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写诗》(一上)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jun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新偏旁秃宝盖。会写“雨”这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并尝试恰当地运用。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读好儿化音;借助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三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并尝试恰当地运用逗号和句号。
  教学过程:
  板块一:学“诗”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字卡,读准“诗” 字。(开火车读)
  要点:整体认读音节,翘舌音。
  2.学生背诗,“诗”字组词。(板贴:古诗、唐诗、诗歌、诗人)
  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词语意思,并齐读词语。
  3.揭示课题,学习偏旁。
  (1)今天的课堂上就来了一位特别的诗人,瞧瞧,是谁呀?(出示青蛙图。板贴:青蛙)热情地和它打打招呼。
  要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读准后鼻音。
  (2)这位小诗人要来给我们“写诗”呢!(板贴:写) “写”这个字,它戴着小红帽,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偏旁,叫秃宝盖。跟老师读:秃宝盖。
  (3)“写”,除了“写诗”,你还能帮它找找朋友吗?(生组词)
  (4)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诗歌,题目就叫“青蛙写诗”,指名读,齐读题目。
  4.齐读课题,引导质疑。
  (预设学生的问题归为三类:青蛙为什么写诗?怎么写的?写了什么诗?)
  板块二:初读诗歌,感受美景
  1.师范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生自读,初步读通课文。
  (引导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通过拼音认识,也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
  3.初读诗歌,感受雨天美景。
  青蛙为什么写诗?从课文中找到答案了吗?
  (1)练读儿化音,体会雨点的可爱。
  出示: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练读儿化音“点儿”:指名读(要点:第一个字音快结束时,马上把舌头卷起来)。
  练读儿化音“雨点儿”: 开火车读(要点:读出雨点儿的可爱,读出对雨点儿的喜欢)。
  (2)练读象声词,体会雨声的动听。
  连起来读句子(要点:读好象声词“淅沥沥,沙啦啦”)。
  (3)练读句子,体会雨天的美景。
  听着动听的雨声,小青蛙可高兴啦!忍不住说——(出示:青蛙说:“我要写诗啦!”)
  指名读,齐读(要点:读出青蛙的高兴)。
  同学们真了不起,读着读着,我们就知道了青蛙写诗的原因。
  4.指读诗歌,整體感知课文。
  小青蛙到底写了一首怎样的诗呢?指名分节读第2~5小节,相机正音。
  板块三:读“青蛙诗”,认识标点
  1.直奔“青蛙诗”,初步感知诗歌特点。
  (1)青蛙写了一首怎样的诗?
  (出示: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2)是这样的吗?谁来摆一摆。
  (要点:生板贴青蛙诗,师引导学生摆成四行,这是诗歌的形式特点。)
  (3)不过好像缺了点什么,不着急,青蛙要写诗,听说小伙伴都来帮忙了,我们再来读读课文。
  2.找到“小伙伴”,灵活认识标点符号。
  (1)再读课文第2~4小节,找到这些小伙伴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来。
  (2)你画出了哪些小伙伴的名字?
  生交流,相机请学生贴图: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相机学习“串”字。
  ①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字,像什么?
  ② 你知道哪些东西也是这样一串一串的?
  ③(出示课文插图)看图读一读。
  ④ 书上说一串水珠,数学课上刚学过数数,数一数,这一串来帮忙的水珠有多少颗?
  (3)反馈,少画的补上。
  (4)句式练习:(出示)
  青蛙写诗,_______来帮忙。
  青蛙写诗,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来帮忙。
  (5)这些小伙伴怎样帮忙的呢?
  ①(出示)“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追问:小蝌蚪呀小蝌蚪,你为什么要当小逗号呀?(生回答,师相机贴蝌蚪图,指导朗读。)
  要点:引导学生找到蝌蚪和逗号之间的相似点:大大的脑袋,长尾巴。
  ②(出示)“我能当个小句号。”
  追问:水泡泡啊水泡泡,你为什么觉得自己能当个句号呢?
  (生回答,师相机贴水泡泡图,指导朗读。)
  要点:引导学生找到水泡泡和句号之间的相似点:都是一个小圆圈。
  ③(出示)“我们可以当省略号。”
  追问:你们为什么可以当省略号呢?刚才留了一个问题,一串来帮忙的水珠到底是几颗呢?为什么?
  (生回答。师相机贴一串水珠图,指导朗读。)
  要点:引导学生找到一串水珠和省略号之间的相似点:都是六个小点。
  (6)小结:这群特殊的小符号就叫标点符号,一起喊喊它们的名字。(师指板书,生齐读:逗号、句号、省略号。)
  3.再读“青蛙诗”, 尝试体会诗歌情感。
  (1)认识了这些标点符号,咱们再来看看小青蛙的诗。小青蛙的诗在哪一小节?谁能帮忙把这些标点符号请进青蛙的诗里边?(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把这些标点符号圈出来。
  (2)反馈校对。
  (3)有感情朗读,体会标点的作用。   要点:有了标点,就有了停顿,有了节奏。
  (4)尝试体会诗歌情感。(出示)
  “呱呱,呱呱,呱呱呱。”
  “蝌蚪,蝌蚪,小逗号。”
  这是小青蛙在感谢小蝌蚪呢!你还听出了它在感谢谁呢?同桌读一读,说一说。
  (5)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以下句式:
  “呱呱,呱呱,呱呱呱。”
  “泡泡,泡泡,小句号。”
  “呱呱,呱呱,呱呱呱……”
  “水珠,水珠,省略号……”
  (6)小结:这是小青蛙在感谢这些好朋友帮它写诗呢。长长的省略号表示小青蛙的诗还在写。
  板块四:运用标点,模仿写“诗”
  1.小青蛙的诗还会怎么写,我先来说一句,你们仔细听。注意哦,小逗号最调皮,它要变变位置啦!(呱呱呱,呱呱呱,呱。)
  2.小逗号跑哪儿去了呢?拿出信封,取出里面的字和标点符号,两个小朋友合作,摆一摆,读一读。
  3.同桌合作摆好老师说的诗句停顿,开火车读一读。
  4.奖励你们自己写一句诗,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各自摆。摆完读给同桌听一听。
  要點:引导学生摆出不同的诗句停顿,尝试灵活使用逗号和句号。
  5.交流:注意听,调皮的小逗号跑到哪儿去了?
