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isual MODFLOW边界条件对绵阳市“三江·国际丽城”Ⅱ期基坑降水工程抽水量影响分析

来源 :四川地质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zh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绵阳市砂卵石地区以管井降水为主,基坑降水多采用解析解—大口井简化的方式进行降水设计,对距河流较近区,实际与计算结果偏差较大。本文基于降水工程监测数据资料,建立水文地质模型和地下水流数学模型,采用数值解方式分析边界条件对绵阳市“三江·国际丽城”Ⅱ期基坑降水工程影响,模型拟合度高,对河流边界的基坑降水工程,应考虑边界条件确定单井抽水量。
其他文献
通过已有资料共收集10组皖西地区地表热流数据,表明区内岩石热导率与地表热流平均值分别为2.65W/mK、75.04mW/m2,其中热导率与全球大陆岩石平均值相似,地表热流略高于大陆热流平均值。计算得出区内花岗岩生热率平均值为4.63μW/m3。根据地表热流值特点,可分为北段、中段、南段三个热流区域。自北向南,地表热流值越来越低,反映了不同区域在岩石组成、地温梯度、地壳厚度、构造活动和岩石圈热结构上的差别。
本文针对工程实践中空气潜孔锤正循环裸钻大孔径成孔中存在返渣困难问题,从空气潜孔锤钻进技术设备及组合、施工工艺、参数设置中的关键因素着手,分析影响空气潜孔锤钻进技术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中位于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景区西部5000m处的比芒村(北纬33.20°,东经103.82°)。地震的最大烈度为Ⅸ度,等震线长轴总体呈北北西走向,Ⅵ度区及以上总面积为18295km2,九寨沟县漳扎镇等17个乡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受地震影响,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旅游基础设施、景观资源以及生态地质环境均遭受了不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