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焚身火”养生法(下)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vnba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焚身火”运演要点
  “焚身火”运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始终保持松静态。作功前应先静心息虑,力求做到肌体、神经的充分放松和全面放松,作功中亦要时刻保持松静态。特别是在存想焚火情景时,要控制心态,千万不能着意,以免引起精神紧张。只有保持良好的松静态,焚火烧身才能顺利进展,才能收到强身祛疾的功效。
  
  2.努力进行想像性的体验。这是“焚身火”运演的重点。首先要构想焚火的具体情景:包括焚火位置(比如丹田),火源形状(比如火球、火轮、火光等),火焰态势(比如火焰由小变大,火球不停旋转等)。尽量做到形象具体而鲜明。在这同时,要调动主体多种感觉去感受焚身火的景况;调动视觉去内视焚火情景;调动触觉去感知火源对内脏的触动;调动温度觉去感受火源的温热;调动动觉去体味火源在体内的移动。进行这样的想像性的体验,便能充分发挥观想的能动作
  用。
  
  3.进展要舒缓,刺激度要适中。火轮、火球在丹田旋转,动作要舒缓、有节律;引火烧遍全身,要和缓有序;火势要适度,在引火上焚心窝、头部时,要适当减弱火势。总之,要保持适中的刺激度,既能激发全身经络之气,又不致引起心理的着力和紧张。《云笈七箴》说,以火烧身,应该“存之使精神如仿佛”,意为要以和为度,不可急切求功;否则,反不达也。
  
  4.配合闭气。存想焚身火如能配合闭气则可以大大提高功效。前文提到的“十二段锦”,在丹田焚火之后,即要求闭气以引火经谷道上升腰脊直至头顶,然后再度闭气,又引火从额头经喉头、心窝至丹田。《道枢·会真篇》在“默想脐下有火轮”时,则要求“微以留息,少入迟出”,《脉望》在“默想脐下火轮”时,亦要求“微以意留息,少入迟出”。这实际上也是要求作短暂的闭息。但闭气应以自然、个人能忍受为度,绝不可勉力为之,否则会破坏功境,引起副作用。如果闭气不易掌握,也可取自然呼吸法。
  
  四、“焚身火”的作用机理
  “焚身火”之所以能发挥强身祛疾的作用,是由于下列几个原因:
  
  1.能迅速而有效地开放全身的微循环。通过焚火烧身的观想,主体便迅速从大脑的记忆仓库里提取并重组有关火的意象,比如火的发热发光,火的热能向四周扩散,火光向四周照射,火势不断扩大、蔓延等。接着,主体再通过想像性的体验即心理实践,让感觉器官及时将焚火烧身的信息,送达大脑中枢神经。焚身火这个意象的最大特点是发热发光,热逼内脏、光照身躯。当中枢神经把这个信息发送到全身后,便能有效地激惹遍布全身的毛细血管的大量开放,则由于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流量增多,随血液输送到组织的氧、营养物质和激素等也相应增加,这对强身祛疾将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
  
  2.能增强体内免疫系统的功能。现代医学借助高倍的电子显微镜,发现人体内的神经纤维与免疫细胞之间的距离,只有百万分之六毫米,而人的心情变化、思想活动,则可以通过这小小的空隙进行沟通,将任何一种心情、思想的细小变化,传递到具体的每一个细胞,从而对健康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科学家发现,人体机能存在着100多种生理活动,在血液里更有80多种传递物质,它们构成了人体健康的生化基础。这是体内一座高度自动化的“化工厂”。运演“焚身火”,通过持续的温热觉和火烧病灶、火除邪气的意念活动,中枢神经能将这种信号传递到全身的细胞,这不但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而且还能使体内的“化工厂”朝着有利于健康的方面,不断“生产”健康物质,使我们的健康得到充分保障。
  
  3.能促进真气的萌发、活跃和循经运行,从而实现机体的稳态平衡。传统养生理论认为,人体丹田是真气的萌发和集聚之所。《云笈七箴》说,丹田乃“五气之源”;由此可见丹田在真气运行中的重要性。观想丹田火烧,正可以促使丹田真气萌发,集聚并循经运行。古人常以火来概括真气的特点,《真仙秘传》说,心为君火,肾为臣火,膀胱为民火,“三气聚而为火,散而为气”。而“焚身火”正是利用了火的意象来作功,所以特别有利于气机的启动。《道枢·修真指玄篇》曾指出,修炼时“默存丹田如火轮焉”,可以“聚所散之气”,可以“引导心火下入黄庭”。为了提高功效,古人有时还将内气设想为火,让内气与火的意象融为一体。《摄生要义·存想篇》就有这么一个练法:观想将内气引入丹田,然后“使身之气便成火,火遂烧身,身与火共为一体……如此则身中之气通透上下内外无余矣”。大文豪苏东坡在向人介绍自己的养生经验时说,在内视五脏之后,便观想“心为尖火,光明洞彻,入下丹田中”,以此促使气机启动。总之,“焚身火”的运演,可以激发、活跃真气的运行,从而促使全身气机通畅,阴阳和合,实现机体的稳态平衡。
其他文献
白里透红的面容和皮肤、健壮不衰的身体,是男女人士魅力的象征和长期的追求。倘若人们经常食用水果,可促进人们美身健体、青春常驻。  饮食结构,坚持以素食为主,荤食为辅。多吃水果蔬菜,每人每天500克左右。每天食用水果150克左右。因为水果是富含矿物质的理想碱性植物食品,人们经常食用就可使血液变成碱性,则血里的乳酸就大为减少。同时水果中的矿物质、纤维素还能把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清除掉。这种净化的血液,能够充
养生保健首先要能做到“三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上知天文就是要知道天时气候同人体、健康、疾病的关系,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一般是随着天时气候的变化而变的。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不同,致病的性质也有所区别。春天气候温和应防温病,夏天的气候炎热应防暑热病,秋天气候干燥应防燥症,冬天气候寒冷应防伤寒、痹症、哮喘等一些病症。一日之中昼夜的变化,也会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活动有一定的影响。所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游览庐山时写下的诗句。桃花,阳春三月盛开。它,红中透白,白中映红,红白相衬,灿若云霞,锦绣成堆,婀娜多姿,十分妖艳,是我国著名的观赏花卉之一。桃花与我们民族文化关系的历史渊源很广,它在我国人民心目 中的形象很高,诚如晚唐文学家皮日休所论,桃花应为花中第一品,当做中国的国花。因此,我国古人常借其吟诗、作画、撰文,
现在仍然有人对味精缺乏认识,以为味精没有什么营养,只是调味,而且吃多了还会引起中毒,因而对味精存有戒心。这是对味精的偏见。其实味精不但没毒,恰当食用还可以增加营养和治病。  我国目前生产的味精,全部以玉米、木薯和大米作为原料,不含任何毒素。另外,1987年2月,在海牙召开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粮添加剂专家会议上,专家们再次确认味精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  味精又名味素。化学名称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