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例肺结节体检检出者近5年内随访复查依从性分析

来源 :安徽医专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guangx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肺结节健康体检检出者5年内的随访复查依从性.方法:选取在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结果中有肺结节的检出者为研究对象.自制随访、复查依从性问卷,问卷分为2个问题,首次肺结节检出时间;有无CT复查,如果“无”则问卷结束,如果“有”则继续回答下面复查次数问题.统计分析患者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长期居住地(农村或城市),以及肺结节有无复查结果:有无复查,有复查则统计复查次数.结果:纳入研究者400例,男性243例(60.75%),女性157例(39.25%);首次肺结节检出者年龄(49.23±6.34)岁;长期居住地农村128例(32.00%),城镇272例(68%).400例体检者从未有过复查者135例(33.75%),有复查者265例(66.25%).265例有复查行为的,复查者次数为(4.12±1.54)次.其基线资料对比分析发现,男性与女性相比,是否复查以及复查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大,有复查行为者比例越大,复查次数也越大;城镇有复查比率与次数均显著高于农村(P<0.05).结论:健康体检首次肺结节检出者近5年内CT次数均值低于1年/次,需施行更有效的随访措施.
其他文献
数学建模思想,就是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熟练掌握运用数学建模解函数最值问题的基本步骤和常用的方法,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习惯和运用数学建模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的最值问题,是高中数学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这类问题将数列与函数、方程等知识进行结合,渗透着数形结合的思想,已经成为近年来高考中的热点问题.求解的思路一般是从数列通项、二次函数和图象等角度入手.本文中结合具体实例总结了几种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目的:高质量完成百万级人群核酸采样、运输、检测、结果数据上传,快速识别感染个体,防止病毒外溢.方法:通过搭建新冠肺炎疫情大筛查一体化系统,把新冠病毒检测全流程线上化.通过大数据技术和视频技术,实现标本数据的全流程可视化,全工作场景的可视化.结果:建立新冠肺炎疫情大筛查一体化系统,通过实时的采样点核酸检测样本接收数和检测完成数,及时调整检验设备、人员排班,产能匹配,保障政府新冠肺炎疫情大筛查完成效率和质量.结论:高效的信息化系统可以为大规模新冠肺炎疫情筛查提供强有力的线上平台保障,并且对提高大规模筛查的整体
地震灾害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面对未知的危险,我们应提前作出解决方案,应急避难场所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文章从实际方面出发,适当考虑到一些特殊因素,应用了假设、作差等数学方法,采用是MATLAB软件对相应的编程进行求解,计算准确、方便.
目的:自行设计门诊手术安全核查记录单,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门诊手术安全核查与围手术期护理记录整合为一张表格,应用于临床,对两组患者安全隐患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核查单使用后,在门诊手术安全隐患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术后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门诊手术安全核查记录单能规范门诊手术的安全核查,完善护理记录,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