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zhaozhi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为世界文学创作出的经典骑士形象。在小说《堂吉诃德》中,作者塞万提斯通过幻想的创作和创作中的“幻想”,以“骑士小说”的叙述方式顺应读者的“期待视野”,创作出矛盾于“期待视野”的非骑士小说,从而对社会现实作出批判和构想,借助作品中的多重人物,叙述着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
  关键词: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幻想;期待视野;人文主义
  作者简介:陈镜如(1992.9-),女,山东淄博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1
  弗洛伊德在《作家与白日梦》中曾断言,“一个幸福的人从来不会去幻想,只有那些愿望难以满足的人才去幻想。幻想的动力是尚未满足的愿望,每一个幻想都是一个愿望的满足,都是对令人不满足的现实的补偿”。这一观点不仅适用于“白日梦想家”堂吉诃德,同时也适用于其创作者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不是一个幸福的人,残酷的战斗使他成了终身残疾,奴隶生活禁锢了他的自由,诗歌和剧本的创作只成就了他凄惨的失败,甚至当他经历重重挫败无心追求名誉转而只求一份安稳的生活时,又频频遭遇失业,甚至被捕入狱。带着对现实的窘迫,他给了笔下的堂吉诃德一个没落绅士的家境,虽不富裕却又足以安生。但堂吉诃德却有着另一种不幸福,那便是精神的贫穷。他受到人文主义精神的启蒙,有着敏锐的头脑和不凡的见地,却被骑士小说蒙蔽了双眼,成了一个睿智精明却又荒诞可笑的矛盾体。
  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对文本在心理上有着既定的思维指向,由此形成所谓“期待视野”。塞万提斯在 创作《堂吉诃德》 时,巧妙地以读者的阅读标准创造形象,运用滑稽模仿的手法和骑士小说的叙事文体构建故事,从而获得了广大的读者群体,这一庞大的读者群体有着相近的欣赏观念和相同的欣赏趣味,因此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接受过程,有着既定的“期待视野”。从这一“期待視野”着手,塞万提斯一方面把堂吉诃德包装成读者“期待视野”中的骑士,另一方面又赋予人物与“期待视野”相矛盾的个性思想,以“骑士”的英雄表象,滑稽幽默的情节,取得读者的认可,最终达到“期待视野”之外的大众接受效果。
  正如萨特在《为什么写作》中指出的“阅读是引导下的创作”,文本只是作者设置的路标,“路标之间都是虚空”,他要靠读者的感知和创造去完成理论。塞万提斯以读者的“期待视野”为创作指针,成功使堂吉诃德成为作者与读者视域融合的产物。
  被骑士小说弄得神魂颠倒、荒唐可笑的秉性是塞万提斯赋予堂吉诃德最直接的含义。然而与这样的讽刺相对,作者同时又对堂吉诃德倾注了全部美好的感情。他攻击风车,冲向羊群,砸烂木偶,向着所有他眼中的恶势力发出挑战和攻击,因为他的骑士原则要求他追求自由平等,解救苦难。堂吉诃德企图通过游侠骑士的生活满足自己维护正义、改良社会的理想,为此他从不胆怯、从不退缩,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虽然许多行为是可笑的,但他匡扶正义、慷慨无私,勇敢又富有美德,让人同情,值得尊敬,堪称人文主义者道德上的楷模,精神理想的化身。反倒是那些利用堂吉诃德的疯癫导演一场场所谓闹剧的公爵、公爵夫人,社会的上层人士,在“疯子”堂吉诃德严肃认真的态度对比下显得愚蠢可笑。
  堂吉诃德对封建社会下的爱情也持同情尊重的态度,他尤其强调女性要自重自爱,坚守自己的童贞。面对女仆阿尔迪西多拉的挑逗,他坚守对心上人杜尔西内娅的忠贞,而这份感情不带有任何色欲的成分,只是一种纯洁的向往,体现为文艺复兴时期新柏拉图精神恋爱观。
  小说中包括堂吉诃德、桑丘在内所有人物发出的言论,正是塞万提斯对社会现实的理性思考,其中对社会的批判、对战争、法律、道德、文学艺术的看法都具有远见卓识。例如在桑丘上任“总督”之前,塞万提斯借堂吉诃德之口告诫桑丘,“你得观察自己,有自知之明”;“血统是从上代传袭的,美德是自己培养的;美德有本身的价值,血统却没有”;以及后文给桑丘的致信中所说的“你该是好人的亲爸,坏人的后爹。不要一味严厉,也不要一味宽和,该适得其中,无过,无不及,才合情合理”,都是对社会不公现象的反思与建议。
  透过众多人物的经历和言语,塞万提斯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渗透入作品,成就了这部人文主义巨著。堂吉诃德最后的觉醒,是作为一名人文主义者的觉醒,他明确指出外甥女不能嫁给读骑士小说的人,是对骑士小说及封建统治者利用骑士制度巩固统治的全力批判,而基于不可逃避的宗教束缚,以宗教信仰者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自我拯救预示着只有彻底的清醒才能获得灵魂的救赎。如果说塞万提斯成就了《堂吉诃德》,那么堂吉诃德就是化身幻想世界里的塞万提斯,无论社会给予他如何的嘲讽和否定,疯傻中清醒地执着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在相携的精神幻想里改造着现实世界。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作家与白日梦[D].1987.
