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法中的九服晷影算法

来源 :自然科学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huq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服晷影算法从一行《大衍历》(公元724年)起,成为唐宋金元历法计算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一时期九服晷影算法的系统解读,说明该算法的造术方法及特征。一行《大衍历》中采用数表算法,边冈《崇玄历》(公元892年)及其后历法均采用公式算法。王朴在《钦天历》(公元956年)中利用一行开元年间大地子午线测量结果,构造了独特的九服晷影函数,由此可推导出中国数理天文学史上第一个正切函数表达式。
其他文献
方中通《数度衍》卷23中列有一个属于约瑟夫斯问题的题目,这是目前所知中国古算书中惟一的一个有关的题目.文章首先简述了约瑟夫斯问题的历史,接着介绍了方中通在《数度衍》
美国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1](以下简称<结构>)算得上是20世纪学术史上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其影响不仅仅限于科学史、科
"象形"、"满干"和"数",是日本江户时代数学家建部贤弘在<大成算经>中所讨论的三个范畴,也是该书的纲纪,谓之"三要".这些范畴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术数,语言晦涩,一直为日本
通过颛顼历的合天年分,求得其测制年代为公元前378&#177;32年.颛顼历是在先进的四分历术创立后不久,由三晋的夏历移植到秦国,只是改用了秦国的岁首,属于人正系统,后又传入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