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加坡与香港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例如同样曾受到英国殖民统治;同样是亚洲小城,毗邻大国,受国际大气候影响;同样是外向型经济;同样缺乏资源,只能靠优秀人才推动发展。因着两地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自从上世纪开始,两地经常被人比较,而两地政府也视对方为竞争对手。因为经济发展迅速,新加坡与香港,连同南韩与台湾,在七、八十年代曾经被合称为「亚洲四小龙」。虽然新加坡和香港都实行市场经济,但两者在政策上有很大不同。新加坡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很多大公司,如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等,都是政府控股的,政联公司在新加坡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香港政府则主张"小政府,大市场",政府只为合法的经济活动提供平台,不干预市场。在货币政策方面,新加坡式的管理浮动汇率制,该制度参考一篮子货币,具体币种并未披露,但其中包括该国主要贸易伙伴和竞争国的货币。这种制度的立意是:在一个小型的开放经济体,国内利率对本土通胀的影响极其有限,因此与其通过调整利率管理经济,倒不如借助货币监管部门操纵新加坡元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以控制外来通胀,保持低利率,维持该国竞争力。而香港是用联系汇率制度,港元紧跟美元,因此香港历来的通胀较为严重,楼价波动也更剧烈。本文主要分析这两个外向型经济在浮动汇率制和联系汇率制度下,美国的货币政策对这两地的楼价影响。本文采用自1994年1月至2015年12月数据,共22年的数据,因为新加坡祖屋(HDB Flat)转售价格指数是用季度数据刊登、所以香港中原城市大型屋苑领先指数、美元利率、美汇指数和新加坡元/美元汇率都用3个月平均数作分析。本文采用基本图表和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 causality test)分析,放便读者容易了解。本文主要分为四节:第一节,香港中原城市大型屋苑领先指数,新加坡祖屋(HDB Flat)转售价格指数和美元利率研究。第二节,新加坡祖屋(HDB Flat)转售价格指数和新加坡元汇率研究。第三节,香港中原城市大型屋苑领先指数和美汇指数研究。第四节,总结考虑到物业作为个人财富的重要部份,了解楼市周期作为投资重要的一环,在本文开始研究之时,新加坡和香港楼价已过了顶部,分析何时到达楼价的顶部已没有研究价值,分析何时知道楼价的底部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