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实证与史料解读——兼谈高中与大学历史教学的衔接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duzh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料实证”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导中学历史教学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历史研究的“生命线”.课标规定的“学业质量水平”中,就“史料实证”而言,其水平3的要求为:“能够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自主地搜集有关史料;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并判断其价值;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的长处,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
其他文献
解读古地图类史料既要神入古地图所处的时空,以时人视角来体察古人的心境历程;又要跳出地图的羁系,以他者的理性去审视该段历史的史事变迁.就涵育学生核心素养而言,对于古地
外国法查明一直是困扰我国涉外民商事审判的一个难题,海事诉讼中尤甚.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背景下,聚焦我国近5年涉外国法查明的43个海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可知目
在《历史教学》即将迎来创刊七十年之际,我的教学生涯也即将进入第三十个年头.看着办公室书架上那一排蔚为大观的历年《历史教学》杂志,觉得这不仅是一部厚重的学术史,记录了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教学,教学实践,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21)09-0027-07   《历史教学》已创刊70年,作为《历史教学》的一名老读者,向她表示衷心的祝贺和诚挚的感谢!从接触《历史教学》开始,我就感觉她对历史教学实践和研究发挥着引路的作用,越到后来这种感觉越强烈。这种引路我概括为培植阅读写作习惯、启示学习研究方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了创新性的考查要求,核心是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一体两翼四维”历史创新思维培育体系是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系统思考和设计.“一体
摘 要 随着高中统编教材的普遍使用,如何充分利用好教材进行有效教学成为广受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将教材与史学研究相结合,确定课堂教学内容的逻辑连接,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经验和思维水平、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带领学生进入历史场景,努力使学生体验历史过程,体会唯物史观分析视角,在让学生喜欢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实现历史教育的目标。本文尝试以“罗馬军团”为切入点探寻古代世界帝国文明交流的方式与影响,以破解新教材
[摘 要]从历史论证主体处理史与论关系的视角看,史料实证的运作模式主要包括以史证论、论从史出、据史反驳。其中,以史证论是史料实证的典型模式,论从史出是史料实证的常用模式,据史反驳是史料实证的特殊模式。三种模式彼此关联,难以截然分开。我们要辩证地理解史料“实证”,正确使用“合情论证”。在培养和提升学生史料实证素养过程中,要兼顾三种运作模式的实际操作,尤其要加强对据史反驳的关注。   [关键词]史料
摘 要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知识容量大、概念多,吃透教材,引导学生把握关键,视学情分层教学,是为本课教学实施的基本策略。从文明的概念入手,掌握文明产生的标志,认识不同地域文明的共性與个性,并运用具体史实说明这些特点和差异,分析形成文明多元特征的复杂因素,以培育时空观念和基于唯物史观探究、解释历史的素养。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材研究,中外历史纲要,早期文明  中图分类号 G63文献标识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