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_za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为例,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过程及效果。翻转课堂的应用首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向学生介绍翻转课堂的内涵及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学生分组。其次需要做好具体的实施工作,包括资料收集与课件制作、课堂展示、课堂讨论、点评总结。
   关键词:翻转课堂;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2-001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管理领域问题日益增多,需要更多具有较强公共治理能力的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增加为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对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仍然存在“满堂灌”的现象,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实际应用能力较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及其优势
   翻转课堂概念最先由J.Wesley Baker提出,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课堂学习→课后消化吸收”的教学路径,转化为“课前预习与发现问题→课堂探讨与练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能使学生更专注于基于项目的学习,主动研究解决相关问题,获得对相关专业课程知识深层次的理解。第二,可以促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强调课堂上教师的绝对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存在学习效率较低的弊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灵活性,可以避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符合当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需求。第三,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知识,在探究性学习中提高综合能力,符合“能力为重”的学生素质培养目标。
   二、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应用翻转课堂的设计思路
   1.翻转课堂的适用条件与准备工作
   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大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应用于理论课程教学。学生的主动学习实际上是将显性知识消化吸收之后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自学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要想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第一,向学生介绍翻转课堂的内涵及教学计划。包括翻转课堂的定义、本课程引入翻转课堂的原因和目的,以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与注意事项等。第二,确定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需要学生主讲的主题范围,并指导学生确定选题、搜集资料。第三,学生分组。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组,并选出组长。小组成员共同商议选题,合理分工,每个组员都应承担相应的任务。
   2.实施过程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四个环节来实施,即资料收集与课件制作、课堂展示、课堂讨论、点评总结。(1)资料收集与课件制作。小组成员根据小组商定的主题搜集资料、撰写文字讲义并制作PPT。要让学生尽可能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访谈等方式获取一手资料,更好地将实践学习与理论知识学习相结合。(2)课堂展示。课堂展示环节要求小组成员就每个人所负责的部分向其他同学进行讲解,要求讲解时条理清晰、内容完整,并提出几个问题供大家讨论。(3)课堂讨论。其他小组围绕汇报小组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焦点展开讨论或辩论,避免讨论跑题。讨论可以使其他小组的同学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点评总结。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展示小组的讲解内容进行评分,教师评分和学生评分各占50%的权重。
   三、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应用翻转课堂的具体策略
   “公共政策分析”是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下面以这门课程为例,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1.准备工作
   要想在高校“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就要结合课程特点及教学目标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第一,教师在课程开始两周内向学生介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结合“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向学生说明本门课程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实施过程,使学生在充分了解新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认可并接受,有意识地按照课程目标完成后期的学习任务。第二,根据课程特点确定主题和讲解要求。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确定“中国的经济政策”“中国的科技政策”“中国的环境政策”“中国的教育政策”“中国的养老政策”等选题方向。然后要求学生结合具体题目广泛查找资料,就“政策内容”“政策的演变过程”“政策的效果及问题”“评价及建议”等制作PPT讲义。第三,按一定标准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内分工协调、资料整合汇总等工作。
   2.实施过程
   本部分以一个小组为例进行说明。该小组以“黄石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为主题进行讲义制作,并在课堂上展示内容。(1)资料收集与讲义制作。该组选取黄石港区的几大社区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200份有效问卷。结合理论知识及调研结果,该组学生完成了讲义制作工作。(2)课堂展示。该组四个学生按照“政策背景—政策执行—政策评价—政策改进建议”的思路进行课堂展示,每个学生负责一部分内容的讲解。(3)课堂讨论。此环节基于该组在课堂展示部分提出的两个问题展开。汇报小组之外的同学根据座位就近原则组成四个临时小组进行讨论,之后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表本组的观点,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基本上都能较好地参与讨论活动。(4)总结评价。学生和教师通过填写提前制作的评分表,共同完成评价工作。评分表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小组得分,一部分是小组成员得分,各占50%权重。小组得分中的测评指标包括小组选题情况、PPT制作情况、汇报内容的条理性与充实度等,小组成员得分的测评指标包括所负责的工作完成情况、现场展示情况等。
   3.课堂效果评价
   所有小组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进行座谈,及时了解学生对此教学模式的意见和建议。学生一致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对该模式持肯定态度。为了准备所选主题的内容,学生需要复习本门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拓展相关知识,这种基于问题导向的探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通过调研等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有学生提出还有一些细节可以改进。首先,选题方面可以根据小组数量确定相应数量的具体题目,不给学生选择的空间,否则一些学生难以把握选题范围,可能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其次,课堂展示形式可以多樣化,如角色扮演、录制视频等,以进一步提高各小组成员的参与度。
  参考文献:
  [1]肖建英,张辉.翻转课堂教学经验与评价——以《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实践课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5).
  [2]郑娅峰,黄志南,徐唱.国际翻转课堂主题结构研究及可视化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10).
  [3]容梅,彭雪红.翻转课堂的历史、现状及实践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07).
其他文献
旅游扶贫是一项复杂的民生工程,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只有协调好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和平衡利益主体的权利,才能达到旅游扶贫的效果。文章从利益再分配角度出发,进行安徽省旅游扶贫工作的研究,探索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利益构成主体间的关系,构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果评价体系,搭建监督平台保障旅游扶贫的深入开展,优化利益再分配扶贫效果评价体系。
继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之后,福山从“历史的方向”视角探讨历史的进程.康德以“自然计划”的形式将历史理解为人的欲望推动自由意志实现的过程;黑格尔认为,历史是自由意识的
大数据时代,短视频基于其短小、丰富、传播速度快和范围广的优势,成为当下火爆的信息传播途径。短视频的迅猛发展,给人民带来了便捷化娱乐、社交、阅读服务,同时短视频的诸多问题亦凸显出来,威胁到了行业的和谐繁荣发展。针对目前短视频作品著作权缺少保护、侵权事件频发问题,着重剖析了自媒体著作权保护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与相关建议,旨在为短视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或借鉴。
空间叙事作为内涵丰富的跨学科概念,被现代女性视为反抗男权、重写女性经历的有力武器。法国新锐作家斯利玛尼的代表作《温柔之歌》立足空间延宕性,展现地理空间、时空体空间和女性空间的建构过程,关注空间意象作为外部表征物和具备暗示功能的双重特征,凸显空间对女性身份建构的作用,利用空间叙事深化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和意义探究,为新时期女性书写更新表现视角,拓宽表现场域。
英语悬疑电影片名汉译对其在中国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从音译、直译、意译和兼译四个翻译策略入手,探究英语悬疑电影片名汉译过程中译者应如何选择翻译策略来实现观众的期待视野,论证接受美学在翻译中的指导意义,以期对未来的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的实践提供参考。
摘 要:文章分析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贫困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从完善高校贫困生劳动教育体系、注重助学金制度和劳动教育的融合、拓展贫困大学生劳动教育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提出强化高校贫困生劳动教育的策略,希望能够为高校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劳动教育;资助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太理想,影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文章简述“四个自信”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并从强化学生自我认知、合理利用互联网、构建并完善思政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对策,以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四个自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不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与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文章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遇到的问题,并探讨加强和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
摘 要:作为心理发育还未完全成熟的群体,青年大学生群体面临着思想、情感、生活、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压力。文章简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引导作用、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等方面,探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核心价值观;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双一流”建设的目的在于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文章简述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时代意义,分析影响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主要因素,并从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合理组织规划学科结构、建设世界一流教师队伍等方面,探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双一流”;人才培养;学科结构;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