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sa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与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文章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遇到的问题,并探讨加强和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2-0006-02
  習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不仅激励着历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拼搏进取,而且随着“丝绸之路”影响着西方历史与文化。但随着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西方一些不良思想文化开始渗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等院校既是知识的殿堂,也是精神的堡垒,承担着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艰巨任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措施,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从几个方面对推进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进行研究。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遇到的问题
   1.世界多元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成较大冲击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各种文化交流更加频繁的今天,西方一些国家想方设法对其文化产品进行各种时尚化、精致化包装,以此来吸引大批追逐时尚潮流的年轻人。其中一些大众文化宣扬西方消极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某些后现代主义思潮一定程度上扭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精髓,对大学生正在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大学生参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动性不够
   当代大学生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学习存在一定程度的“功利化”倾向,对主动学习中华文化缺乏应有的热情。部分大学生在课余时间热衷于上网打游戏、看电影,很少通过阅读有关中国历史、文化、哲学方面的书籍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有的甚至对宣传介绍中华文化的影视节目不感兴趣。由于传统文化底蕴不足,对中华文化认识肤浅,一些文化鉴别能力差的大学生受到错误思想的影响,出现崇洋媚外的文化自卑或盲目排外的文化自负问题。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有待提升
   长期以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受特定社会规范和教学模式的局限,在教学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讲授不够系统深入,所授内容与大学生思想关注点和日常生活有所脱节,难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此外,“第二课堂”组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不多,尤其是缺少实地考察体验和跨校、跨专业交流方面的活动,影响实际教育效果的提高。
   二、加强和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基因。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因此,高校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策略。
   1.学生层面
   首先,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既需要学习理工科理论知识、西方管理学知识,也需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长智慧,完善人格。多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辩证看待义与利、得与失、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要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善于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与时代价值,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要主动通过各种渠道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善自身人格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心系祖国发展,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其次,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立身之本,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正心”,即要调节好自己的心境,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修身”,即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端正自己的言行;“齐家”,即既要发展自己,又要照顾家人,以自己良好的品行影响家人、感化身边人;“治国”,即要有自己的事业,要有服务社会、奉献祖国的责任感;“平天下”,即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
   最后,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重视沟通、分享、交流,在学校、家庭、社会实践中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要主动分享读书的意义和乐趣,分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力求“耳目游处,所见皆善”。
   2.学校层面
   首先,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倡导因材施教、德才兼备、知行合一,有许多思想内容值得进一步挖掘与研究。高校教师应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重视课程内容的历史深度和文化底蕴,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英雄人物、精神信念、榜样力量,讲清楚新时代的世情、国情、党情,讲清楚其文化底蕴、丰富内容、主要特征、时代价值。
   其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大学生处于思想价值观尚未成型的阶段,他们若面对一些不良的文化,难免有时会偏离方向、迷失自我。因此,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互相融合、协同联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价值追求。
   再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高校要在楼宇、广场、道路等设施中尽可能地渗透传统文化,营造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的校园氛围。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发挥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的作用。要通过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开展学“四史”、人文知识竞赛、古诗文诵读大赛、志愿者服务,举办“民俗文化节”等活动,让学生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认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
   最后,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针对这一趋势,高校采用现代信息网络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便捷地将传统文化内容传递给大学生群体,还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高校可以尝试借助抖音、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QQ空间等网络平台,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宣传,以实现中华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传播。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是简单的短期行为,而要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抓好、抓牢。高校要不断探索文化育人工作的常态化机制,善于引导大学生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践行者与传播者,要通过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措施,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时代英才。
  参考文献:
  [1]周作福.新时代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3).
  [2]李霞,孙留涛.新时代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19(01).
  [3]林玲.当前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07).
  [4]陈永福,陈少平,陈桂香.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01).
其他文献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手段,目的是遵循既定的课程内容,按照课程的范围和特色来培养人才。通过对听障人美术本科课程设置现状分析,探讨在美术本科听障人才培养目标下课程设置的特点和内容,以期科学地建构高等特殊美术本科课程实践体系、实施策略和评价标准,提升美术本科听障大学生整体素质,培养高端的应用型美术实践人才。
手机不离手是很多人的日常。但或许你还没意识到,长时间玩手机正在慢慢改变你的颜值和身体健康:  1.手关节变僵 手机过大(相对手掌的大小),玩手机时拇指需要长时间外展,整个手掌也会持续发力,时间长了易引起手腕劳损,诱发腱鞘炎,出现手指、手腕酸痛和痉挛等现象,甚至导致手指变形。  2.眼睛变涩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模糊,甚至诱发干眼症。在昏暗的光线下用眼,人会不自觉地减少眨眼次数,眼泪不能
古田会议关于建党建军的创新探索及其成功实践,对指导当前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古田会议精神的内涵出发,立足思想建党,努力做到:坚定党领导的政治立场;加强党和红军队伍的
旅游扶贫是一项复杂的民生工程,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只有协调好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和平衡利益主体的权利,才能达到旅游扶贫的效果。文章从利益再分配角度出发,进行安徽省旅游扶贫工作的研究,探索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利益构成主体间的关系,构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果评价体系,搭建监督平台保障旅游扶贫的深入开展,优化利益再分配扶贫效果评价体系。
继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之后,福山从“历史的方向”视角探讨历史的进程.康德以“自然计划”的形式将历史理解为人的欲望推动自由意志实现的过程;黑格尔认为,历史是自由意识的
大数据时代,短视频基于其短小、丰富、传播速度快和范围广的优势,成为当下火爆的信息传播途径。短视频的迅猛发展,给人民带来了便捷化娱乐、社交、阅读服务,同时短视频的诸多问题亦凸显出来,威胁到了行业的和谐繁荣发展。针对目前短视频作品著作权缺少保护、侵权事件频发问题,着重剖析了自媒体著作权保护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与相关建议,旨在为短视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或借鉴。
空间叙事作为内涵丰富的跨学科概念,被现代女性视为反抗男权、重写女性经历的有力武器。法国新锐作家斯利玛尼的代表作《温柔之歌》立足空间延宕性,展现地理空间、时空体空间和女性空间的建构过程,关注空间意象作为外部表征物和具备暗示功能的双重特征,凸显空间对女性身份建构的作用,利用空间叙事深化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和意义探究,为新时期女性书写更新表现视角,拓宽表现场域。
英语悬疑电影片名汉译对其在中国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从音译、直译、意译和兼译四个翻译策略入手,探究英语悬疑电影片名汉译过程中译者应如何选择翻译策略来实现观众的期待视野,论证接受美学在翻译中的指导意义,以期对未来的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的实践提供参考。
摘 要:文章分析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贫困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从完善高校贫困生劳动教育体系、注重助学金制度和劳动教育的融合、拓展贫困大学生劳动教育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提出强化高校贫困生劳动教育的策略,希望能够为高校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劳动教育;资助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太理想,影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文章简述“四个自信”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并从强化学生自我认知、合理利用互联网、构建并完善思政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对策,以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四个自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不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