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教育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及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2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校教育以人为本,首先要做好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人是教育活动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模范”的引导激励作用,增强德育活动的实效性,加快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德育发展,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学校德育教育 “模范”教育 重要性 运用
  
  在现实生活中,人是永恒的最好的榜样,人物形象的示范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更具有渗透性和潜移默化性。学生思想行为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用“堵”的方法有时是很难奏效的,应更多地采取“导”的办法,加强和运用典型形象人物的模范力量,从而进一步改进中学生德育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开辟德育教育新途径,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提高。
  我们教育学生,其实就是教育他们做什么人的问题。我把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的各种人物统称为“模范”。“模范”们奋发向上、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示之以范,对规范学生言行,丰富思想,完善性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极为重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良好的言行举止,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坚韧不拔的毅力,会给人以自信向上的力量,是一种巨大无形的教育力量。德育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模范”的影响力,以点带面,形成合力,促进学校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一
  作为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榜样,“模范”的选择认定非常重要,既要符合需要和标准,又必须得到学生的悦纳。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媒体深入到学生的生活,“模范”的认定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可以是影视中虚构的人物,还可以是历史人物,只要能对学生思想起到促进作用并为学生悦纳,都可以加以利用。对模范的认定,概括起来可归纳为现实人物模范和意念人物模范两大类。
  (一)现实生活圈中的模范,是生活在学生现实生活圈中的模范人物。
  1.教育工作者。这类是学生最重要的人生模范,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重要,其音容笑貌、言行乐好都为学生所关注,所以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加强修养,提高思想业务水平,给学生树立好人生标准的榜样。
  2.朋友、同学中的成功者。这类模范大多为学生的同龄人,学习成绩好、品德好,在学生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为许多学生欣赏和羡慕。我们应把他们作为同学们前进的目标,学习生活的榜样。这些人有热情、有能力,充分利用他们,用先进促后进,让他们为同学们树旗,对学校的德育建设很有益处。
  3.校外优秀人士。此类人员范围较广,可以是优秀的父母、兄长、亲朋,也可以是社会贤达、劳动模范,他们德高望重,对学生成长也很有影响。
  现实生活中的这类模范,就生活在学生中间,学生非常熟悉,接触较多,他们的行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耳濡目染,对学生成长影响很大。
  (二)意念中的模范。
  这类“模范”农村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很难看到原型,学生主要通过影视、书刊等媒介了解他们,但他们通过各种媒体的介绍,在学生心中形成丰富的形象表现力,对学生有更大的感召力。
  1.各业成名人士。他们是现实生活中的奋斗者和成功者,农村孩子主要通过电视、书籍等媒介靠近他们,熟悉他们。像迈克尔、乔丹、杨利伟、白岩松等各界名人,在学生心目中,很有地位,他们的成功经历,他们的开拓进取,他们的超人才艺,会给学生前进的力量,激励他们积极向上。
  2.中外历史伟人。浩瀚的人类长河,璀璨的英雄豪杰,无数的政治家、科学家、文艺巨匠为我们演绎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育素材。政治家的志向高远、宽广胸怀,科学家的缜密执著、无畏挑战,文学家的点墨成文、千古留篇,均令人敬仰,是学生崇拜的偶像。
  3.优秀小说、热播影视剧虚拟的优秀主角。这类人物有其共性:开朗、热情,性格鲜活,坚强机智,其所为为学生们津津乐道,如电视剧《亮剑》中仁义豪爽的李云龙,《还珠格格》中仗义勇敢乐观的小燕子、善良温雅的才女紫薇,等等,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题材。他们是学生心中的偶像。
  二
  利用“模范教育”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推介模范。
  建设名人走廊,设计名人橱窗,开设名人讲堂,开展名人论坛,在学校积极推广名人文化。同时,利用契机,努力向学生推介成功事例,把平凡人变成模范来教育学生,如2010年广州亚残会,我把残疾人拼搏进取、不甘人后的精神传染给每个学生,让学生从全新的角度体验人性的尊贵和力量,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说“模范”、议“模范”。
  以“说”、“议”加深认识,是为了分清良莠,学会明辨是非,是为了学“模范”、做“模范”。各班级针对典型热议的“人物”,及时开展“模范”主题班会,在课余组织小组开展人物讨论。从人物的成长历史故事中,学生感受到人类精神的力量,深深体味,自觉不自觉地开始模仿其行为。
