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学校童声合唱艺术特色的策略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bnw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童声合唱被誉为“天籁之音”,童声合唱团又被誉为“歌唱的天使”,童声合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人们喜爱。学校童声合唱是课堂艺术教育的有效延伸,也是学校艺术教育和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传承和传播优秀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童声合唱艺术教育,有利于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品位,培养中学生积极向上的艺术品德。
  【关键词】童声合唱;艺术特色;童心;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艺术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也日益凸显,其中以童声合唱为代表的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特色办学的推崇。童声合唱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和建设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打造学校童声合唱艺术特色,有利于营造浓郁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促进中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以及素质全面发展,有利于塑造学校办学特色和提升办校水平。
  童声合唱,因其有可爱的脸庞、纯真的笑容、纯净的声音和天使般的心灵而享有“天籁之音”“歌唱天使”之美誉。童声合唱是一项集体演绎声乐的高雅艺术,通过和谐立体的声音、融合的音色、多声部演唱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演绎形式,将人声之美展现给每一位听众,给人以舒适美妙的视听盛宴。尤其是中小学生纯净、清甜的声音之美,更是让听者流连忘返。因此,打造中学童声合唱团艺术特色,就是要放飞天使,召唤童心,保留中学生特有的纯美之音。
  一、以童声合唱团为主阵地,促进艺术特色生成
  童声合唱是学校美育和艺术教育的有效拓展,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艺术品德。组建学校童声合唱团,是在学校音乐课外开展的一项独特而有效的儿童美育项目,是对音乐基础教育的有效补充,对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品质、良好的性格、高雅的艺术情操等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可通过合唱团建设和发展来促进学校合唱艺术特色的生成。
  童声合唱团是学生开展音乐实践的重要园地,为喜爱合唱艺术和有音乐特长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与交流学习的平台,是学校艺术特色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促成学校童声合唱艺术特色的生成,笔者认为可以从下方面着手。
  1.学校童声合唱团成员的选拔和训练
  合唱团成员是发展学校合唱艺术教育的重要基础,其成员素质将影响整体水平,因此,在选拔成员时要综合多方面进行考量,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童声合唱团,为学校童声合唱艺术特色发展提供优质条件。
  结合合唱艺术特性,中学童声合唱团成员应控制在30-60人为宜,面向全体学生遴选,并遵循几个选拔原则:(1)热爱合唱艺术。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合唱的演绎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心中有热爱才能在演绎时真情流露,传递出真挚、动人的音乐之美。(2)有一定的音高听觉能力。合唱是多声部的协作演绎,要求演唱者具有一定音准条件,对于业余的中学生合唱团成员而言,则需要具备一定的音高听觉能力。(3)变声期。中学生很多都正处于变声期,选拔时要充分考虑整体声音的和谐等因素。
  除了选拔成员,合唱团还要有一套完整高效的培训方法,注意结合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科学合理地训练童声,保留童声本身纯净、清甜、动人、婉转的声音之美。
  2.成立特色项目推广小组,促进艺术特色生成
  学校成立以校领导为核心的项目小组,以童声合唱为特色,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加强项目研究,定期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加大人力、资金等资源的投入,确保合唱艺术特色项目的正常开展及持续发展。
  项目特色小组要将童声合唱团作为一个点,以课外兴趣课、社团活动以及共青团活动等为载体,营造合唱艺术氛围,在全校推广普及童声合唱,激发更多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更多潜能,塑造童声合唱艺术品牌,促进童声合唱艺术特色的生成。
  3.结合校情与地域文化,开发校本课程,塑造合唱品牌特色
  学校地处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广州,以粤语为基础的童谣是广东即岭南文化中的优秀代表。粤语童谣具有朗朗上口、音韵抑扬顿挫、通俗接地气以及趣味性强等特點,容易引起中学生的兴趣。为此,我们可结合这一充满地域特色的岭南文化,选取适合合唱演绎的粤语童谣曲目,通过切实可行的教学训练方案,发挥校童声合唱团优势,打造具有代表性的粤语童谣合唱演绎曲目,塑造童声合唱的品牌特色。选取合适的粤语童谣曲目来进行合唱演绎,有利于让合唱团的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岭南文化的内涵,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在对校园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过程中塑造出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童声合唱艺术特色。
