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享青春 以爱筑梦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zhufeng5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影片《重返二十岁》讲述了一个时光倒流的梦幻故事,用一种平和快乐的方式引起人们对养老问题的关注,以一种轻快自然的手法表达了对青春和梦想的渴求,用内敛含蓄的阐述展现了亲情友情爱情的可贵,以温婉诗意的形式表现无私的爱和人文关怀。这部与韩国影片《奇怪的她》用同一剧本先后上映的“一卵双生”的“姐妹电影”,通过简单的“返老还童”故事情节,清新明快的喜剧笑点以及温馨感人的主题表达,加之以华丽的视觉效果和动听的歌曲让这部奇幻轻喜剧大放异彩。
  关键词:细节;叙事;歌曲;主题;对比
  作者简介:周司遥(1992-),山西太原人,女,汉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电影电视方向2016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2--02
  电影《重返二十岁》突破了青春片的传统模式,迎合了各年龄段的受众群体,用爱和梦想促成老少之间的情感共鸣。影片讲述了尖酸刻薄的奶奶沈梦君,因其坏脾气让儿媳住院,所以家人决定送她至养老院。伤心时偶遇一照相馆,本想留下一张纪念照却令其外貌变成20岁时的自己,惊喜之余经历了成为乐队主唱,与心仪之人互生情愫等一系列的神奇愉快的事情,但最终因对家人无私的爱而选择放弃自己重回青春的梦想,通过输血挽救孙子生命的同时也让她回到迟暮之年。看似是一场美好而又奇幻的梦境,但在其中巧妙地将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与子一代的两难困境以及孙辈的理想交织在一起,用爱和梦想连缀起了亲情的无私付出,友情的支持陪伴以及爱情的忠诚守护,让观众在欣赏影片时能够感同身受故事所讲述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一、细节推动叙事
  首先,从片中使用的不同道具可以生动细致的体现电影的叙事特点。如电影中沈梦君的“损友”炫耀自己的证件照时,却因沈梦君一句“摆在祭坛上合适”激起了二人的冲突,同时特写的证件照镜头为朋友的离世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影片再次出现证件照这个道具便是在她的葬礼上,呼应了沈梦君当时一句无心的嘲讽却又无奈生命的脆弱和世事的无常,而朋友的葬礼却是在沈梦君重回年轻之时,这样强烈的对比能引起观众震撼心灵的情感共鸣,同时为人生无常的悲哀画上了着重号。道具“证件照”的两次出现,虽是重复但在场景和情感上完全不同,这种对比更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更易让观众深入人物内心,体会其内心情感的变化。再如,谭总监送给孟丽君的发夹,它象征着爱情的开始和结束。发夹作为定情物,分别出现在谭总监送发夹,丽君参加演出戴发夹和再回迟暮之年的沈梦君在看孙子表演时所戴发夹三个场景,也分别代表着丽君爱情萌芽时的欢欣,丽君为梦想执着坚持的勇气以及沈梦君对错过爱情的追忆和怀念。用简单的道具贯穿整部影片,在不同场景下以重复的力量推动叙事,震慑人心。
  其次,用本土化元素突显“中国式符号”使影片叙事更贴近我国观众的思维模式。如片中多次利用热播剧《还珠格格》不同桥段的混叠且和影片内容呼应,看似巧合的碰撞更易制造笑点,这样的处理方式使观众自然而然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极强的代入感。其中一个情节是丽君误会前进喜欢自己,而内心知晓其血缘关系因此惶恐不安。此时电视正在播《还珠格格》紫薇和皇上父女相认的片段,加之李大海对电视剧的无心之评恰巧戳中了丽君的想法,引发了一系列的笑料。还有很多带有“中国特色”的情节,如中老年人热衷的麻将、广场舞,以及邓丽君的歌曲都能唤起人们对过往时代的记忆和怀想,贴近中国百姓的生活,使观众从心理上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对影片传达的故事内容和情感也更易接受。加入中国本土化的标志事物是对韩国剧本改编的亮点也是极为成功和值得称道之处。
  最后,从视听语言的表达上也可以感受细节对叙事的推动作用。如对沈梦君变年轻后样貌变化和人物内心情感变化的铺垫,细节处理很到位,表现在其一打电话时孙子发觉声音的异常,其二快递员看到她追赶公交车的速度很快,其三年轻男生的挑逗都为变年轻做了铺垫,同时通过几个细节的积累也使觀众的好奇心增强,激发了观众探求结果的欲望。之后沈梦君透过公交车的玻璃看到自己容貌的变化后,心中的慌张和难以置信,在疯狂的奔跑和经过有“HELP”的涂鸦墙的细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物的心理状态和环境背景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二、歌曲隐喻主题
