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非高发区鼻咽癌IMRT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中国西北非高发地区鼻咽癌特点及IMRT的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并对既往开展IMRT技术以来10年治疗非高发区鼻咽癌经验进行总结。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6年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连续收治的初诊的排除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658例。放疗技术均为IMRT。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预后多因素分析。

结果

西北非高发区鼻咽癌以初诊局部晚期比例高,分化亚型病理类型比例高为临床特点。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OS)、无瘤生存(DFS)、局部无复发生存(LRFS)、区域无复发生存(RRFS)、无远转生存(DMFS)率分别为75.7%、70.1%、91.2%、97.0%、81.0%。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年龄、病理类型、鼻咽部肿瘤体积≥23cm3和颈部淋巴结转移伴坏死者为DFS预后不良因素(P<0.05);年龄、病理类型、颈部淋巴结转移伴坏死为OS预后不良因素(P<0.05);N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伴坏死为DMFS预后不良因素(P<0.05)。

结论

经IMRT个体化治疗经验积累,取得与高发区类似的疗效。诱导化疗联合放化同期治疗或为非高发区局部进展期鼻咽癌获益的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食管癌肿瘤局部相关因素对接受根治性放化疗N0期食管鳞癌患者GTV内复发的影响,并分析对10年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对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5-2010年收治的根治性放化疗临床N0期食管鳞癌患者374例进行回顾分析。284例累及野照射,90例择性淋巴结照射。69l例同期放化疗,38例序贯放化疗。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患者出现GTV内复发143
目的研究下调REV7基因表达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对HCT116细胞进行培养并运用RNA干扰技术实现REV7基因下调,将细胞分为空白组、转染阴性RNA oligo片段阴性对照组、转染REV7 RNA oligo的REV7基因下调组。克隆形成实验反映细胞增殖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细胞凋亡发生水平和非同源末端连接途径发生水平。结果6Gy照后REV7 si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的肺腺癌脑转移瘤患者治疗疗效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多中心回顾性分析肺腺癌脑转移瘤患者208例,其中SRT患者86例,SRS患者12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比较两组局部肿瘤控制时间、中位生存期及放射性脑损伤情况。结果SRT、SRS的肿瘤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0.9%、71.3%,12个月局部肿瘤控制率分别为89%、86%(P=0.383)。全组中位
目的分析儿童低级别胶质瘤(LGG)患儿的临床特点,观察其术后放疗生存状态及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7年间我院放疗科收治的27例年龄≤14岁的儿童LGG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5年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率,并对存活患儿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包括体重指数(BMI)、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角色担当的评估。结果27例患儿5年OS、PFS率分别为92%、87%。25例目前仍存活患儿
经过包括放疗在内的多学科治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位生存期始终停留在1年左右。胶质瘤干细胞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异质性是影响预后的根本原因,依据蛋白质组学制定针对关键放射抗拒蛋白的增敏研究有望改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预后。本文通过Pubmed等数据库查阅了近十年来的相关文献,系统地讨论了各种常用蛋白质定量技术、用于数据处理的工具及其在胶质瘤干细胞放射抗拒和放射增敏中的进展。
期刊
目的宫颈癌术后IMRT中通过分析两种骨盆的定义方法以及骨盆受量的影响因素来评估和预测骨盆的剂量,为宫颈癌术后IMRT中骨盆的保护提供参考。方法选择60例骨盆未限量的宫颈癌术后IMRT患者,按照解剖方法和Mell方法勾画两种骨盆轮廓(骨盆解剖、骨盆Mell),基于骨盆解剖限量重新设计治疗计划后分析两者的剂量关系。应用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骨盆解剖剂量的因素并建立
目的探讨Salubrinal调控射线诱导口腔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放射抗拒口腔癌细胞KBR (4 Gy/次,7~10d 1次共4次);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alubrinal预处理后口腔癌细胞放射敏感性;蛋白印迹法检测射线及Salubrinal调控口腔癌细胞NF-κB-HIF-1α信号通路及凋亡标志蛋白cleaved PARP的表达;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分数。结果克
目的探讨miR-32-5p对结直肠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及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和正常结肠上皮NCM460细胞,将结直肠癌细胞分为未转染组和转染组(分别转染anti-miR-NC、anti-miR-32-5p、pcDNA、pcDNA-TOB1、anti-miR-32-5p+si-NC、nti-miR-32-5p+si-TOB1)。RT-qPCR和Wester
嗜神经侵袭是肿瘤通过神经扩散与转移的一种独特的生物学行为,与复发、转移、预后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嗜神经侵袭的临床意义。但由于头颈部肿瘤发病率相对较低,不同解剖部位、不同病理类型嗜神经发生率各不相同,故缺乏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目前嗜神经侵袭的病理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也无针对神经侵犯的特异性治疗手段,因此头颈部肿瘤嗜神经侵袭的治疗对于临床医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就头颈部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