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课堂教学的体会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ga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教书容易,但要教好书却不是一件容易事,教师必须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来组织教学,激励学生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中专学生这个特殊学生群体来说更为困难,大多中专学生认为“进了中专门、不学也能混、痛痛快快玩、到头领文凭。”针对这种思想,要搞好教学的确不容易,其个中心酸我们中专教师颇有一番感受,然而,这并不就说中专的课没法教下去,相反,它迫使我们教师去提高业务水平、扩展知识面、开动脑筋、搞活课堂、激励学生的积极兴趣,从而好课堂教学。几年来的教学工作积累了一点浅薄体会,在此谈谈,仅供同仁们参考。
  一、认清形势,刺激动力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专学生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最大的天性就是贪玩,只图一时的快活、开心,对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该如何走,绝大多数学生是很少考虑的。针对这群没有思想压力、贪玩的“孩子”,我们有必要在本来就短的课堂四十五分钟里不时的做思想工作,向他们介绍我们的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的发生在身边的一些优劣学生毕业后的情况,以现实的对比告诫学生只有学点真才实学、掌握一技之长,才能有用武之地;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当前的社会现状,认清社会形势和发展趋势,体会当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知识性、竞争性、激烈性、严紧性,从思想深处激起强烈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样虽然占用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法多样,搞活课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因地制宜地综合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适时、适地地变换一些教学形式,学生会感到新鲜有趣,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变换各种教学形式组织新课的教学,能达到学生学习兴趣盎然的效果。因此,要搞好课堂教学,必须在课堂上多下功夫,创造一个良好的、活跃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偶尔在一些简单的教学内容中,作作客串,让个别学生上讲台过一把“老师瘾”。这样学生们都感到非常有趣,也想看看“老师”是如何“表演”,于是在轻松、有趣的课堂环境中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又让他们学到了知识。
  三、简炼语言、形象生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都是用口语来传授知识的,如果我们这时总是用书上的语言来组织教学,学生们就会觉得老师是在“搬书”,“没听头,下课看看书照样可以”。于是上课看小说、睡觉、玩手机的就会多起来。久而久之,学生对该老师就会生厌、更谈不上搞好教学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材上的书面语言变成自己的口语,运用形象生动的简炼语言来讲课,是我们搞好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这样就避开了书上生硬而复杂的语言,形象生动而又准确地将知识轻松输进学生的大脑,达到使学生深刻记忆的目的。
  四、创设问题,激发兴趣
  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对人的智力活动有着积极的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学习的催化剂;也是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的一种内在力量,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一方面要注意知识的趣味性。学生们的兴趣自然调动起来了,都想知道个究竟,于是大家积极思考,各抒己见,众说纷坛。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可以总结出来问题的有关特性,学生们也就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常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启发讨论,促进思维
  课堂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学生通过讨论来主动获取知识,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进行群体教育的重要方法。而且对活跃课堂气氛、发展情感、搞好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学生会主动去思考、讨论它们的差别,在一些同学的发言后在加以归纳总结,并给出正确的结论。由此,学生们在活跃的气氛中通过讨论、总结就可以对问题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增强了求知欲。
  “教学有方,教无定法”。在今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能有固定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只有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中,不断学习,深钻教材,勤于思考,才会推成出新,发掘更多更好的方法,才能更好的搞好课堂教学,服务与学生,服务与社会。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猪F-box基因家族部分基因的分子特征、SNP检测与性状关联分析从早期追求猪生产性能的提高到现在生产性能与免疫抗性并重,人们已经认识到单纯的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会导
内容提要随着我省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之间存在着矛盾,而且这种矛盾日益激化,教学内容逐渐增多,课时却越来越紧张,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也越发突出,在高中课程改革大张旗鼓的展开之时,当前高中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的焦点便是讨论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使得学生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也得到不断的发
图分类号:G642.421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1]。地理是高级中学的一门必修课,它以人类所生存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地理教师必须
摘要:生物课堂要怎样上才能不失活力,关键在于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在不同情境下产生的。因此教师要创设质疑情景、探究情景、想象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敢想、敢做。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课堂。  关键词:活力;生物课堂;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91  生物课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既要考虑这节课和整个生物学科的教学目的,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课一律,必须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23.5  传统数学教学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往往忽视了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总给人以呆板、枯燥、抽象、冷漠的印象。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这就向我们广大中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挑战。在我们走入新课标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标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教学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本论文通过盲肠内容物发酵试验、饲养试验和肠道碳水化合物酶活性测定三个试验,研究蒸汽压片玉米对蛋鸡盲肠发酵、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肠道碳水化合物酶活性的影响。 试验一
摘要:课堂分层教学是一种对传统班级采用“一刀切 齐步走”的方法进行教学的改造。遵循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尊重学生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分层教学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模式。本文重点阐述了教师在课上如何有效组织分层教学,调动各层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最终达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共同目标。  关键词:英语课堂;分层教学; 个体差异  中图分类号:G623.31  1.问题提出  《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2.421  随着新课改的推出,传统的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本人认为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式。  一、从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入手来创设有效性教学情境  生活中有非常多的化学知识,在化学教学中,通过结合生活事例来将学生们带入到情境中,不仅能够使学生们体会到化学的重要性,同时还能够强化学生们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例如
中图分类号:G623.71  我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主张,每堂课都应充满学生的笑声。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幽默中感悟,寓教于乐,开启学习物理知识的大门。使学生在笑声中学习、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  许多初中的学生感到物理难学,课堂上不愿听,教师费尽心思,学生成绩难以提高,甚至出现不少学生反感物理老师的不正常的现象,造成师生关系僵化的现象,教学效果差。新课标的出台呼唤教学的改革,物理教学必须坚持以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学习平台。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着课堂教学气氛的转变,面对新课程,“民主、平等与和谐为真谛”的课堂教学气氛才是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建构、自主发展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课堂;和谐;民主;平等  中图分类号:G623.5  数学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完成的,而课堂活动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而且也取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