  同时,注意积累和整合合唱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成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岭南地域文化,邀请专家指导,开发校本课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童声合唱品牌。
  二、创编演绎形式,以创新促艺术特色发展
  童声合唱以发挥音乐潜能、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发展高雅艺术、提高艺术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因此,在演绎形式和曲目编排方面需要符合中学生的情感特征。对于童声合唱团,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必须要有所创新,可结合学校及地域特色进行创新,放飞歌唱的天使,让学生返璞归真,绽放童心。
  1.为合唱曲目创编动作,丰富演绎内涵
  教师可结合中学生活泼、富有朝气的特性,在传统演绎的形式上融合曲目特色开展创编创演,如增加拍手、击掌、跺脚等动作;设置或变换队形;融入情景演绎,如问答、独唱与伴奏;改编成对唱、歌舞、音乐剧等形式,丰富合唱演绎的内涵,增强演绎生动性与趣味性,让学生深化理解合唱曲目,感知合唱艺术的魅力。
  2.创编词、曲及伴奏等,发挥联想演绎创新能力
  创编是音乐艺术中常用的创新演绎方式,学校童声合唱艺术可以融合中学生特点和学校文化特色进行大胆创新,通过改编词、曲和伴奏,在熟悉的演绎曲目上增加一些新的元素,如融入中学生喜欢的歌词、曲调、节奏或配合一些伴奏(可乐器也可以人声),使其更具有亲切感和生活化,艺术特色也更有立体感。   创编是一种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发挥联想能力参与创编,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其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魅力,提升其音乐艺术修养。这种融入學生自身创造的特色也有利于提升、丰富学校童声合唱艺术的整体特色内涵。
  3.创新传统曲目,延伸艺术精华
  艺术是对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对于传统曲目,我们要取其精华,更要在精华上创作延伸,将更丰厚的文化融入到艺术演绎中,形成学校童声合唱团独有的特色。如,可以借鉴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的创作手法,在童声合唱中融入中国古诗词深厚的文化意蕴,对《三字经》《弟子规》《春晓》《游子吟》等进行创新传唱,既传承了中国古诗词文化,又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
  广州是岭南文化发源地,学校可以结合广州地区浓郁的岭南文化,如,结合粤语童谣易传唱、音韵美、生活化等特性,编排出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童声合唱演绎项目,将其打造成经典曲目,以此来丰富童声合唱艺术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学校和地域文化特色的童声合唱艺术特色。
  三、以交流为媒介,丰富和巩固童声合唱艺术特色
  艺术是大众的,是要与大众分享的,艺术又是流动的,是需要不断创新发展的。因此,艺术需要对外交流,艺术教育的发展也在于交流。作为校园文化的特色窗口之一,学校童声合唱团还应注重以交流为媒介,参加或举办各种合唱艺术交流与展示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和演绎水平,在交流中不断巩固学校童声合唱的艺术特色。为此,我们可以分两步走,一步走向全校师生,一步走出校园。
  1.走进全校师生,提高校园合唱艺术特色
  学校童声合唱艺术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要将这一美好成果展示在全校师生面前。通过在学校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艺术节、社团活动、学校庆典等大型活动场合进行展演宣传;同时还可充分利用共青团等组织开展合唱艺术主题活动;通过学校广播站、公众号、微博等校园文化平台以及地方电台或喜马拉雅、蜻蜓等其它专业音频平台,让全校师生以及更多的人都能感受到童声合唱艺术的氛围和魅力。有条件的还可以举办不同主题的童声合唱专场音乐会,将经典或精彩的演绎艺术奉献给全校师生,并形成校园文化特色项目。
  2.走出校园,拓展合唱艺术特色的影响力
  学校童声合唱艺术还应走出校园,迈向更高、更大的舞台。校外文化机构是学校童声合唱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阵地,学校应充分利用其资源,积极探索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合唱艺术文化合作方案,让学校童声合唱团走出校园,实现校外跨越式发展。如,与当地少年宫建立联系,利用其资源优势,提高学校童声合唱艺术的训练水平;与地区、市、省合唱协会等艺术团体保持紧密联系,邀请各级合唱协会、知名音乐艺术家到校观摩指导,提高特色合唱项目的品质和影响力;与其他学校开展艺术联谊活动,通过友好交流或比赛,在特色合唱曲目交流演绎中提升水平和提高特色影响力。
  让学校童声合唱艺术走出校园,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让童声合唱成员能够放飞童心,释放童真童趣,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将合唱艺术融入内心,体验合唱艺术文化的交融与情感的升华,更加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以交流活动为桥梁,积极将学校童声合唱艺术特色魅力绽放在更大舞台,最终实现学校童声合唱艺术教育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
  定期组织学校童声合唱团的老师和学生去音乐厅、大剧院等更高的艺术殿堂参观学习,或开展以童声合唱为主题的游学夏令营,让学生接触更高层次的艺术熏陶,潜移默化提高艺术表现力。此外,还可将学校童声合唱团的演绎视频或精彩画面刻录成艺术成果资料册,作为交流材料共对外展示交流用。
  四、结语
  童心可贵,童音清脆,童声合唱艺术的魅力在于童声之美。为此,在打造学校童声合唱艺术特色时,要“放飞天使,召唤童心”,要将童声合唱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一扇窗,为中学生童心童真童趣的释放插上飞翔的翅膀。
  童声合唱是学校建设特色文化的重要体现,童声合唱团是校园特色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和传播者。通过组建学校童声合唱团,结合学校情况和地域文化,在传承、创新与交流中打造学校童声合唱艺术特色,是提高学校素质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冰.童声合唱,打造区域艺术特色[J].教育,2016(8).
