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县农场模式化连片种植模式成效与分析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n312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场模式化连片种植是嫩江县近年来出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借助与周边农场机械与技术力量,实行连片种植,这种经营方式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
  1.农场模式化连片种植模式概况
  嫩江县与九三农管局毗邻,借助农场机械力量雄厚的优势,大力开展“场县共建”,借鉴农场大型农机具规模经营的先进生产经验,推广连片种植,形成了多种连片集约经营生产模式。通过调查、总结、归纳,大体上有三种经营模式:第一种是以临江乡苇芦泡村为代表的“土地代耕”模式,这种生产模式从秋翻整地到春天播种整个环节都是由农场机械力量完成的,可提高秋翻整地和播种质量,为实现丰收打下了基础;第二种是以伊拉哈镇新化村为代表的“统种分管”生产栽培模式,这种生产模式除了秋整地、播种都由村农机合作社管理外,各个生产环节如除草、中耕、施叶面肥、防病、收获等环节都由农户自己完成,这种做法易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可做到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品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标准的“六统一”,科学技术到位率高,增产增收;第三种是以海江镇嫩光村关家屯为代表的全屯68户、240公顷土地连片种植的“统种、统管、统收”的新的生产模式,除了连片种植,“六统一”以外,他们的做法又增加了统一收获,最后统一销售产品,按土地面积分红。通过以上三种模式调查,经分析得出结论,2006年这三个村共实行土地规模经营面积875公顷,占三个村总耕地面积的33.1%,在遇到严重春旱、夏涝等诸多不利条件下,平均公顷产量1865.3公斤,较分散经营地块增产大豆344.7公斤,增加产值792.8元;总增产大豆30.2万公斤,总增加产值69.5万元。
  2.农场模式连片种植的优势
  2.1降低生产成本
  土地规模经营克服了分散经营的经营个体小、抵御风险能力弱,作业不标准、作业质量低,机械重复配置等弊端,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2.1降低生产资料的投入
  规模经营采取统一购买种子、化肥、种衣剂、除草剂等生产资料,可以享受批发价,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运输成本,每公顷可节省投入150—200元。
  2.2.2机械作业速率和耕作质量提高
  由于大型农机具整地质量好,耕整地后土壤紧实度适中,打破了犁底层,而且垄向直、垄距匀,大型农机具播种均匀,进行铲、趟等作业时作业质量高,作业效率可以提高3倍,而且铲趟伤苗率小。据调查,伊拉哈镇新化村采用大型农机具播种的地块大豆平方米收获株数达到36株,而采用小四轮播种的地块平方米收获株数仅有18—20株,产量明显低于大型农机具播种地块。
  2.2.3减少机械空转
  实行规模经营,土地集中连片种植,机械可以满负荷作业,充分发挥机械的生产能力,大大地降低了机械的空转。
  2.2实现土地耕暄,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
  用小四轮整地存在着“整松了,压实了”的弊端。小四轮整地进地次数较多,对耕地的碾压次数多,使耕地的犁底层逐年加厚,土壤理化性状严重恶化。小四轮整地深度仅能达到15—20厘米。大型农机具作业幅度宽,减少了机械进地次数,而且整地深度可达到30—40厘米,打破了犁底层,有利于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
  2.3解放农村劳动力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化学除草剂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生产强度大大降低了,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发展。嫩光村关家屯因参加统种,每户节省1个劳动力,外出打工或包地户均增加收入5000元,全屯增加收入34万元。
  2.4减少了农机的投入
  农户实行分散经营种植时,每家每户都需备有小四轮,而且还要配备播种机、镇压器、铲趟犁、喷药罐、收割机等设备,小而全。新化村有856户农户,按全村有350台(套)小四轮拖拉机计算,每年仅维修费就需要10.5万元。购置每台小四轮拖拉机及配套设备需要2.5万元计,购置350台小四轮拖拉机及配套设备需资金875萬元。经计算全村耕地全部实行统种需要10台(套)大型农机具就可以满足生产需求,需资金300万元,仅购买农机具一项就可节省费用达575万元;每台(套)每年需维修费用按5000元计算,10台(套)年需维修费用5万元,每年又可节省维修费5.5万元。
  2.5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目前,面对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者,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显得相对不足,推广农业新技术有些力不从心,制约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统一种植后,面对的种植个体减少了,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技术推广速度。同时实行规模经营后,由于承担种植的农户在农业新技术应用、生产投入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同时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和认识程度都较高,因此对农业新技术的应用积极性较高,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海江镇嫩光村受到生产条件的限制,大豆45厘米垄上双条播种栽培技术一直推广不开,实行统种后,60公顷土地全部实行了45厘米垄上双条播种栽培技术。通过实行规模经营,使优质高产品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农业增产新技术得以迅速推广,并大面积应用。
