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全光网的实际应用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521k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阐述无源全光网(POL)的网络结构、技术特点、无源全光网和有源全光网的分析比较、三网合一技术和无源全光网在广州市国际健康驿站的实际应用.
其他文献
对二氧化钒(VO2)薄膜的相变调控特性及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索.采用电激励方式研究了不同电极对相变程度的影响,发现电极尺寸和形状与绝缘状态下电阻的变化密切相关,从而影响相变程度.此外,相变程度也受不同调控方式的影响,可以用焦耳热原理解释.进一步将VO2薄膜与超表面结构相结合,设计实现了大范围频率可重构的超表面天线.相比传统开关,VO2薄膜在毫米波频段具有隔离度高、损耗低的优势,可为进一步研制高性能可调器件和天线提供重要的技术指导.
针对大多数天线无法实现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的任意生成和切换的问题,设计并分析了一种基于1-bit可编程超表面,探讨了其在涡旋电磁波的模态可重构方面的应用.基于1-bit相位量化原理,设计了一款极性转化单元,实现入射x极化波反射y极化波.理论分析了涡旋电磁波的辐射及可重构模态性能,并对设计的可编程超表面进行仿真验证.由15×15个单元组成的1-bit反射可编程超表面在11.5~13.5 GHz (16.0%)工作带宽内生成了携带模态l为0,±1,±2的涡旋电
提出了一种基于渐变折射率调制超表面的紧凑、宽带化、高定向性端射天线.该天线采用阶梯微带线-槽线结构作为馈线、准八木天线作为馈源、所设计渐变折射率超表面作为寄生结构,既可实现天线带宽拓展,又具有增益提升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天线可以在紧凑化尺寸情况下(尺寸为0.644λ0×0.729λ0×0.017λ0,λ0为中心频点所对应的自由空间波长),实现3.66~9.13 GHz频带内的良好阻抗匹配,相对带宽为85.5%,同时,在宽频带范围内,天线的增益浮动在4.78~8.81 dBi,且具有良好稳定的辐射特性.所提
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渐渐进入到我国国民的生活当中,影响着我国国民的生产生活.而广播电视是人民在工作之余消遣生活的主要工具,为人民贡献了许多精彩的节目,提供了精神食粮.现如今,网络技术已经在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中有所运用,在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讨论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中运用的优势以及日后可使用的运用策略.
个人视频录像技术是以硬盘为存储媒介,通过建立本地的海量节目存储库及缓冲区,运用数字技术进行节目控制与管理的技术,对于数字电视机顶盒设备来说,个人视频录像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的提高设备使用功能与效率,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本文主要分析个人视频录像技术在数字电视机顶盒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个人视频录像技术的关键技术点,了解其在数字电视机顶盒中的应用与结合.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调可重构超表面的低成本相控阵天线.该天线结构由天线底部的抛物线反射面馈电网络、上层的波导缝隙阵列及在波导中加载的电调超表面3部分组成,通过抛物线反射面将馈源在天线下层平板波导中产生的柱面波转换为平面波并用来激励天线上层的波导缝隙阵列.为了实现低成本的波束扫描,在每条独立的波导缝隙天线前端加载了具有360°相位调制能力的电调超表面.通过改变变容二极管上的偏置电压的大小可改变超表面的透射相位,实现连续的波束扫描能力.该天线可实现±30°的连续波束扫描,最大副瓣电平值为-13 dB,增益变化为-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互联网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数字电视也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但是,由于传统的数字电视在发展中受到了阻碍,那么,将数字电视与宽带IP网络之间进行融合,从而得到技术上的改进,让国民都能享受到数字电视与宽带IP网络之间的融合带来的福利.同时,数字电视相关部门也要积极对数字电视与宽带IP网络之间的融合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将其关键技术进行充分利用,从而不断促进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的数字电视研究现状以及传统的数字电视的不
光纤具有材质轻便、抗干扰性强、不易串音等优点,在远距离数据传输当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这个网络全球化的时代,光纤技术不但满足了人们日常通信的需求,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而且在各种军事领域、商业领域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基于此,对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技术的主要特征和常见的故障问题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实际应用,对光技术和设计应用措施开展了分析与探讨.
当今,传播技术快速发展,融媒体建设愈发重要.媒介技术更新换代,也革新着广播电视传统媒体,探索广电传媒的新发展之路,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走好传统媒体改革创新之路.
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诸多行业的运行和发展方式,在媒体行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新媒体大量挤占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迫使传统媒体企业涉足新媒体领域,我国正式进入融媒体时代.在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可进行优化,但具体的技术应用未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需求,拖慢了企业转型的脚步.这里重点讨论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发展、面对的问题和挑战、有效应用技术等关键内容,寻找传统媒体融合新媒体发展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