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与宽带IP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应用分析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ch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互联网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数字电视也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但是,由于传统的数字电视在发展中受到了阻碍,那么,将数字电视与宽带IP网络之间进行融合,从而得到技术上的改进,让国民都能享受到数字电视与宽带IP网络之间的融合带来的福利.同时,数字电视相关部门也要积极对数字电视与宽带IP网络之间的融合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将其关键技术进行充分利用,从而不断促进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的数字电视研究现状以及传统的数字电视的不足,并提出了数字电视和宽带IP网络融合的关键点,及两者融合的关键性技术应用,供相关人士借鉴参考.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反射阵天线产生涡旋电磁波存在方向单一、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模态单一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多波束涡旋电磁波反射阵天线.提出了一款基于旋转单元法的新型宽带圆极化单元,并利用口径场叠加法,获得了单个馈源产生多个涡旋波束的反射阵阵面补偿相位.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在26.5 ~ 32 GHz生成了2个携带模态-1和+1的涡旋波束,OAM带宽和3 dB增益带宽均为18.3%.在工作带宽内,最大增益为18.3 dBic,口径利用效率为10.31%.
将超表面结构作为天线的辐射单元,可以降低天线剖面,拓展其带宽,并改善其辐射性能.特征模分析的方法可以用来揭示超表面天线的小型化机理并提供设计思路.基于此方法,设计了3个小型化的超表面天线,并进行了仿真验证.3个超表面天线的辐射单元尺寸分别减小到0.53λ0×0.51λ0,0.50λ0×0.49λ0和0.35λ0×0.29λ0,与4×4方形贴片单元构成的超表面天线相比,尺寸均缩减了20%以上,实现了超表面天线的小型化.
低副瓣电平能提升天线的抗干扰能力及信号获取能力,而基于超表面技术所设计的透射阵天线具有馈电简单、损耗低、剖面低和无遮挡等应用优势,提出了一种工作于线极化模式下的幅相独立调控超表面,可实现对转极化透射波幅度和相位的独立调控.在此基础上,利用该超表面设计了一款低剖面、低副瓣的透射阵天线.全波仿真分析和实验测试结果吻合,验证了该透射阵天线的良好性能.
提出了一种与太阳能电池板集成的反射阵天线.用太阳能片底部金属层作为反射阵单元的辐射贴片,使得照射在太阳能电池上的光照不受天线遮挡,实现了最大化的光电转化效率.反射阵单元尺寸为0.4λ0×0.4λ0.单元相移范围达到543°.用该单元组成了单元数为15×15的反射阵列天线,阵面口径大小为690 mm×690 mm (6λ0×6λ0).采用标准增益喇叭天线作为反射阵馈源.仿真结果表明,在2.6 GHz反射阵的增益达到22.5 dBi,口径效率为39.5%.
对二氧化钒(VO2)薄膜的相变调控特性及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索.采用电激励方式研究了不同电极对相变程度的影响,发现电极尺寸和形状与绝缘状态下电阻的变化密切相关,从而影响相变程度.此外,相变程度也受不同调控方式的影响,可以用焦耳热原理解释.进一步将VO2薄膜与超表面结构相结合,设计实现了大范围频率可重构的超表面天线.相比传统开关,VO2薄膜在毫米波频段具有隔离度高、损耗低的优势,可为进一步研制高性能可调器件和天线提供重要的技术指导.
针对大多数天线无法实现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的任意生成和切换的问题,设计并分析了一种基于1-bit可编程超表面,探讨了其在涡旋电磁波的模态可重构方面的应用.基于1-bit相位量化原理,设计了一款极性转化单元,实现入射x极化波反射y极化波.理论分析了涡旋电磁波的辐射及可重构模态性能,并对设计的可编程超表面进行仿真验证.由15×15个单元组成的1-bit反射可编程超表面在11.5~13.5 GHz (16.0%)工作带宽内生成了携带模态l为0,±1,±2的涡旋电
提出了一种基于渐变折射率调制超表面的紧凑、宽带化、高定向性端射天线.该天线采用阶梯微带线-槽线结构作为馈线、准八木天线作为馈源、所设计渐变折射率超表面作为寄生结构,既可实现天线带宽拓展,又具有增益提升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天线可以在紧凑化尺寸情况下(尺寸为0.644λ0×0.729λ0×0.017λ0,λ0为中心频点所对应的自由空间波长),实现3.66~9.13 GHz频带内的良好阻抗匹配,相对带宽为85.5%,同时,在宽频带范围内,天线的增益浮动在4.78~8.81 dBi,且具有良好稳定的辐射特性.所提
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渐渐进入到我国国民的生活当中,影响着我国国民的生产生活.而广播电视是人民在工作之余消遣生活的主要工具,为人民贡献了许多精彩的节目,提供了精神食粮.现如今,网络技术已经在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中有所运用,在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讨论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中运用的优势以及日后可使用的运用策略.
个人视频录像技术是以硬盘为存储媒介,通过建立本地的海量节目存储库及缓冲区,运用数字技术进行节目控制与管理的技术,对于数字电视机顶盒设备来说,个人视频录像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的提高设备使用功能与效率,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本文主要分析个人视频录像技术在数字电视机顶盒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个人视频录像技术的关键技术点,了解其在数字电视机顶盒中的应用与结合.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调可重构超表面的低成本相控阵天线.该天线结构由天线底部的抛物线反射面馈电网络、上层的波导缝隙阵列及在波导中加载的电调超表面3部分组成,通过抛物线反射面将馈源在天线下层平板波导中产生的柱面波转换为平面波并用来激励天线上层的波导缝隙阵列.为了实现低成本的波束扫描,在每条独立的波导缝隙天线前端加载了具有360°相位调制能力的电调超表面.通过改变变容二极管上的偏置电压的大小可改变超表面的透射相位,实现连续的波束扫描能力.该天线可实现±30°的连续波束扫描,最大副瓣电平值为-13 dB,增益变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