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教养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634606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文化不等于有教养,有教养未必有文化
  
  著名画家韩美林在参观上海世博会归来后感叹:“奏国歌时有人不站起来,有人乱扔杂物,有人搞特殊不排队,有人随便触摸展品,还有人嘲笑外国人不懂中国话……别看那些人衣着不错,似乎是文化人,但做起事来,太没教养了。”在这里,韩美林提到了“教养”二字,并且与“文化”联系在一起。
  教养是对人的行为方式的评价,是一个人文化和品德的修养,它通过人的言语举止展现出来。教养的证据不是学富,无论你读过多少书,写出多少长篇大论的文章,还是你通晓多少礼节,并能够熟练使用刀叉、会穿晚礼服……这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有教养,仅是教养表面的气泡而已。
  美国首位华裔市长黄锦波博士做客广东药学院时,一上讲台就开宗明义:“很多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为什么找不到工作?因为他们教养不好。”“找得到工作的人,是懂得做人的人,有教养的人。很多中国人接受了教育,但是不一定有教养。”高学历只说明你上了多少年学,不表明你有教养。教养是礼貌、风度、修养、德行和健康心理的混合体。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比做一个有钱、有学历的人更重要。
  当然,教养离不开文化。多读书、读好书,高等教育肯定能提高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开阔人的视野,提升一个人的修养。可现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少,但表现出没教养的地方随处可见,我们是不是也该将培养有教养的国民作为一个奋斗目标呢?在西方社会,最没教养的行为就是闯红灯了,多么绅士的男人一旦闯了红灯,那比中国人“跑破鞋”都丢面子;可是在我们这儿,谁的面子大身价高,反倒理直气壮地闯红灯,那算特权,不算没教养。在西方,无论是登机还是上火车,大家都是一样的排队,不排队先行的人,就是没教养的人;可在我们这儿,贵宾室就是为某些大人物不排队就可先行准备的。谁能说那些人有教养?有文化不等于有教养,有教养未必有文化。
  比如,很多人认为满街叫喊“磨剪子抢菜刀”“破烂换钱”的人就不会有教养,因为他们不会打领带,不懂得吃西餐,听不懂德西彪、门德尔松,他们甚至不知道尼克松与落叶松哪个铺地板更好。可是他们知道不能糟蹋用汗水换来的粮食,他们信奉着父债子还的原则,他们按过手印的白条就是他们一生的信守。谁说他们没教养?我们看看那些最有慈爱之心的人,把孝道与人道能拧在一起的人,就是我们没有多少文化的祖辈们。他们的教养不是一个人的教养,而是一个民族的教养。
  人的教养不应该是身份的高贵,不是权势,不是金钱,不是家庭背景如何显赫,不是官位有多重,不是学历有多高。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段话精辟地诠释了教养与文化的关系,他说:“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 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所以,真正的教养是人性上的仁善,是对待一切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可审视一下时下我们的教养,有多少是做给别人看的,有多少是文化的外壳,而不是我们自身的心灵需要。当教养被异化成身份的外罩时,我们的教养也就成了白痴头顶上的桂冠了。
  编辑 姜雪
其他文献
许许多多的日子,东奔西走,忙忙碌碌,起初的时候,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充实,可是在那些无眠的夜里,便會体會到一种深入心灵的疲惫。回首,仿佛为之奔波的一切,瞬间失去了意义。常常自问,内心究竟是梦想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便想起多年前,独自一人坐在大学图书馆后的台阶上,夕阳将眼前的树涂抹得熠熠生辉,清风轻翻放在脚前的书。那样的情景几度入梦,似是遥远得不可碰触。  原来,只是想要一种安然的生活。那是一种心境上的恬
