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向量成像技术评估左心室内压力梯度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feizi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的相对压成像技术评估心动周期各期内左室内压力差(IVPDs)及左室内压力梯度(IVPGs)的变化并探讨其在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入选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住院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0.50的心衰患者49例(心衰组),其中射血分数减低心衰组(HFrEF组,34例),射血分数中间值心衰组(HFmrEF组,15例),并选取健康志愿者43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测量常规左室径线、质量、容积及收缩与舒张功能参数,应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测得等容收缩期(IC)、快速射血期(RE)、等容舒张期(IR)、快速充盈期(RF)及心房收缩期(AC)的IVPDs及IVPGs。分析心衰组及对照组间各期IVPDs及IVPGs的变化特征及与常规超声参数的相关性。

结果

心衰组中各期IVPDs及IVPGs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01),其中IVPD-IR及IVPG-IR在两组中差异尤为显著。各期IVPDs及IVPGs在对照组、HFmrEF组、HFrEF组均有减低趋势(P<0.001)。IVPDs及IVPGs均与左室内径(LVID)、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收缩末容积(ESV)、LVEF、左室整体长轴应变(GLS)、E/e′相关(P<0.01),尤以IVPD-IR及IVPG-IR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最好。IVPD-IR和IVPG-IR对LVEF<0.5的心衰患者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其截断值分别为<0.73 mmHg (AUC=0.915,P<0.001)和<0.103 mmHg/cm (AUC=0.932,P<0.001)。

结论

当收缩功能下降时,舒张早期血流动力学严重受损。IVPG-IR作为左室舒张的标志,与左室收缩功能显著相关,可作为评估心衰患者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并识别心衰患者的潜在新指标。

其他文献
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该技术通过在虚拟环境中引入现实场景信息,在虚拟世界、现实世界和用户之间搭建一个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以增强用户体验的真实感。本研究探索了MR技术在耳内镜手术中的应用及价值。本研究选取中耳胆脂瘤拟行耳内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使用颞骨CT获取临床数据信息,利用在线编辑平台构建3D模型,配合VR头盔现实环境中观看3D数
目前对鼻内镜手术前后通气功能的评估障碍缺乏客观、统一的标准和量化指标,导致临床上常会出现术前、术后检查结果与患者对鼻塞程度的主观评价不一致。鼻声反射测量、鼻阻力测量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客观评价鼻腔通气状况的方法,可明确鼻腔形态,确定鼻腔最狭窄部位。因此,本文就鼻阻力测定及鼻声反射评估鼻内镜手术前后通气功能做一综述,明确该项检查在鼻腔手术的评估中体现出的价值性,及是否可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探讨纵向强回声大界面(LSEBI)发生彩色血流镜像伪差(MACBF)的发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于主肺动脉旁及(或)左肺动脉旁出现MACBF的50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MACBF的图像特点,应用多普勒成像原理探讨存在LSEBI形成MACBF的发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50例MACBF者中,单纯主肺动脉左侧旁36
期刊
目的探讨临界肺高压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617例门诊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数据,根据估测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分为正常组(mPAP<19 mmHg)、临界组(19 mmHg≤mPAP<25 mmHg)和升高组(mPAP≥25 mmHg),分析比较各组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临界组和升高组患者的年龄较大[(39.2±10.1)岁对(
目的建立正常胎儿脑沟深度的Z-评分模型。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8月于湘雅二医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487例,胎儿(18~38周)发育均正常,测量其大脑外侧裂、顶枕沟、距状沟深度,并将其作为因变量,将孕周、顶径及股骨长作为自变量,统计分析后得到具体参数及其标准差的最佳拟合方程,并根据拟合方程得出Z-评分,建立Z-评分模型。两名观察者间隔2 h随机测量50例受试孕妇胎儿的脑沟深度以进行重复性检验。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为超声医学中文期刊,英文摘要是扩大期刊读者群体,期刊走向国际化数据库平台的窗口,规范的英文摘要写作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本刊作者稿件中英文摘要撰写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和举例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联合BRAF V600E突变检测与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为临床对患者进行术前病情评估提供可靠的分子学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就诊的TI-RADS≥4a级、US-FNA高度可疑PTC、行双侧甲状腺切除术及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并获得术后病理结果为经典型PTC及颈部中
目的应用超声分子成像动态评估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模型中血小板与血管内皮相互作用在AS病变炎性进展中的作用。方法60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高脂饮食喂养建立AS模型作为实验组;40只C57BL/6J小鼠普通饮食喂养作为对照组。生物素-亲和素桥接法构建携重组vWF-A1血小板靶向微泡(Mb-A1),携VCAM-1单克隆抗体的靶向微泡(Mb-VCAM1)以及携IgG单克隆抗体微泡(
目的探讨胎儿胆囊内结石样回声特点及随孕周变化的超声图像特征,并对出生后新生儿是否患高胆红素血症及胆囊内结石样回声消失情况进行随访,为产前咨询及出生后新生儿出现黄疸相关疾病提供更多诊治信息。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行产前超声诊断并有随访结果的82例胎儿胆囊内结石样回声病例,总结分析胎儿胆囊内结石样回声分型、声像图特征及胆囊内结石样回声随孕周变化特点,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