  [2]林洲.清淳自然 返璞归真——谈童声合唱艺术特征[J].广东文艺,2001.
  [3]范新明.浅谈童声合唱的特征和方法[J].北方音乐,2018.
其他文献
【摘要】几何画板是数学老师常用的教学辅助软件,其规范和准备的绘图功能,能把一些抽象的图形运动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随着科技和信息化地日益发展,Markus Hohenwarter设计了一款新的动态教学软件:GeoGebra。GeoGebra由Geometry和Algebra组合而成(以下简称GGB),同时拥有处理几何绘图与代数运算的能力,是进行数学教学、数学学习和数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关键
【摘要】近年来,我园从特色化发展出发,巧用家长资源,家园共同探究将民间游戏融入教学,发动家长收集民间游戏教育资源,争取有专长、有经验的家长指导、改编形成文本材料,家园共同动手自制游戏教具并完成游戏教学训练,搭建共育平台,举办家园合作活动,逐步挖掘出我园教学特色,打造孩子们的幸福乐园,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进一步深化了幼儿园教育,提升了我园的办园品位。  【关键词】民间
【摘要】培养教师专业性的发展就是指导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的东西、新的知识,不断地提升其专业技术水平与专业技术能力的一个过程。随着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与推进,教师在现代化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作用也愈加重要,如何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师的职业化与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必然要求。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专业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角色定位,在改革中探索实践,在工作实际中创新,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内涵
维果斯基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在小学语文词语辐射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尝试运用词语辐射式阅读教学的策略,以提炼关键词语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立足点,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认真阅读课文,与语言开展对话,训练了思维,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度。  在《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中,我紧扣“了不起”一词,引导学生认真读文本,充分感悟
【摘要】职业素养是中职学生在学校学习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班级是中职学校组成的一个重要元素,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要创建一个如“石榴籽”一样的班集体,需要渗透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训练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等,为中职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让他们一踏出社会就能很快地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在工作中不断享受到职业素养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关键词】班级管理;职业素养 
【摘要】本文以中山市课题“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传统文化修身社团课程的建构与实践”的评价实例为例,在实践中归纳总结了以学生成长为本的校本课程评价,针对评价的有效开展与收获及时反思形成“实践——反思——升华”。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生成长;多元评价  在校本课程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秉着激励性为主,以学生成长为本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自己的情操,规范自己的行为,立足学生
【摘要】笔者将近五年全国卷中有关“渔业”的考题进行了整理,并结合高考地理考纲、高中地理知识框架、高考命题思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以便在今后的复习备考中给予学生更好地指导。  【关键词】高考地理“渔业”;命题思路;解题思路  笔者通过对比分析近五年的高考题,发现每年高考题中都会有关于“渔业”的考题。而我们学生生活中对渔业了解甚微,考生每每遇到这类试题都会有陌生感,影响高考答题心理状态。答题过程中
从2018年开始,笔者在主持市重点课题“隆都地域文化视域下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研究过程中,深入研究了隆都地域文化的育人价值,总结梳理出隆都地域文化六大核心内涵,并在课程开发实践中整理出适合的德育课程资源和内容,在课程实施中探索出最佳实施路径和评价策略。  一、课程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巧妙结合  “隆都地域文化 德育”系列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学校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
【摘要】如何利用激励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要注意哪些事项?激励有哪些方式方法?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浅谈自己的做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激励;积极性  “孩子需要鼓励,如同植物需要水一样。”这是著名心理学家、正面管教创始人之一鲁道夫·德雷克斯的一句话。所谓“鼓励”,就是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让他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作为小学的班主任,跟学生待在一起的时间最长,
本報综合消息 近日,2020年广东省“省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高中、中职组)全省总决赛在湛江市举行,梅州市代表队在本次比赛中再次获得优异成绩。  梅州市选派在2020年梅州市“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中职组)市级决赛的4支优胜队伍参加本次比赛,其中:五华县高级中学和梅县区高级中学参加高中男子组比赛,梅县区华侨中学参加高中女子组比赛,市职业技术学校参加中职组的比赛。梅县区华侨中学一路过关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