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化学教学中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w_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枝术为主的信息技术为教育注入了现代化的理念和新的生机,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坏境,能真实体现因材施教,为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因而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把新信息技术融入化学教学中,重视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合作提高的学习理念的渗透,为不断发展的化学教学注入新的血液。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教学;教学应用
  对于传统的化学教学,学生越来越感受到教学模式的僵化,对新事物、新思想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大力推进信息化校园,全面实施与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并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已经是大势所趋。新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这些新技术包含图、文、声、像、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将其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中,能做到图文并茂、声像俱佳,活跃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入一个全新的教学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一、拾遗补缺,提高教学效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学科,涉及大量关于反应机理、变化过程、分子空间结构等微观世界的抽象描述。所以,化学实验一直是化学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化学实验的传授和演示一直是化学教学中难以突破的关口。由于既要讲授又要操作,教师一般只在讲台上演示,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由于分组数量较多,教师不可能到每个学生座位上去做演示,这样只有讲台前面的学生才看得清楚实验现象,后面很多学生都看不清楚。特别是一些试管实验,由于试管相对较小,坐在台下的学生就会看不太清楚,后排的学生更是看不见。有时教师为了让大多数学生看到现象,只能拿起仪器走下讲台,走到讲台下面让学生观察,这祥既耽搁时间,又容易引起课堂上一些调皮学生的躁动,甚至有时还会使得课堂秩序显得混乱。遇到难度大的演示实验,一个人根本做不了,叫人帮忙又现实。而通过新信息技术,模拟演示实验就可以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弥补这些演示实验的不足。如:在教“化学变化的现象”一节的演示实验时,实验现象全都是一些发光、放热、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的现象,教师在实验前用多媒体视频展示台,将实验过程通过计算机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不同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现象的变化,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然后再由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由此,不仅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印象,强化学生记忆。
  二、化无为有,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两基”验收的结束,学校改变了单独的化学实验室设置,配备了基本的化学实验器材,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化学实验。但是,化学教学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化学实验无法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学起来比较抽象,学生既要体会、理解课文中的文字说明,又要发挥想象力,对学生来说难度很大。但利用多媒体将这些抽象、复杂、不易弄清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在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能在短时间内从多角度、多层面展示化学反应流程,把知识由抽象变成形象,使学生易懂易掌握。化学课本中有些实验,如一氧化碳(煤气)的毒性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的,这时可借助计算机设计教学课件,以三维动画的形式,展示小昆虫、小青蛙中毒死亡的过程,展示中毒现象及原理。再如一些微观的现象和化学反应的实质,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但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就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例如: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课本上只给出一幅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要求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进行总结,很多学生的回答都不完整。笔者首先通过计算机,将水分子变成氧原子、氢原子,每两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又结合成氧分子、氢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许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的幻灯片课件投影在屏幕上,并进行定格分析,让学生形象地看到化学变化的整个过程,然后师生一起归纳得出相关结论,再引导学生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知识解释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联系有关反应思考并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
  三、模拟情境,加强感官刺激
  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能将我们平时看不到,或不经常看到的现象和反应过程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从而避免了教师站在讲台上枯燥地讲授的尴尬情况。对于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问题,有些学生缺乏感性认识,而对煤、石油的炼制,钢铁的冶炼和化肥的合成等,学生也不可能能到工厂去参观。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在教室里亲眼看到氨的合成,生铁冶炼的设备和过程;可以从画面上观看水污染的形成及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身临其境的感受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加热爱自然,更多了一些对自然进行探索的热情。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学理念的更新、新的教学手段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让教学的目标更明确,教学的方法更多样,内容更切合实际,从而使得教师教得更容易,学生学得更轻松,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其他文献
粮食安全关乎千家万户,关系社会经济,关系到民主民生。文章以三洞乡为例,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三洞乡地理位置、山陵地貌、气候温度、行政村粮食生产现状进行阐述,从中思考对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村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今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015-1  
利用配水管网水力模型计算后的24时段节点自由压力提出了采用供水量配比的多水源全供水路径生成算法和全供水区域分析技术。以多水源交叉重叠供水区域和供水量配比为依据,定
摘要: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是农经工作的中心问题。农村经济是否发展得快,农村社会稳定与否,关键在于农民负担是否真正得到减轻。应从强化农经职能入手,寻求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使农民群众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实现增产增收,减轻农民负担。  关键词:开展;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
相关测速声呐是一种适用于水面航行的船舶或者水下航行的潜器的设备,主要用于获取载体速度信息、流速和海深,与惯导联合可用于载体的导航定位。相关测速声呐基于"波形不变性"原
研究了 Pattern时延差编码(Pattern Time Delay Shift Coding,PTDS)水声通信的差分解码技术。在移动水声通信中,多普勒频偏会对信号产生时间上的压缩或展宽。差分解码通过测量相
协作传输可以获得无线信道内在的空间分集,有效改善通信系统的性能,增加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对水声通信系统中两中继节点协作的译码转发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译码转发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