  (三)做好两个“结合”,有的放矢。
  我校把模范教育与学生的个性相结合,与“一生双爱好”活动相结合。许多“模范”是学生心中的偶像,但有些学生只是崇拜,不会学习利用,我校要求学生经常用“模范”的形象衡量自己,鼓励自己,让学生时常暗想:“我是……我会成功,一定会成功。”针对有些学生的某些弱点和缺点,如懒、躁、马虎大意等,有针对性地找到适合弥补自己缺点的偶像,时时提醒自己“我是……,……是这样做的”,不断纠正自己生活的航向,走出困惑,走向成功。
  (四)“模范”要做好表率。
  “模范”是别人的标杆,是自己的砺石,身为模范,行为世范,“模范”要严以律己,宽厚待人,特别是老师和模范学生。
  我们要充分发挥和利用模范人物的教育作用,用他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感染学生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言行,锤炼学生的性格,让他们在“模范”的感召下更好地学习、生活。利用“模范”教育,让学校的德育工作更鲜活、更有力;让“模范”们使学生更坚强、更健康、更阳光;让“模范”们引领着孩子走出没落的阴影,走出艰难的泥潭,走向阳光、美好、胜利的明天。
其他文献
摘 要: 2011年是幸福主题年,民生问题举国上下关注,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和发展,辅导员有着重要的影响。从上级领导到基层百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辅导员作用的关键性,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定位和发展轨迹定向的不同,均会很大程度地影响辅导员的幸福感。本文对幸福感进行探讨,对教育管理部门和辅导员自身对辅导员工作定位定向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辅导员 幸福感 高校学生
[摘 要]本文针对0.4kV配电网,分析了电流、电压有效值,电网频率,谐波检测,电压波动检测,电压三相不平衡度检测等电能质量指标监测原理和方法,采用基于电流的PQ算法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开发了基于MSP430F1611单片机、无线收发模块nRF905和PC机组成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详细介绍了其硬件部分设计。  [关键词]MSP430F1611 电能质量监测 谐波电流检测 配
摘 要: 当前,随着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一再递增,以及国际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和结构调整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为此,团学组织应该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上,结合工作实际,从意识高度上重视和各类第二课堂活动、专业技能竞赛、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等方面着手,为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 高校团学组织 大学生就业能力 提高途径    1.团学工作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  在201
摘 要: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观是高等学校教学论的核心。文章依据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探讨了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本质,即生命生成,并追溯了其哲学前提,揭示了其现实意蕴。生命生成观基于生命的自由性、全面性、生长性,给予了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新的认识,诠释了生命互动与渗透的教学观。  关键词: 生命生成 教学主体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历来是诸多学者们讨论的热点,长期以来形成了诸多的观点
摘 要: 大学国际化是近二十年来各国高校的发展方向。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各高校努力采取一切可实施措施,并取得了明显进展,如联合办学,交换学生、教师,国际科研项目,等等。所有的项目中,教学是手段,教师是灵魂,二者需同时具备国际化水平、国际意识、国际视野等方能保证项目,甚至是高校国际化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 新时期 大学国际化 跨文化教学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陆续提出“大学国际化”的观点
摘 要: 如何让教育学适应师范生的实践需要,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需要,必须把师范生培养成为懂教育和重视教育实践的教师,教育学教学的策略要为学生专业成长提供一个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平台,这样教育学理论教学才能为学生走向合格教师的讲台夯实理论基础。  关键词: 教育学 师范生 理论实践能力    教育学是教育理论的基础学科,这样的一个学科定位,给教育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因为多少年来教
摘 要: 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包括精神准备,教学设计,导向作用,课堂气氛的调动、启发,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等。  关键词: 《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 课堂教学效果 系统工程 听与讲的关系    对于专业基础课《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主要教学内容在课堂进行,因此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画法几何部分。  一、课堂教学效果的判断标准  所谓课堂教学效果,是指在每堂课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