刘恒坐在《北京文学》编辑部里的那张刺出了弹簧弓子的破沙发上,一边吸着我递上去的廉价的“太阳岛”牌香烟,一边哗啦哗啦地翻看着我带去的两篇小说。彼此都是从苦难里走出来的人,一打眼,便知道是可叹的同道中人。当然,我也注意到他看稿时的舒适坐姿与狰狞的破沙发之间的某种不协调。阅读中的刘恒似乎也意识到了这点,但他没动声色。  感觉到了,却不动声色的作家,是老辣的作家。因为他会把这种无言的感觉化成文章,并给你的
约翰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人,为人温文尔雅、有奈不紊。是个很有风度的男士。但约翰有一个致命的毛病,就是喜欢开快车。只要一上公路,汽车就像飞了一般,为此他吃了不少罚单。  后来约翰听说有一个商店在卖雷达侦测器,这种雷这侦测器可以侦测到全美国警察使用的雷达测速器,从而提前提醒司机避免超速等违规操作。于是约翰立即到商店花一千多美元买了一套雷达侦测器,  一天,约翰带家人去度假。途经美国北部的一个小城,公路的标
她是一位目不识丁的白族妇女,出生于云南洱海边的一个贫穷家庭。亭亭玉立时,遇上了命中的他,一位风流倜傥的富家公子。然而,家境的悬殊,让男方的家庭坚决反对。无奈中,这对情侣比翼双飞,投身革命。  婚后的生活,甜蜜而温馨,爱的结晶也相继出生。可惜,好景不长,就在小女儿出生不久,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蔓延到这个边远的小山村。出身地主家庭的丈夫,虽然曾投身革命,但依然逃不过被批斗的命运。终于,一天夜里,承
她是一位美丽而又善良的女孩。童年时代。她总是会把同伴送给她的小鸟拿去放生。由于家庭贫寒,她没有上高中。而是选择了一所中专。她希望能够早点参加工作。好减轻父母的负担。  她如愿以偿。中专毕业后。恰逢某单位招人,她凭着自己的才华和美丽被这家单位录取。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到大学深造。她的这种想法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父母认为考得好不如嫁得好,而且马上就付诸了行动。他们为她找了一个对象,
从小到大,小雨一直都是温顺和听话的。父母说什么,她就做什么,从来不顶嘴。2008年,小雨高中毕业,考上了北京某知名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大学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小雨对生活充满了好奇。不过,当新鲜劲儿过后,小雨就有些厌倦了。原来,来自小镇的小雨没有什么文艺特长,也不善于交际,看到其他女孩能歌善舞,身边总有男生献殷勤,她非常羡慕。所以,虽然小雨生活在这所知名大学里,但是,她很孤独、自卑,没有知心朋友。
执着的八戒
期刊
回到家,一切都没有什么变化,房子还是那房子,院子还是那院子,人还是那两位老人——我的父亲和母亲。小院是那样的静,一种青花瓷般的宁静,这让我内心平和、踏实。能有什么变化呢?两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就像古玩,不可能变新,也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形态,若改变,就只能是破损了。对于老人来说,没有改变,就意味着平安,而平安就是儿女最大的福。  第二天是除夕。像往年一样,我们分工干着不同的活。儿子打扫庭院,妻子洗刷碗筷
在与人打交道中,亲见人内心世界的种种复杂的情形:骄傲与怯弱、顽固与天真、虚荣与可爱、得意与失落……常常会触发思考这样的问题:判定一个人自私的标准是什么?  那么究竟如何判定一个人是否自私呢?关键看他是怎么对待另一方的,尤其是他的对手。总的来讲,一个人能够事事做到从另一方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事情。这个人可认为已超越自私。具体地讲,可看以下几个指标:    一、看一方对另一方是不是讲谦虚。    一上来
刚过七月,接到一家杂志社编辑的电话,邀请我去一个海滨旅游胜地参加笔会。  惊喜之余,不免心生忐忑,一是担心到了外地,晚上睡不着觉:二是我已经有十几年没出过远门,害怕一到外地就找不到东南西北。于是把安眠药与地图全部带上。家人把我从县城送到了火车站。目送家人离开,我有一种孤独无助的感觉。心悬着,手捏着火车票,挎着旅行包,在车站的大厅眼神游移地寻找候车的座位。  “你是到北京的吧?”一个头发灰白、脸颊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