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教学反思”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l5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教学的各个环节,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对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反馈、评价、探索,解决教学中的的实际问题,针对教学中的“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的过程及效果,对它们的合理性做出准确的判断,查摆自己缺陷,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下面也说说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应用教学反思的几点做法。
  一、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师设计教学方案,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设计教案时,要预测学生遇到的问题,那些地方学生不容易理解,根据学生要遇到的问题,设计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反思自己或他人以前在讲授这一教学内容时曾遇到过那些问题,有那些经验,应该采用什么策略和方法解决的,效果如何?然后进行新的教学设计。在设计新的教案时,要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会遇到那些新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些新问题,可采取那些策略和方法。从怀疑处寻求问题,至少产生两个角度以上的思考。如: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学。从“是”与“否”两个角度,还可以延生出怎么“更科学”,怎么才能避免“不科学”等举一反三的思考。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对“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不够理解,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现象,在教学设计时,为加深学生的理解,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进行分铅笔试验,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最后让学生在操作实验中自己得到了“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
  二、课堂教学反思
  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不断地反思,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一个教学细节,从教师、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也会不同,细究之,从学生的不同层次来看也是如此。
  因此,反思中,要有机地寻求转换立场,多角度来“包围”反思主题,才能增强反思的深度与客观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设计出一套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障碍时,教师应及时反思,如何启发引领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当学生发生意外事情时,教师及时进行反思,如何机智地处理发生的意外,使学生及时恢复到正常的思维状态。
  三、课后总结的反思
  课后反思主要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性回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研究产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优化的方向。课后总结反思,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反思教学成功之处。每一节课堂都是师生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按照预先设想的教学方案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更高顶点。
  2. 反思教学失败之处。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课堂教学中的失败教训,如对教材理解出现的偏差,对教学重点、难点处理不当,演示、实验有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某种原因,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等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作深刻的分析的探究,成为今后教学吸取的教训。
  3. 反思学生的反馈。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独特见解或是学生的问题,创新、教学机智等,以及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作业存在的问题等记录下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一些老师解决不了的奇特问题,记录到课后去研究。
  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起点,但“反思”并不是仅仅只是为了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我们整个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所有的学科都由若干的子系统组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征与传统经验积累,只有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新课标是一种理念,实践是在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理念又是在实践的论证下发展的。“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体现价值。促使自己成长与进步,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成为新时代的教学能手。
  
其他文献
整体设计说明:《春江花月夜》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的名篇。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张若虚,被誉为吴中才子。他一生仅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就是《春江花月夜》,但他仅凭一轮明月便成就千秋美名。古今评说:“孤篇横绝,竟成一家”,“孤篇盖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再加上自古以来,月亮就一直是中国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她寄托着人们的悲欢离合,寄予着人们的深沉思考。这样,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究精神。”注重科学探究,不仅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重要目标,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的形成正确保价值观的过程。自主性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
期刊
目的:了解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维吾尔族老年人群3年间常见慢性疾病患病率的演变情况、分布特点和相关因素,为新疆基层中老年人群常见慢性疾病的干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方法:2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手段的不断现代化,制作和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我有几点体会和大家交流。  关键字:多媒体课件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手段的不断现代化,制作和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运用并不是万能的。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对于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课
本人在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工作中,常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喜欢”化学课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教学任务总能在短暂的45分钟里轻松愉快且卓有成效地完成,老师讲的有趣,学生学的轻松。这里的“喜欢”就是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提高化学成绩的基础。  对于基础学科之一的化学,如果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期刊
对于新课程实施,从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结构,到对化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都有很大的变化,同时也给化学教学提高了难度。教师只有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才会扫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解除学生心理上的困惑,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念。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通过多媒体教学来突破诸如微观粒子运动、化工生产流程的宏观演示等难点;也经常用化学实验的方法来突破诸如化学反应原理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法在临床基础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120名实习学生分成2组,对照组60人在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60人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法。比较2种方法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大部分学生对此教学方法持认可态度。结论 多元化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临床基础教学见习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促进学生更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那么,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呢?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我们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以全新的视角挖掘教学内在的乐趣。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挖掘教材中一切可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乐学的引爆点,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