自鲜明的特征。
  如本书用大量篇幅论及的中国传统音乐中存在的独特声韵体系——中国打击乐奏出的节奏复调,是中国传统复调音乐构成中的独特元素。打击乐演奏的纯节奏复调,不仅运用在锣鼓乐、吹打乐中,而且在遍及各地的多种多样的地方戏剧与民间器乐合奏中,都有种类繁多、音色各异的打击乐演奏的锣鼓经,也就是由打击乐构成的节奏复调的总谱。
  再如中国传统复调所赋予的独特结构思维体系,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以节奏复调为基础的复调音乐形式(如《锣鼓四合》)、以戏曲曲艺为基础的复调音乐形式(如《惊梦》)、运用已有乐曲构成的复调音乐形式(如《十六板》)、将多首独立的合唱曲组成的完整复调形式(如《侗族大歌——嘎老》)、在完整复调音乐形式构成中的“聚合”结构原则(如《锣鼓四合》),等等。
  另如,中国的传统复调同西方传统一样也有模仿结构,在模仿的构成上虽然没有西方传统复调那样规范而理性,但在模仿的形式上,也存在着严格模仿与变化模仿两种基本类型;根据模仿的部位划分,同样有局部模仿与卡农式模仿之分。中国传统复调音乐中灵活多样的模仿形式,因其更多地是建立在情感表达与语言风格的基础上,从而显得更为生动自然,浑然天成。也许正因为如此,才显示出中国传统复调音乐中模仿结构的无穷生命力。
  当然,并不是说,中国传统复调与西方传统复调是对立的,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共性特征,这就是复调思维基础都是一致的,也有很多共同的原则点,如线性思维、旋律的立体结构等。对于中国传统复调音乐,不论其表现形式,还是深层结构原则,都是建立在中国传统音乐这个体系基础之上的。“在这里,不存在孰高孰低问题,它们都是在各自的背景下生存,沿着各自的轨迹而发展起来的,并以音乐实践的表现形式为依据的科学概念”(本书第73页)。
  本书是一部填补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空白的学术专著。其中不仅首次系统地向世人展示、分析了中国传统音乐中蕴含着的精深微妙的复调技术原理,以及那些有别于西方复调体系的,独特新颖的复调音乐形式,而且从理论高度,对这一发现进行了严谨和学术性的归类,从而使其具有更高层次的理论价值和学术品格。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中这些瑰宝的研究,有望改变长期以来普遍持有的“中国传统音乐单声体系”论的偏见,并将对以后的中国音乐认识与研究,以及当代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因为此,出版社把本选题列为重点出版项目,得到了中国出版集团学术出版资金的资助,并申报了有关优秀出版选题的奖项。本人能作为该书的责任编辑,为专著的出版尽些绵薄之力而感到骄傲,更为中国有如此丰富悠久,且富有特色的传统复调音乐而自豪。
  中国有传统复调音乐吗?也许在您读了于苏贤教授的《中国传统复调音乐》后,心中自有深刻的感受。
  
  徐德 人民音乐出版社图书中心副主任,副编审
  
  (责任编辑 金兆钧)
其他文献
本刊讯中国交响乐团2011—2012音乐季近日在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中拉开帷幕。本乐季中,“国交”继续遵循“交响乐中国化,中国交响乐国际化”的理念和“中外曲目并举、提高与普及并重”的发展策略。在中国作品方面,除《春节序曲》(李焕之曲)、《红旗颂》(吕其明曲)以及关峡作曲的《大地安魂曲》和第一钢琴协奏曲《奠基者》之外,作为“国交”推动中国交响乐创作的系列专题《龙声华韵》,还将推出叶小纲作品专
近年来,在涉足舞剧音乐创作的诸多中国作曲家中,郑冰的名字越来越受到关注。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极地回声》(文化部首届舞剧调演优秀作曲奖)、《二泉映月》(文化部第四届精品工程入选舞剧),至前不久由东上海国际文化影视集团与上海歌剧院合作出品、上海歌剧院舞剧团演出的舞剧《周璇》的音乐,郑冰的舞剧音乐创作已走入了他的成熟阶段。    一、特定的题材精心的创意    2010年春节前夕,上海大剧院上演了舞
2011年6月13日,顶着“世界首位电子管风琴专业博士”光环的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管风琴]奏家沈媛,在母校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首场题为“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的对话”的毕业归国音乐会。对于这种形式独特的音乐会,即使是见多识广的音乐学院的师生也很少看到,因此当晚的]奏厅中座无虚席,很多慕名而来的听众更是站着听完整场音乐会。   沈媛出生于音乐世家。其父沈晓明现任中央音乐学院电子琴教学研究中心主任、
