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让学生主动求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478435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翻转课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进一步得以凸显。翻转课堂变单向传输为主动质疑、变被动接受为互动探究、变强调统一为思维多向,让学生在自己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并解决问题的实践中保持浓厚的兴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主动质疑;互动探究;多向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7-0030-01
  翻转课堂是源于美国的一种基于视频技术的课堂教学新模式。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不断普及,它很快风靡全国中小学校园,强烈地冲击着传统课堂口耳相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进一步得以凸显。同时,学生主动习得知识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提升。教学中,我尝试融入翻转课堂的新思路,尊重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需要,努力做好他们学习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辅导者、促进者。
  一、变单向传输为主动质疑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师是文化的继承者和传递者,他们通过言语交流和辅助工具的运用,将较为系统的文化知识和能力传递给学生。这样的单向线性的传输,让学生在被动中囫囵吞枣地接受教师个人对文化的理解,不可避免地导致学习过程的单调乏味。英国教育家迈克尔·萨德勒曾将这一做法形象地比喻为小孩从一株植物上采摘一朵花,再从另一株上采几片叶子,然后还指望在家中的土壤里培育出“一棵具有生命的植物”。
  翻转课堂彻底颠覆了这种口耳相传的被动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质疑,收获属于自己的文化。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由于内容与现在学生的生活有很大的差距,教学时我们会联系当时波兰的社会状况来告诉学生肖邦的爱国情怀。这些文字传递的信息,基本无法触及学生的心灵,很多时候都以不痛不痒的结果收场。如何让学生的心灵漾起涟漪,能自我感动、自主接纳呢?我尝试以非文本阅读的形式,将课文的几段文字和我国的爱国古诗如《春望》《过零丁洋》《秋夜将晓迎凉有感》《示儿》放在一起投影出示。在感情诵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中,学生对肖邦到处流浪、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满怀悲愤、将“一腔热血化成了音符”的个体经历产生了共鸣。这一主动感悟、真切体验的翻转,让爱国精神没有国界,让陌生的知识融入学生精神生活,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变被动接受为互动探究
  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的课堂教学,学生始终是唯教师马首是瞻,毫无选择地吸收教师传递过来的各种信息,这样的不完整、缺乏体验的理解性接受,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学习者之间的差异。翻转课堂中的教师,则从幕前走到了幕后,成为学习视频的制作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辅导者、促进者,最大可能地将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互动交流中汲取属于自己的知识。如,教学苏教版《负荆请罪》一课时,我抓住韩勃“若有所悟”的过程,让学生想象表演廉颇顿悟、懊悔、请罪的画面。因为这两者的心路发展历程有着相似之处,学生在第一幕的基础上,基本能将大概情节展演一番。根据课本剧表演所呈现出的神态、语言,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1.表演廉颇的同学的神情變化、语气让你看到了他怎样的心情?2.如果让你做导演,你会给他什么建议?这样,让学生真切地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感受到廉颇的真诚忏悔,理解支撑廉颇负荆请罪行为的内因。
  这样变文字阅读交流为先表演展示再讨论完善,从结果走向原因探寻,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探究能力得以施展,互动交流空间得以打开,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
  三、变强调统一为思维多向
  在传统的教育意识里,我们强调求同思维,追求整体步调统一,强调积累,而在质疑、求异、创新上鼓励不够。翻转课堂,可以打破传统的一言堂,弱化教师的权威形象,让学生基于问题进行探究,发展多向思维,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船长》一课时,我播放了一段课堂学生讨论的视频,视频中学生对船长的“吼”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吼”包含着一种急切、威严等。我即时引导学生来辨析、朗读,这样他们的思维被进一步打开,从原先的声嘶力竭、大声干吼变成了语气凝重、威严而又不失慈祥,认识到这时候的“吼”的深刻含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的阅读教学,要让“词语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多样化的解读、个性化的感悟,让语言文字充满情感温度,而不是冷冰冰的符号,沉入孩子的脑海中。
  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让学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主动获取、分析、利用信息解决问题中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散思维的能力,真真切切地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具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构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我们必须明确目标,找准发展方向,加强体育课程建设,提高体育文化品位
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及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在计算机理论研究及软硬件开发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数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概念
笔者是个教书匠,一生跟书打交道,上学读“教科书”、儿时看“小人书”、工作了教“专业书”、退休后览“百科全书”,人送绰号“老书虫”。
社区网页游戏作为网页游戏的一种形式,虽然只有较短的发展时间,但已获得巨大的用户规模,并产生极速的商业成功,由此带来国内广泛的关注度,引发相关行业蓬勃发展,从而为动漫游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制药工程师,明确学校和企业的职责和利益关系,坚持双赢原则,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发以市场为导向、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校企联合建设一支能力强、素质
[摘 要]文本形式中所包含的言语智慧,即语文现象。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要从文本入手,探寻、开掘文本中的语文现象,铸造真正属于学生的高效课堂。教师要在把握文体特点中铸造高效课堂,在感知结构精巧中铸造高效课堂,在聚焦语言运用中铸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言现象;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1-050 
[摘 要]习作过程是一个极具个性的独立表达的过程,同一题材的习作,无论从选材谋篇上,还是遣词表达上,没有两篇一模一样的习作。每个孩子生活环境不同,學习习惯不同,感悟体验也不同,因此文字表达也丰富多样。尽管教师在教学中,课前注重要求学生进行习作素材的搜集,课堂上既有写作方法的指导,也有教学情境的设计,但是在习作过程中,学生依旧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到底影响了小学生习作的因素哪些更重要呢?  [关
[摘 要]朗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词性、领悟语气、体悟文感,从不同维度和视角展开情感诵读引导,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体验。教师要注意探寻情感诵读教学的起点,科学设置诵读训练情境,合理运用情感诵读方法,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诵读训练效果。  [关键词]低年级;诵读训练;情感指数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5-0063-01  《
编辑同志:我是个白内障患者,刚刚动了手术。请问白内障手术一般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恢复正常?术后又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