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orist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就是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能人才,学生毕业时就应具备对接工作岗位的能力。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就业实现对接的同时,也要实现校企文化的有效对接与融合,即大力发展校企合作。
  一、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1.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
  中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实践性、服务性、专业性等特点。校园文化建设应围绕人文素养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的养成。在教学中,融入职业道德、素养、理想等内容,以确保毕业生同时具备职业能力和相应的职业素养。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了生产经营和管理而形成的,包括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管理学、价值观、行为准则等内容。企业文化的建立可以使员工有共鸣,激发起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能在企业文化的感召下实现自我价值。
  2.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中职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因此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在学校与企业签订培养协议时,学校的培养方案中要包括学生态度和素质的培养,把优秀的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作为订单班学生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将企业的经营理念、员工守则等内容制成校内宣传栏,邀请企业专家来校座谈,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的价值观、规章制度、经营理念等等。
  3.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从现阶段来看,很多中职学校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讲授与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职业道德、团结协作精神、交际能力、纪律意识等一系列职业素养的培养。而企业选择员工更多看重敬业精神、职业意识、合作意识、纪律意识等综合素质。校企文化的对接将会消除这一尴尬局面,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渗透优秀的企业文化素养,为学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有利于实现校企“零距离”就业。很多的中职生在刚刚进入企业时,不能尽快地适应企业环境和文化。而企业从效益考虑,不会给新员工太多时间来适应。因此,唯有校企文化实现对接融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吸收优秀的企业文化,打开校企文化的隔离带,才能使企业文化真正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使毕业生了解、熟悉并适应企业文化,实现“零距离”就业。
  (3)有利于中职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近些年,中职学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减少且招生难度大,不少中职学校下大力气在招生就业两方面,但是他们忽视了,鲜明的办学理念才是中职学校的自身特征和核心竞争力,教育教学才是一个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学校要对接融合优秀的企业文化,遵守教育教学规律,体现特色的办学理念,建立完善的中职学校校园文化。
  二、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实施策略
  1.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现状
  (1)校企合作层次偏低。目前的校企合作一般是企业提供一些教学设备、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提供实习岗位等较低层次的合作,形式也只停留在表面。校企双方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管理方面缺乏沟通,导致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出现各种不适,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因此,大多数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高。而中职学校,把学生安排到企业实习的同时也把学生的管理工作交给了企业,缺少对学生的指导。
  (2)校企文化的对接融合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缺乏创新意识,盲目模仿,对自己原有的历史文化不能继承,造成中职校园文化之间不同程度的雷同。有时,学校为提高就业率,过度迎合企业,背離了人才培养的原则。很多的校企文化对接融合仅限于硬件方面,比如共建实训基地等,忽视了文化软层面的建设。现在很多中职学校提倡的“项目教学”“行为导向”等,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并没有得到推广,疏于对职业素养的培养。此外,缺乏政府机构的政策支持和奖励机制,导致目前校企文化的对接融合进度缓慢,有的甚至半途而废。
  (3)师资队伍难以满足校企文化对接融合的要求。师资队伍结构比较单一,理论教师偏多,缺乏实习指导教师,而且因为繁重的教学任务,缺乏企业培训经历,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偏低。再加上受教学条件的影响,教师们也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尤其是教师本身就对企业文化等缺乏了解,导致企业文化进入校园、进入课堂教学难上加难。
  2.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实施策略
  (1)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校企文化的深度对接。中职学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通过“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培养模式,吸收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到富有中职特色的校园文化中,并将其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开展相关讲座,向学生介绍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价值观等,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并以企业的实际产品和项目为导向开设课程,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就能感受、熟悉岗位需求和企业文化。借鉴企业的管理制度,对在校生进行模拟管理,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企业文化影响。与企业开展多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力资源,实现校企共赢的局面。
  (2)科学系统规划,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融合。学校的精神文化是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中等职业学校因其“职业性”,要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就要对接融合优秀的企业文化,来丰富和提升中职学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加强对企业理念和价值观的研究和宣传,使全校师生对企业文化产生认同感。结合优秀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精神文化,将企业所推崇的服务理念、创新意识、诚信观念、竞争意识、团结协作、敬业精神等渗透到学校的校风校训中去。在建设物质层面的校园文化时,也要体现出明显的企业文化。引进企业的资金力量,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建立理实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等。在实训基地张贴著名企业家的言论或者优秀的企业理念,处处体现职业化特点。还有一些学校,校企共建“冠名班”,学生的校服即企业员工的工作服,在学生心中树立了对职业、对企业的认同感。学校邀请企业专家、职工到校参加讲座、座谈等交流活动,为企业和学校师生搭建互动平台。企业也可以通过赞助支持竞赛、学生活动等方式,展示优秀的企业文化,促进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融合。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校企文化顺利对接。教师是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下企业实践、培训等方式,深入了解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从而在课堂或实训过程中对企业文化进行正确的导入和传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加快优秀企业文化的传播速度,促进校企文化的顺利对接融合有着极大的作用。
  中职学校要勇于打破传统的办学模式和定位,主动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创建具有鲜明特色,与自身特征相符的校園文化,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衡水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众所周知,对于中职院校来说,其教育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一流的专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既需要中职院校为学生提供基本的职业规划,又需要学生自身有一定的职业规划素养,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有用的人才。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中职院校的学生职业规划素养现状不容乐观,没有对自己的职业进行准确的定位,相关素养还比较匮乏,从而影响着中职学生未来的就业。本文以此为背景来对中职学生的职业规划素养展开研究,采用问
论大学生情报意识教育项清焕,李智霞1、情报意识与文检能力在文检教学中,要重视与加强对大学生情报意识教育。使那些原来情报意识就强的学生,得到巩固和发展,而对那些本来情报意识
无人机飞行训练是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无人机的模拟飞行及实操,是学生从菜鸟蜕变成飞手的重要环节。由于飞行难度大、训练强度高、过程漫长而枯燥,为了激发学
<正>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截止清末,仪雕板印的书就有八万多种,册数之多,难计其数。这些古籍对人类的进步起过巨大作用,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能提供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借
摘 要:主体性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使其体会到“在快乐中运动,因运动而快乐”。本文分析提出,在中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实现自主学习,还可以让学生重拾信心,发现自身价值,得到社会及他人的肯定,以自信、健康的姿态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如何提高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性,给予学生一个自主的教学空间,成为体育教师思考的重点。  关键词:体育教学 中职
<正> 《西文文献著录条例》与《西文普通图书著录条例》的个人著者标目选取原则的比较:1、关于“个人著者”的概念:《西文文献著录条例》明确规定了个人著者的定义,指出:“个
<正> 一、非书资料概述非书资料,在英国叫做“Non—bookmaterials”,在美国叫做“Non—printmaterials”,比较通用的是“Audiovisualmaterials”.对非书资料可以从二方面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