我只是不断强调惩罚的副作用  当医生问诊时,通常先由患者述说症状,医生了解基本情况后开出各种检查单,等检查结果出来确诊后,医生着手开始治疗。  在教师工作坊中,教师列举了学生的种种行为问题,简单梳理如下:有的老师认为最严重的是伤害他人;有的老师认为这只是极端情况,扰乱课堂秩序最不能接受,因为日复一日地折腾老师和同学;有的老师最不能接受欺骗和偷窃,“这是品格问题……”你看,就哪些行为问题更严重,教师
记忆中的王羽佳仍是那个笑容恬淡,演奏风格从容淡定的天才儿童。时光荏苒,如今,22岁  的王羽佳早已破茧成蝶、声名鹊起。近年来,她先后与众多世界重量级指挥大师和乐团合作,签约著名的DG唱片公司,成为世界古典乐坛上一颗夺目的新星。从记忆中的天才少年,到生活中活泼随性的时尚女孩,再到音乐会上大气磅礴的钢琴家,这之间的形象转换确实让人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王羽佳1987年出生于北京,自6岁起学习钢琴,之后
2007年5月22日和24日,人民音乐出版社与北京交响乐团合作,推出了两台“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以下简称“曲库”)音乐会,并组织了“曲库”的学术研讨会,同时将刚刚出版的15部交响音乐总谱正式推向市场。此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在对这一系列活动表示赞许的同时,人们也提出疑问:作为习惯于在“幕后”工作的音乐出版社,这一次为什么要跑到“前台”来组织音乐会演出等系列活动呢?下面我从音乐出版人的角度谈
2008年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年份,也是高为杰先生五十余年创作生涯中喜获丰收的一年。12月1日晚,北京音乐厅乐声飘扬,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民族音乐成果系列展演——高为杰作品音乐会”成功举办。音乐会演奏了他的弦乐四重奏《远讯》,钢琴曲《秋野》、《冬雪》,管弦乐《歌与舞》、《日之思》,中提琴与乐队《玄梦》,打击乐与管弦乐队《远梦》等10部作品。这些作品是从高先生的几十部作品中精心挑选出
2009年2月13日是当代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研究的先驱者蔡仲德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值此之际,追思和回顾蔡先生对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开拓性的突出贡献,研究、借鉴蔡先生在此学科领域中的成果,并以此引起学界对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研究的关注和重视,笔者认为,这是寄托我们对蔡先生逝世五周年的最好的缅怀和纪念之情!  关于蔡先生在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研究中富有开拓性的突出成果和贡献,根据笔者多年的研究、理解、感受,
蒙特·杨(La Monte Young,1935—)作为简约主义(Minimalism)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创作活动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持续到80年代初。在此期间,他的创作涉猎了他所能接触到和感兴趣的所有新式音乐创作媒介、手段以及观念。然而,杨一直坚持“持续音高”的使用,这种手法也一直贯穿他不同潮流创作的始终,这成为他划归为简约主义代表作曲家的主要原因。笔者将他的创作大致归纳为“寻找持续
坐在那里,带着一种真诚的温暖。岁月的沧桑和人生的荣辱早已悄然沉淀于那沉静的笑容之中,而目光里的那份从容与执著则使这位耄耋老者的神采熠熠生辉,散发独特的感染力。他,就是蒙古族作曲家美丽其格。  美丽其格是蒙古族古老“潮尔”艺术继往开来的传承与完善者——色拉西大师的得意门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音乐学院招收培养的第一批学生之一;更是20世纪50年代国家派往苏联学习作曲的六位音乐家中唯一的少数民族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