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语文教育应如何关注学生的生命?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wso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当教师?我们的语文教育应如何关注学生的生命?笔者的思考和实践是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要超越教师,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奠基,让语文学习焕发生命活力;让语文学习充满成长气息;让语文学习绽放智慧花朵,是我,是我们21世纪语文教师共同承担的、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一、超越教材
  一篇篇经典的文章,一部部经典的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前人创造的积淀,它涵咏着人性的华彩,提纯着人类的灵魂,同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这些积淀了各民族以及人类精神的有效载体,应该成为学生基本的阅读教材。这样的阅读,这种精神上的营养关爱,会使学生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自我和世界,甚至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生命状态。
  可以说,我们使用的教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我们必须学好它。不过,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来说,凭一本语文书,一篇课文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语文教材已经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料,我们在认识上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
  超越教材就是基于教材但不囿于教材,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籍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
  二、超越课堂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少年的学习生活可以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其结果夸张点说是“悠悠的小学六年里,肚中空如洗”。现在,我已经成为为学生生命奠基的教师,我时时提醒自己:教育的蓬勃发展告诉我们,今天的学生再也不能像我那样活。我们知道,学生的童年只有一次,他们的生命不能等待。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的40分钟生命得以增值。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坐在课堂上已不是学习唯一的渠道。“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应该让学生懂得:在课堂上要好好学语文,生活就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就在广阔的天地里、生命的成长中。
  如何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对语文教育的影响,使学生在无比广阔的语文天地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孜孜探求语文教育“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尽可能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课上,我们一起讨论读书心得,讨论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我们一起和大师对话,与专家讨论素质教育,请教授给学生讲座等;课下,我们一起组织红领巾志愿者服务队,到部队夏令营,到农村去体验生活,和学生一起去滑雪,玩老鹰捉小鸡游戏、跳绳、打雪仗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当然重要的还要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内容带入自己的课堂,写进自己的考卷。把生命的内在感悟转化为一种精神产品。智慧与创造就表现在学生的手指尖上。
  超越课堂,语言已经不止是作为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语言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存在方式。学生的生活活动、情感活动、心灵活动等所有的生命运动都是语文学习的过程。
  三、超越教师
  尊重教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超越教师,是富有时代魅力的精神境界的表现。超越教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点化后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批判,最终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真正关系应该是活生生的人的关系,应该是教学的相长,双主的互动。师道之尊,可以使学生仿之、效之,但不是不可超越的。我们应该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开创教师和学生真正平等的对话平台。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超越了教师之后,放飞了他们的理想,解放了他们的灵魂,开掘了他们的智慧,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终生追求“真、善、美”的友人和伙伴,那才是理想的教育和理想的学习。
  让学生超越教师,就必须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学生才敢和你无拘无束的交流、平等真诚的对话,才会实现超越教师的真正行为。这种感覺需要教师精神的浇灌。我常想,面对灿烂的生命,笑不起来的教师不能算是好老师。我还想,教师的笑是为了什么?难道见到学生是机械笑?故意摸摸孩子的头?让学生坐在屋子里感受窗外的阳光吗?不,教师的微笑只有一条,那就是唤起学生心灵的微笑!
  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教师的使命就是强化这种愿望,呵护这种愿望。让我们用淳朴的微笑和真诚的鼓励划出学生幸福的人生起跑线。只有这样,学生的心灵才会快乐、自信、坚韧、向上的成长,从而排除掉那些狭隘、自私、自卑、失败等杂草。不然,学生超越教师就只能成为遥远的童话。要学生超越教师,就要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利交给学生。只有这样,我们的眼前才会出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学生和你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自己上台当老师;敢和教师对话,敢挑教师的毛病;敢提出和教师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新世纪的教育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教师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在发生着变化。今天的教师,在开掘学生创造潜能的同时,应注意向学生学习,把自己当作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做到“和学生一起幸福成长”是新世纪教师成熟睿智的标志。
  超越教师,是学生体验自己学习所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过程,是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过程,更是追求真实、探求真知、献身真理的过程。
  综上,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超越习惯、超越传统、超越自我的过程,就是生命奠基的过程。
其他文献
摘 要:善意第三人是物权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民事诉讼中的公平正义精神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在房地产交易中,第三方参与诉讼程序,在审判过程中需要确定的重要因素是目标的识别和归属。  关键词:善意第三人;财产权;依法登记;购买合同  中图分类号:D9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11-0158-01  作者简介:甄瑶(1987-),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金融学
2014年7月中旬,一个热度故事在京城演绎。这个最终以圆满收官的寻人故事,既关乎道义,也关乎法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李希慧。他的身份是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飞速的发展,这也直接导致我国企业管理越来越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根据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
期刊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深化,高职英语教学特别是口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特别是与英语口语比赛模式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因而应当引起重视.本文对英语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服饰搭配愈加重要,尤其是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服饰是一门艺术,服饰所传达的情感与信息在人际交往中有着语言所不能替代的功用.对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致力于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合作体系提出的“中国方案”,为世界共同均衡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日本各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也逐渐发生着转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有关指导意见和改革方案,全面推进公车制度改革,中央和国家机关率先推进车改。本次公车改革,将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和一般公务
据云南省金融办介绍,在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试点的基础上,云南省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顺利推行。云南省财政每年设立300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理论上可撬动近100亿元的小微企业贷款。
小学数学教学实验器具属教学用具,是适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可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的小型教具.教师结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内容,设计有几何图形模型、计数器具、绘图尺.几何图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