  3.规模经营有待解决的问题
  3.1需要政策上扶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对规模经营存在顾虑,政府需给予政策扶持,建立约束机制,为连片种植、规模经营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农户参与规模经营,如:规模经营农户应享受政府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和优惠;对于规模经营农户所需流动资金和购置农机等生产性固定资产,国家应予以信贷支持;在协助规模经营的农户进行产品销售,帮助经营大户规避市场风险;鼓励和提倡成立“土地规模经营协会”组织,提高规模经营者的素质和组织程度,保护其合法权益。总之,各级政府要对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这一新生事物,从资金、物资、税收等方面予以政策优惠,以利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巩固和发展。
  3.2继续加大和规范劳务输出
  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创造机会,引导和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使土地向种田能手和种田大户手中转移,为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建议政府针对务工人员盲目自发外出,自我保护能力、法律意识差等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定期研究存在的问题,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努力提高劳动力组织化、管理化水平。在劳务输出集中的省市逐步建立劳务工作服务站,建立稳固的劳务输出基地,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前、就业中和就业后的服务及维权工作。
  3.3培养规模经营领头人
  培养脑袋灵、眼界宽的致富带头人,使他们成为规模经营的牵头人、中介人,同时也能提高规模经营的效益,减少规模经营的风险。
其他文献
事件曾因“学生人人有官做,班级事事有人管”而受到各方关注的长春市一汽一中,上个月又在校园内扔出一枚“重磅炸弹”:取消初二年级18个班的班主任。据了解,班主任取消后,学
期刊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黄梅戏《天仙配》经过历史的考验举世闻名,堪称是一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戏曲精品.然而长期以来,对于这样一个老少皆宜,雅俗共赏至今盛演不衰的优秀剧目虽然赞
孔子不仅是教育理论家,也是教育实践家。我们不仅应当从理论层面上学习孔子,还应当从课堂教学这一实践操作层面上学习孔子。认真探究和学习孔子课堂教学的艺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春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必须结合当前小麦生长状况及发展趋势,把握关键时期,切实加强管理。克服不利因素对小麦的影响,促进小麦健壮生长,打好坚实的丰产基础。  在具体措施上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早浇早管,保墒保苗,促壮增穗  干旱是小麦生产的主要矛盾。干旱造成小麦分蘖节处于干土层中,次生根长不出来,严重影响个体健壮和亩穗数,因此,要把浇好“保苗水”作为春季田间管理的首要措施抓紧抓好。  一
[摘要]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开展以来,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阐述大学生到村任职的重要意义,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选聘 大学生 到村任职     自海南省1999年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以来,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已经开展10年了,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如何认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进行了相关研究。  一、充分认识选
期刊
从《双推磨》到《桃花村》这不仅是锡剧在艺术形式上的转变,而且更多的彰显了一种时代的跨越。本文围绕着《桃花村》的起源以及创作过程展开论述,希望可以通过对这种艺术形式
课堂教学要成为师生和谐互动的过程,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愿望.于是,我上了一节这样的课: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怎样的音乐课堂.没想到,它竟使我对音乐课程标准有了深刻的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