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来源 :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h82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6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胸导联ST段压低与常规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关系.结果①单纯下壁心肌梗死不伴胸导联ST段改变显著多于伴胸导联ST段改变(P<0.01),下壁伴正后壁心肌梗死伴胸导联ST段改变显著多于不伴胸导联ST段改变(P<0.01),而下壁伴右心室心肌梗死与胸导联ST段改变无明显区别(P>0.05).②伴胸导联ST段改变者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与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均较不伴胸导联ST段改变者高(P<0.05).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导
其他文献
摘要:探究性学习的开展不仅体现在研究性课题的学习,还应体现在数学课堂的全过程,课本的例题和习题的结论,反映了相关的数学理論的本质属性,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思想精髓,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生长点,教学中对习题的结论和解法进行引申、推广,是课堂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本文就一道竞赛习题和学生进行了一次尝试性的探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字:解法探究;创新意识;三角换元;配方
近年来已有很多研究表明,心房颤动的发生和持续与炎症有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间接反应局部炎症程度,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精确性,被认为是炎性标志物之一。心房颤动引起体循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方法对60例肝硬化组和60例正常组进行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结果肝硬化组与正常组比较,SDNN(76.26±33.73,146.97±27.68ms)、SD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