  沈梦君的心路历程伴随着她所演唱的歌曲向观众娓娓道来,每一首歌都代表了她不同时段的心境,同时歌曲本身也为揭示电影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老年活动中心,演唱歌曲《偿还》,是与损友二人为夺爱和吸引众人眼球的比试,也是黄昏恋的正面发声的生动展现。这是沈梦君重回年轻后第一次演唱,这不仅为之后的故事发展做了铺垫,也体现了电影所要表达的追求梦想的主题。
  成为乐队主唱在广场表演时演唱歌曲《给我一个吻》,活泼轻快的曲调配以直白甜蜜的歌词,加之丽君表演时的可爱大方,充分展现了一个少女的天真,在青春年华的开朗幸福,简单快乐。这是沈梦君重返二十岁的少女天性的复苏,让观众看到了青春的气息和年轻人的活力。这首歌的演绎让观众看到了女主人公对青春的向往和重新拥有青春的欣喜。
  为争取演唱的机会,丽君选择用《微甜的回忆》来吐露心声,表达自己的情感。演唱时丽君将自己多年的经历和感受融入到自己的歌声里,这是最为深情的一次演唱。用黑白闪回的手法把丽君经受了爱人早逝的苦难挫折和独自承担家庭重担和抚养孩子的艰辛以及对孩子无私的爱在观众面前逐一展开,声画结合的方式更能让观众感同身受,更易触动观众内心引起共鸣。歌中道:“不要伤心,不要灰心,是命运教我的事情,苦难到虚脱的绝境,会被时间酿成微甜的回忆。”观众可以在她的演唱中看到了内心坚强的勇气和在经历磨难时的顽强拼搏,同时也是对影片主题强有力的表达,展现了母亲对于孩子无私的付出以及感慨时间之于人生的意义。
  得知孙子出车祸住院,但为了孙子和自己的梦想仍要坚持演唱,高歌《我们的明天》把整部影片的情绪推向高潮,也是这首歌几乎将影片全部的主题融合进去,所有的精神诉求在这首歌中展露无遗。对音乐和歌唱的梦想追求,对逝去青春的怀念遗憾,对岁月匆匆人生无常的慨叹,对亲情友情爱情的诠释,对爱与奉献酣畅淋漓的表达。一句“爱从不曾保留,才勇敢了我。”让全片的主题升华,也让之后丽君为救孙子而放弃可以常葆青春的机会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为了亲人和爱选择放弃自己的梦想,甚至是重新活一次的机会,这样的感情深深震撼了每一个人。
  以歌曲隐喻主题的方式,新颖含蓄,不仅用歌曲的曲风和歌词展示了主人公当下的心境,更是给观众带来不同意蕴的视听震撼。重返二十岁是一次偶然,奇幻欣喜,是对青春的向往和留恋,这样再活一次的机会是宝贵美好的。当丽君偶然发现失血可以让皮肤变老,回到迟暮之年,这样的发现让她惊讶却又担忧,她希望得到爱情追寻梦想,但为了亲人,她选择了无私付出,用自觉和理性让她不再留恋青春的美好,用爱代替了全部。再返迟暮之年,是全片对主题的升华,让观众重新思考生命之于人的意义。二十岁的朝气蓬勃与迟暮之年的无奈悲哀只不过是人生的某个阶段,是人生的瞬间和过场。用爱活在当下,就是活在青春,活在永恒。
  三、结语
  电影《重返二十岁》不论是从演员表演还是制作效果皆为国产影片中的佳作之一,用细节推动叙事,以歌曲隐喻主题。同时《重返二十岁》与《奇怪的她》这种中韩合作,“一本两拍”的方式在中国应为首例,这样的尝试对于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不错的导向。中韩两版各有特色,中国版加入本土化元素的改编和符合国人审美习惯的剧情表达是影片的出彩之处。它呈现了一种更成熟、更真挚、更平和的良性状态,也希望我国的电影市场可以推出更多的精品,在相互借鉴中彼此超越。
其他文献
摘 要:《二十四诗品》是唐末诗人司空图所写的一部以诗论诗的理论著作,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风貌,也是我国古典文艺理论的一次伟大创造。作者在摹状各类诗歌体貌的同时,将儒、道思想融贯其中,使得全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玄学色彩。  关键词: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诗论诗;人物形象;儒、道思想  作者简介:梁妍宁(1993-),女,汉,江苏泰兴人,苏州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论。  [中
1周 惠,1978-,内蒙古,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2王艳华,1981-,黑龙江,鹤城文学艺术研究院秘书长  摘要:近期山水画家崔昊专注于海景题材山水画的研究和创作,成果颇丰。海景山水画题材是传统山水画题材研究及表现方面的短板,对此进行研究和创作不仅可以填补传统山水画题材表现的空白,推动当代山水画艺术探索的步伐,更有助于深化和升华当代山水画艺术的时代主题思想和艺术审美高度,成为“笔墨当
