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剧情片电影叙述方式的对比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ery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野性的呼唤》包含丰富的现实主义特征,如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逼真的细节描写,对现实的深刻揭示等。而浪漫主义则体现在想象丰富,塑造理想化形象、设置神话悬念、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等方面。杰克·伦敦在这部小说中将二者完美融合。  关键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野性的呼唤》;融合  作者简介:马茜,女,汉族,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在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
摘 要:通过对儒家经典代表《论语》的解读,来浅析儒家的“仁爱”之心。从“仁爱”的提出、内涵以及践行三个方面对其进行阐释。希望人们能够以宽容的心态,找回心灵的归宿,不忘初心。  关键词:孔子;《论语》;仁爱  作者简介:李怀梅,女,汉族,陕西榆林人,中国古代文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01  一、仁爱的提出  
摘 要:东野圭吾,日本推理小说作家,1985年凭借校园青春推理小说《放学后》获得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而正式出道。他的推理手法经历了三个时期的变迁,最终形成了一种在推理界极具代表性和创造性的手法——“写实本格派”。东野在三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如《秘密》《白夜行》《神探伽利略》《嫌疑人X的献身》等,从各部作品中,读者不仅能读出手法上的变化,更能体会到作品独特的文学魅力以及作者创作的
摘 要:王家卫是一个有极度敏锐观察力的艺术家。他的镜头赤裸裸地展示着人性的两面性,直击人性本质。  关键词:重庆森林;生存状态;两面性  作者简介:郭焰(1986.7-),女,云南大理人,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3--01  在王家卫的电影里有一群人,他们具自身美好的天使般的人格
摘 要:“女正位乎内”,蔓延在中国两千年封建历程中,并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产生了极大影响。本文认为,正则顺,不正则逆,并以《红楼梦》为例,分析“正位乎内”与女性形象的塑造。  关键词:正位乎内;女性形象;红楼梦  作者简介:袁加鹏(1995-),男,四川巴中人,现就读于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3-0-02  《新与旧》借用刽子手杨金彪在时代更替下的人生起伏,展現了沈从文所熟悉的湘西世界在新与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其中的“新”,只是对“旧”里面的野蛮与愚昧的延伸和放大,并使其中原本蕴含着的“爱与美”逐步瓦解。而所谓的“旧”,也只是在披上了一层“新”的外衣后而继续存在,甚至作为了“新”统治和压迫
夜色笼罩了城市  欲望潜伏在霓虹灯下  行走的影子扑溯迷离  每一次迈开脚步  都要小心翼翼地走路  生怕陷入沼泽  默默地走路  不去回首昨日的旅程  遠方灯火依然辉煌  那就勇敢地走吧  除了前行已别无选择  游子的身影  从青涩走到成熟  脚步声踏出曲折的旋律  夜色默不作声  没有一丝月光  伸手 把伤口一一擦亮  让彻夜不眠的双眼  望得见黎明
美国人口中的“天堂的入口”——夏威夷,是美国的第50个州,常住人口约200万人,其人种分布为土著居民,白人和亚洲人各占约三分之一,并以亚洲太平洋文化为主流,夏威夷首府位于欧胡岛上的檀香山。夏威夷属于海岛型气候,常年温度保持在28度左右,基本没有四季之分。是十分适合冬季怕冷人群来此避寒度假旅游的好地方。整个夏威夷群岛均是火山爆发而形成的大大小小岛屿,主要的八个岛屿分别是:欧胡岛、茂宜岛、大岛、可爱岛
摘 要:余华小说《活着》以一个到农村采风青年的客观视角,向我们讲诉了一位经历了中国解放前、大跃进、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老人福贵的一生。天苍地茫人其实只是很微小的存在,可能努力一生也抵不过一句天道无常。人定不一定能胜天,但可以在命运次次的挑衅折磨后,以一棵芦苇的姿态立于洪流中。饱经沧桑,回报岁月以从容微笑。  关键词:死亡;韧性活着;从容释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简·奥斯汀作为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最为有名的女性作。她的作品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其风趣、生动、具有讽刺性的语言,使她的作品在众多女性作品中脱颖而出,并深深影响了后世女性作家的写作,在浪漫主义文学向现实主义文学过度的历程中,她的作品在英国文学史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隐藏在其作品背后的很多问题,笔者认为作者并没有深度挖掘,这也是笔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欲以简·奥斯汀最为著名的作品《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