  [2]蒋承勇.《堂吉诃德》的多重讽刺视角与人文意蕴重构[J].外国文学评论,2001(4): 103-108.
  [3]李德恩.堂吉诃德:伟大与渺小——兼论《堂吉诃德》中后现代主义小说特征[J].外国文学,2009(2):41-45.
  [4]叶青.狂欢中的终结者——重读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4):45-50.
  [5]成良臣.论《堂吉诃德》 的人文主义思想倾向[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019.
其他文献
摘 要:《1Q84》是村上春树致敬奥威尔《1984》所写的作品。由“老大哥”推衍至“小小人”隐喻着社会权力的极端持有者,人的自然发展欲望总是受到各种“体制性”的规训,人的主体性逐步丧失。无独有偶,电影作品《看上去很美》则是以“小人物”方枪枪的视角切入,通过叙述其与学校教育秩序的归顺与反抗,表现社会权力、规则对个体的操控与压制。两部作品分别从宏观到微观,探讨社会极权背景下现代人面临主体困境如何探寻突
我喜欢站在这个角度看你:  辽远,空旷,蓝得不像话  云朵自带羽翼盘旋不止  不知去向的小白帆悠荡在水平线上  你听,礁石与浪在对谈  他们比一片霞、一束光甚至一掬笑  还要惊艳  他們比一缕风、一朵莲甚至一颗心  还要从容  那循环往复的澎湃与宁静  诉不尽的沧桑  直抵云、直抵帆的归处  唯有我,在这一片蔚蓝里流浪
摘 要:近些年随着中国加入WTO,开放程度日益加深,引进的美国电影在数量与类型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些电影中隐藏的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也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文化。本文力图通过对近日上映的《速度与激情8》进行文本分析,总结其蕴含的美国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分析美国商业电影中的文化帝国主义。  关键词:文化帝国主义;《速度与激情8》;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舒婷作为20世纪80年代“朦胧诗”的代表诗人,其诗歌善于运用各种意象抒发内心丰富的情感,诗人以其女性独有的敏感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揭示出新时代的自由、平等、爱的新观念。常常通过假设、象征的手法来表达诗歌的主旨。  关键词:舒婷;朦胧诗歌  作者简介:何蔚(1984-),女,硕士研究生,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语文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
刘邦从渣男到开国之君,是中国政治史中最没天理的事情,但如果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他的买卖有着所有成功的元素。  要说开国皇帝,有史以来恐怕没有比刘邦者更渣的了,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都是贵族之后,真刀真枪干出来的;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起身草莽,也是上马将兵、下马管民的真才实干;游牧民族出身的成吉思汗、努尔哈赤也皆是雄才大略之辈。  那么刘邦呢,日常生活习惯还是乡下流氓做派,酷爱在客人面前洗脚,
摘 要:傣族剪纸是傣族民间流传久远的一门手工技艺,具有浓郁的傣族风情,在中国剪纸艺术中独具一格。而广灵剪纸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中国剪纸艺苑的一道绚丽风景线。随着艺术理念的更新繁衍,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为傣族剪纸与广灵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崭新视角与有力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傣族剪纸;广灵剪纸;装饰元素  作者简介:闫佳,女,汉族,云南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
摘 要: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符号,它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渊源。本文试从李贺的一句诗——“云中骑碧驴”入手,概述中古时期驴的形象在文本中的演变,以及形象异化与宗教、神话的联系。  关键词:驴;诗歌;异化;神话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01  昌谷诗素以想象奇异著称,至于用典,则取义一端,勾连窅渺,并不
作者简介:丁绪铖,男,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01  如果要对《现实一种》的审美形态进行分类,悲剧和荒诞皆可,甚至可以说,它是一部“荒诞的悲剧”,但我这里将认定它为荒诞,有以下几点原因:①从创作者上看,余华作为“先锋文学”的主将,《现实一种》是他早期具有“先锋性”的作品,“先锋文学”
摘 要:影片《重返二十岁》讲述了一个时光倒流的梦幻故事,用一种平和快乐的方式引起人们对养老问题的关注,以一种轻快自然的手法表达了对青春和梦想的渴求,用内敛含蓄的阐述展现了亲情友情爱情的可贵,以温婉诗意的形式表现无私的爱和人文关怀。这部与韩国影片《奇怪的她》用同一剧本先后上映的“一卵双生”的“姐妹电影”,通过简单的“返老还童”故事情节,清新明快的喜剧笑点以及温馨感人的主题表达,加之以华丽的视觉效果和
红色的原野上  落日像充满古老情意的  爱人迷醉的眼睛  它悬在一块凹地的上部  照耀被雨水冲刷而出的装满骨灰的  一个黑色瓦罐  它将等待。  它在等待一個年迈的老者,拄着拐杖  徐徐地挪入盛大的暮色  而远处,昏沉的村庄又飘起小雨  潮湿的空气中传来一声声狗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