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语境本色课堂的自觉追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wa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各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生活处处是语文,生活时时是语文。语文课堂回归生活,即在语文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语文,把语文问题生活化。让语文课堂回归生活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的教学理念。那么,如何突出强调回归生活,又如何在生活语文的情境中追求灵动的本色语文课堂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在生活现象的洞察中学会主动思考
  引导学生在生活现象的洞察中学会主动思考是我一贯重视的课题,我在班级设置一个《奇思妙问记载簿》,面对大千世界,好异想天开的孩子们每天都有许许多多“为什么?”要问,我们要求他们把那些奇妙的想法随时记到记载簿上。那一个个看似好笑出奇出新的问题,让你对他们思维的发散性拍案叫绝:“鸡蛋为什么是圆的?”、“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掉下来?”“夜晚,树也睡觉吗?”等等。到了周末,班级都要举行一次“奇思妙问”交流会,同学们各抒己见,真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这样的活动成为他们无比喜爱的精神生活。最后班级还要评选出各种“问题之最”,他们所提的问题常常成为小组研究性学习的题目。日积月累,孩子们主动思考的习惯和向未知世界探寻的精神得到了培养,最可贵的是他们从小学会用一双慧眼去观察、认识这个世界。
  二、在生活过程的历练中寻找方法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实际操作,可以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为此,我们积极开展了语文课程的校本教材实验——“校外体验”。“校外体验”活动,就是以语文校本教材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依托,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那田间松软的泥土、青青的禾苗、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河水、路边的野花,那现代化的厂房、机器的响声、繁忙的工人,那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热情售货的店员,都鲜活地留在孩子们纯真的心灵深处。所有这些都让孩子们异常兴奋,他们在看、在想,不时地和同学交流,心中还有几多奇妙的疑问等着向老师请教。这样的生活体验给孩子们一生受用不尽的认知资源。学生在校外体验活动中,发现镇区的陆塘河水受污染后,围绕“水环境污染与保护”这一主题,分别从陆塘河水污染的现状、污染的源头、污染的危害、治理水污染的措施等方面展开调查,开展研究性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在生活场境的再现中深化认知
  如《西门豹》一课中有这么一个片段:“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教学中我们的老师抓住“磕头求饶”创设一个生活场境,请几位同学以表演的方式补出官绅求饶悔过的言行,如:“哎呀大人,小的该死啊,给河伯娶媳妇这事都是小的瞎编的,小的是在谋财害命啊……”随后教师趁势引导其余扮演百姓的学生:“这位老大爷,您有什么话说?”已经入境的学生很自然地学着老大爷的腔调说:“啊呀,我真糊涂啊,居然会信了这群狗官!”“我的孩子死得冤啊!今天总算报了仇啦!……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创设生活场境的主人,他们在自己表演的生活场境里,深刻地领悟了文章的思想含义。
  四、在生活物象的再造中丰富想象
  喜欢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在每个孩子的骨子里都有一种很独特的“故事情结”。如在教学《ie,üe,er》中,整体认读音节ye和yue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老师以故事创设情境,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描述故事:“小朋友们,你们听,拼音乐园里传来了一阵哭声,是谁哭得这么伤心?原来是üe在哭。原来,üe看到ie变成了整体认读音节,可急坏了,它也想成为音节。可是ü没办法变啊,它伤心地哭了,就在这时,好心的大y看见了连忙跑过来,对üe说:‘别急,别急,我来帮你。’于是,大y就站到üe的前面。üe为了感谢大y,连忙叫ü把眼镜摘下。这下,üe在大y的帮助下就成了yue了”。
  五、在生活事理的表达中升华思想
  “成长周记”是我校又一个创新项目。三至六年级学生每周坚持写一篇“成长周记”。第一次学会洗衣、刷鞋的兴奋,当上班干部的自豪,得到老师表扬的喜悦,还有不被父母理解的烦恼、同学间产生矛盾的怨恨等等,都以一个孩子心灵的独白呈现在周记中。优秀的周记在班上诵读,并放到班级“进步之窗”专栏上供同学学习。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成长周记”评选活动,评选出优秀周记和优秀周记写手,激励学生成长。“成长周记”让孩子们变得“懂事”了。
  六、在生活问题的解决中培养技能
  语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给语文找“原型”,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解决。如办画展、布置学校宿舍、修理用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策划、动手能力;解答数学应用题,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出黑板报、举办朗诵会、歌会,可以培养学生组织、表达、鉴赏能力;修理用具、做科学课实验、实地测量等,培养了学生掌握采集和动手操作能力。寄宿生布置宿舍在遵守学校宿舍布置规范的前提下,从床铺用品的摆放到生活用品的摆设,从宿舍公约的制定到宿舍文化布置,都在老师指导下,根据宿舍内成员的爱好和特长,按照美观、整洁、有序、方便生活的原则自己布置,宿舍内墙壁上的装饰有的是孩子自己剪出的窗花、图案,有的是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孩子们更喜欢在自己动手布置的这个“家”里生活。
  生活是语文的大课堂,回归生活能使语文自身的魅力得到充分展现,使学生充分感受“语文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是语文”,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感受生活。
  【作者单位:宿迁市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多媒体在当今教育教学中已被广泛的运用,正发挥着传统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它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偷陕地
试论莫内欧洲统一实践的特点李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国际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欧洲统一真正起步了"①。让·莫内(JeanMonnet1889.11.9-1979.3.16)在西欧联合的重要阶段顺应时
以《自学导航》来辅助课堂教学,在许多老师的课堂上已经越来越普遍。《自学导航》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它对学生自主学习具有方法指引,目标导航、鼓励质疑的作用。  对某一具体内容,学生的学习具有目标的多维性,方向的多向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如果完全放手,则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方向的迷失,把握不住重难点,因此,运用《自学导航》的核心价值在于“引
一、情感元素的分类及影响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情感大致包括价值情感和道德情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厌恶、仇恨、爱情、幸福等。。小学英语教育中的情感元素,是指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的态度、情绪和感情等,研究表明,学生的情感元素对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影响小学英语教育的情感元素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学生的个人情感元素,如学习动机,即给学生指引学习方向
一、教学情境的含义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创造设定的情感氛围。教学情境中的“境”指的课堂上的教学环境,它不但包括学生所处的物理环境,如学校的桌椅,教室自身等各种硬件设施,同时也包括学校的各种软件设施,如教室的陈设与布置,学校的卫生、绿化以及教师的技能技巧和责任心等。  教学情境同时也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两千年前的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口语交际,意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著名的学者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十五取决于他的专业知识,百分之八十五取决于他的口才和人际交往能力。”修订版的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课改以后,“口语交际”成了教材的组成部分。事实上,课改以来,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仍不尽如人意。本文拟针对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口语交际教学策略谈一些建议。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