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教材的诱发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sm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促进学生更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那么,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呢?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我们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以全新的视角挖掘教学内在的乐趣。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挖掘教材中一切可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乐学的引爆点,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教材的特点等因素,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他们找那些牵一而动全身的问题,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促使学生更积极地思考,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如教学《从现在开始》一文时我绘声绘色地向同学们讲述:“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狮子大王老了,他想退位了要另选一个森林之王,他会同意谁来做这个位置呢?此处提问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疑问,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又如教《燕子专列》一文,首先燕子专列“这个题目就给人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怎么还有燕子乘坐的专列呢?我提出疑问,激起学生的疑惑,引发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由于教师善于利用了教材留下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去开启学生的认知情感,在这里,学生学会了自主感悟,学会了合作交流,这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重视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根据教材特点,教学中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自主实践体验感悟。
  1、画画。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画画又是孩子最爱做的活动。我们可以利用孩子这一性格特点,适时将画画运用的课堂教学中。这样,既可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能促使孩子更好的自主学习。如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该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夜景图。教学时,可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柔的《小小的船》的音乐伴奏下观察美丽的图画,并展开想象绘画:月儿是小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 天空和闪闪的星星……让书中的文字成为色彩明快的美丽图画。借助绘画可以使文中人“活脱”,事“活现”,物“活化”使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文章的语言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做做手工。近代教育家陶行知非常推崇“教、学、做合一”,他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学了《 纸船和风筝》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纸船和风筝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深刻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3、让学生表演。优秀的文学作品描绘了丰富多彩的人生,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如果我们能够把学生置于文学作品,亲身体会文中人物的形象,学生会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感悟。教读《西门豹》一文时让学生把这个故事改编为课本剧表演。小演员演得十分逼真,西门豹胸有成竹不露声色地实施了惩治恶人没破处迷信的预定计划。他的语言动作神态,将主人公过人的技巧和智慧充分表现出来。这一形式入情入境及理解了课文内容,有培养了学生想象与创造的能力。
  4、渗透写作。阅读中渗透写作更激发学生学生积极阅读的心态,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境。以课文为例子让学生去写作,也可以避免作文内容空洞、无米下锅的窘境。这种“热饭热炒”的作文形式更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学了《春日》这首描写春天的诗后让学生把这首诗改编成一篇描写春天的写景短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语言创造性的描述,也可以随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学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后让学生习作以《小村庄的人们,我想对你们说》为题写一篇读后感。学了《可贵的沉默》对父母说几句话的练笔写作,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实践证明:学生在自己画做演写的整个过程中,都会促进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促使学生不断地探索创新。
  三、采用组织讨论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中探索。针对不同的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既发扬教学的民主尤为学生自主探索穿造了机会。如教学《可贵的沉默》一课我让学生讨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孩子们做得不好反而说可爱呢?为什么说“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翻了错误的神色之中?” 这些问题通过小组交流得以解决,很快使学生明确:因为孩子们很快认识到自己做的不够好,感到难为情。而且心里产生了回报父母之爱的朦胧意识。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议一议如何关爱父母没关爱别人。孩子们深刻的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无处不在,并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可见在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可以使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弥补各自学习中的不足,对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提高经起到很大的作用。
  总之,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挖掘教材中一切可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在教学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之间积极互动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其他文献
法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途径分为设问、导问、寻疑、析疑四个阶段。所谓设问是教师示范式的发问, 有明确的目标,科学的内容,合理的顺序。设问的目的是导问,导问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设问与导问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寻疑与析疑是以学生为主的活动,是学生提问能力提高的过程,是关于提问的原理和动态迁移的过程,也是学生主体意识与创造意识
期刊
整体设计说明:《春江花月夜》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的名篇。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张若虚,被誉为吴中才子。他一生仅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就是《春江花月夜》,但他仅凭一轮明月便成就千秋美名。古今评说:“孤篇横绝,竟成一家”,“孤篇盖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再加上自古以来,月亮就一直是中国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她寄托着人们的悲欢离合,寄予着人们的深沉思考。这样,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究精神。”注重科学探究,不仅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重要目标,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的形成正确保价值观的过程。自主性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
期刊
目的:了解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维吾尔族老年人群3年间常见慢性疾病患病率的演变情况、分布特点和相关因素,为新疆基层中老年人群常见慢性疾病的干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方法:2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手段的不断现代化,制作和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我有几点体会和大家交流。  关键字:多媒体课件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手段的不断现代化,制作和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运用并不是万能的。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对于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课
本人在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工作中,常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喜欢”化学课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教学任务总能在短暂的45分钟里轻松愉快且卓有成效地完成,老师讲的有趣,学生学的轻松。这里的“喜欢”就是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提高化学成绩的基础。  对于基础学科之一的化学,如果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期刊
对于新课程实施,从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结构,到对化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都有很大的变化,同时也给化学教学提高了难度。教师只有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才会扫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解除学生心理上的困惑,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念。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通过多媒体教学来突破诸如微观粒子运动、化工生产流程的宏观演示等难点;也经常用化学实验的方法来突破诸如化学反应原理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法在临床基础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120名实习学生分成2组,对照组60人在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60人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法。比较2种方法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大部分学生对此教学方法持认可态度。结论 多元化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临床基础教学见习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