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英语教师的人文素养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h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好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人文素养;以人为本
  一、人文素养的含义
  “人文”一词在宋朝程颐《伊川易传》中释作:“人文,人之道也。”人文原来是指人的各种传统属性。人文,在英语中是Humanism,指一个人成为其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素质和修养。人文关注的是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亦可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
  二、小学英语教师应具有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以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外语教育也一直热度不减,小学英语教师的准入门槛是一路提高。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更需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
  1. 有崇高的教育理想
  一个没有教育理想的教师,是没有教育灵魂的教师,他的教育是没有理想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不能造就有理想的人。教师应该不断追问:什么是教育的真谛?受教育后的学生应成为什么样的人?怀特海指出:“教育所要传授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和思想的条理的一种深刻的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其掌握者的生活有着特别的关系。”现在的英语教育方法花样百出,小学英语教师应仔细甄别,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依据,不要急功近利。“填鸭式”教学虽在短期能提高分数,但却违反了学生的学习天性和规律,使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了兴趣。
  2. 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的教师,面对的是尚未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学生。教师的情绪及态度会深深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小学英语课堂多以歌曲、对话、游戏等组成,这些活动具有强烈的情感依附,因此,英语教师的情绪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有重要影响。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满怀对学生的爱进行教育。如果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带着消极的态度应付课堂,必将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不重视。
  3. 以学生发展为教育理念
  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心教育对象——学生。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不是以学生的成绩为本,让学生在生活中心灵充实,积极向上,为学生的未来幸福打下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上,还体现在教育过程中方式方法的运用上。要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权利,包括学习的时间、方式及内容。小学英语课堂多以游戏活动为主,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避免机械练习。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更应考虑学生的兴趣以及参与程度。
  三、提高小学英语教师人文素养的途径
  1. 通过知识积累丰富文化底蕴
  英语教师要成为一个有人文素养的人,就需勤奋学习,多阅读,多思考。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传递不同的文化。如果英语教师没有良好的东西方背景知识积累,就不能胜任英语教学工作。英语教师应该通过阅读,大量汲取有关西方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小学英语内容相对简单,使英语教师容易产生自己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已经完全够用的错误想法。不读书,吃老本,这样的教师将会很快落伍。英语教师只有多读书,才能增加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至于書籍的选择,教师可以研读中国的通识类书籍,也可研读外国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历史、文学等书籍,从中汲取精神养料,丰富人文底蕴,增强人文素养。
  2. 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的错误
  小学英语是英语教育的开端,我们能否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倾注人文关怀,这对其一生的和谐发展尤其重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和智慧的启发者,更是学生心灵世界的熏陶者。教师应换位思考,善待学生的错误,感受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体验他们的心境,真正帮助学生成长。
  随着,英语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的思想观念也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做到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恪守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做好服务工作,教师自身必须不断努力提升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理查德·加纳罗,特尔玛·阿特休勒.艺术让人成为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馬兆兴,王泽农.新课程与教师综合文化素养(小学版)[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欧小敏,女,汉族,本科,小教二级,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