摘 要:《1Q84》是村上春树致敬奥威尔《1984》所写的作品。由“老大哥”推衍至“小小人”隐喻着社会权力的极端持有者,人的自然发展欲望总是受到各种“体制性”的规训,人的主体性逐步丧失。无独有偶,电影作品《看上去很美》则是以“小人物”方枪枪的视角切入,通过叙述其与学校教育秩序的归顺与反抗,表现社会权力、规则对个体的操控与压制。两部作品分别从宏观到微观,探讨社会极权背景下现代人面临主体困境如何探寻突
我喜欢站在这个角度看你:  辽远,空旷,蓝得不像话  云朵自带羽翼盘旋不止  不知去向的小白帆悠荡在水平线上  你听,礁石与浪在对谈  他们比一片霞、一束光甚至一掬笑  还要惊艳  他們比一缕风、一朵莲甚至一颗心  还要从容  那循环往复的澎湃与宁静  诉不尽的沧桑  直抵云、直抵帆的归处  唯有我,在这一片蔚蓝里流浪
摘 要:近些年随着中国加入WTO,开放程度日益加深,引进的美国电影在数量与类型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些电影中隐藏的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也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文化。本文力图通过对近日上映的《速度与激情8》进行文本分析,总结其蕴含的美国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分析美国商业电影中的文化帝国主义。  关键词:文化帝国主义;《速度与激情8》;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舒婷作为20世纪80年代“朦胧诗”的代表诗人,其诗歌善于运用各种意象抒发内心丰富的情感,诗人以其女性独有的敏感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揭示出新时代的自由、平等、爱的新观念。常常通过假设、象征的手法来表达诗歌的主旨。  关键词:舒婷;朦胧诗歌  作者简介:何蔚(1984-),女,硕士研究生,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语文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
刘邦从渣男到开国之君,是中国政治史中最没天理的事情,但如果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他的买卖有着所有成功的元素。  要说开国皇帝,有史以来恐怕没有比刘邦者更渣的了,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都是贵族之后,真刀真枪干出来的;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起身草莽,也是上马将兵、下马管民的真才实干;游牧民族出身的成吉思汗、努尔哈赤也皆是雄才大略之辈。  那么刘邦呢,日常生活习惯还是乡下流氓做派,酷爱在客人面前洗脚,
摘 要:傣族剪纸是傣族民间流传久远的一门手工技艺,具有浓郁的傣族风情,在中国剪纸艺术中独具一格。而广灵剪纸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中国剪纸艺苑的一道绚丽风景线。随着艺术理念的更新繁衍,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为傣族剪纸与广灵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崭新视角与有力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傣族剪纸;广灵剪纸;装饰元素  作者简介:闫佳,女,汉族,云南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
摘 要: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符号,它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渊源。本文试从李贺的一句诗——“云中骑碧驴”入手,概述中古时期驴的形象在文本中的演变,以及形象异化与宗教、神话的联系。  关键词:驴;诗歌;异化;神话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01  昌谷诗素以想象奇异著称,至于用典,则取义一端,勾连窅渺,并不
作者简介:丁绪铖,男,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01  如果要对《现实一种》的审美形态进行分类,悲剧和荒诞皆可,甚至可以说,它是一部“荒诞的悲剧”,但我这里将认定它为荒诞,有以下几点原因:①从创作者上看,余华作为“先锋文学”的主将,《现实一种》是他早期具有“先锋性”的作品,“先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