  6.小结:同学们,有了标点符号的帮忙,青蛙的诗多有节奏,多好玩啊!
  板块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小雨点儿看你们这么能干,要来考考大家了,瞧!雨点儿里面藏着生字宝宝呢,读对了,就会落下来了。准备好了吗?(出示:认识生字游戏)
  2.学习生字“雨”。
  (1)板画 “雨”字的演变过程,告诉学生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
  (2)指导学生把字写好。
  (3)生描红,师提醒学生要注意写字姿势。(生描,师说笔顺)
  (4)尝试给“雨”字找找朋友。(大雨、暴雨、雨滴……)
  板块六:总结全文,拓展学“诗”
  今天,我们读了青蛙的诗,认识了这些标点符号:逗号、句号、省略号。(师指板书,生读标点。)
  “呱呱,呱呱”是青蛙的语言,大自然里还有谁也会写诗?会写出怎样的诗呢?课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倾听,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连元街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传统的地理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实践、探索的机会很少。被动的学习,使学生对地理失去了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这是因为,无论是开展野外观察观测、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室外实习,或者是开展做实验、制作学具等室内操作,都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操作、练习、
语文教材中每個单元都有不同的侧重点,这个侧重点就蕴含在单元导读中。复习时,我们可以以“单元语文要素”作为主线贯穿整个单元的复习,把每篇课文的内容、主旨、重点段、课后的重点题目有机结合,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感知。通过单元复习,落实“语文要素”,夯实“语言”训练,提升语文能力。  下面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谈谈“单元复习”的策略。  本单元主题是“古典名著之旅”。课文节选自大家耳熟能详、最能代表古代小
摘 要针对目前医学图像数据在课件制作应用中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elphi的医学积件教学平台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实现过程。  关键词 医学积件;平台;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07)12-0053-02    Design of Medical Integrable Ware Platform based on Delphi//Lu Huif
教学作文,必须基于学情,正视学生习作时所面临的困难。众所周知,学生不愿意写作文,源于两种困难,一是不知道写什么,二是不知道怎么写。对此,学界与一线教师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梳理这些经验非常必要,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不至循环重复,徒耗精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更远。本文中,筆者试图围绕于永正老师的写作课例,着重分析造成两种困难的深层原因,并归纳基于两种困难的写作教学
1 前言    中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差,自我约束能力不够等特点。中小学生上学、放学途中的安全问题以及是否能够按时上学,按时回家一直是众多家长比较头疼的事情。中小学校园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而开发出来的,该系统可以让家长及时地获得孩子在校安全等方面的信息,提高对中小学生的监控能力,增强中小学生的安全保障,划清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监护责任界限。  另一方面,学校能更有
在逆境中成长  “张老师,如果没有您在这儿教孩子们,我的孩子早就转到别的小学去了。是因为有了您我们才不走的。我的孩子现在变成真正的小伙子了,您对孩子的影响真是太大了。”一位学生家长的“只言片语”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  逆境中,用心感悟成长  “凭什么拿我的孩子当实验品?”  回首这10年的教学生涯,一个个词语又出现在了我的脑海中:失落、迷惘、努力、奉献、成长、自信……但无论哪个词,似乎也比不上上面
教材解读  本单元语文学习要素是:1.了解课文是  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2.初步学习通过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的方法。从课后习题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三篇课文是怎样围绕单元语文学习要素展开学习,并为习作做好铺垫的:《我们奇妙的世界》是从几个方面写出了天空和大地的奇妙;《海底世界》是从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火烧云》则是抓住重点语句,描写了火烧云的几个特点。  通过三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基本能
摘要利用CAI创新高职物理实验教学,就是建立信息化物理实验平台,赋予物理实验教学以新的内涵。  关键词CAI;创新;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8)20-0050-03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简称C
王荣生教授认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我们首先要教的是语文,是语文的课程,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威尼斯的小艇》一课的教学,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来说,我重点发掘了本课的言语教学价值。教学目标非常明确,教学重点也非常突出。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我重点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抓住“小艇的外形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用比喻句把事物写生动形象的手法;二是抓住“船
一、活用書中图,打开交际大门  第一学段中的口语交际教材大部分都配有插图,有的是单幅图,有的是多幅非连续性图,也有多幅连续性图。这些插图画面直观、生动,能帮助低年级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了解口语交际内容,激发交际期待。  1.单幅图的运用  例如,一年级上册的“我说你做”,教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提示了游戏的做法。教学时,可让学生观察插图,辨别对错,明确要求。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师:这个穿绿色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