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放的经济环境是金融资源得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的前提条件。中国目前资本和金融账户尚未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仅在规划中,所以要研究资本项目的流入,主要基于贸易开放下的国外金融资源流入对产出的贡献,即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推动。
一、理论基础
国际收支理论将资本净流出(netcapitaloutflow)定义为本国居民购买外国资产与外国人购买国内资产的差额,通常用NCO表示。资本净流出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为正表明该国为资本流出国,为负则表明该国居民购买的外国资产少于外国人购买的国内资产,该国为资本流入国。开放经济下产品劳务市场和金融市场经济核算的恒等式则为:
资本净流出(NCO)=贸易净出口(NX)(1)
当一国贸易盈余时(NX>0),其出售给外国的产品和劳务大于本国购买的,资本从该国流出(NCO>0);当一国贸易赤字时(NX<0),其从国外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大于向国外出售的,则资本流入该国(NCO<0)。
根据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开放经济下的国民经济核算等式可以写成:
S=Y-C-G=I+NX(2)
综合(1)、(2)两个等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式子:
S=I+NCO(3)
等式(3)表明,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国民储蓄等于本国投资加上资本净流出,即一国的国民储蓄既可以转换为本国投资又可用于国际资金流动。因此,本文所讨论的资本项目流入既可以从宏观上用投资和储蓄的差额解释,也可以用国际收支中的经常账户差额做衡量。
二、实证分析
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本文拟定建立以下回归分析模型:
被解释变量为ln(GDPP):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取对数来衡量经济增长率。解释变量为NCO: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余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资本净流出。K:国内资本存量指标。目前测算资本存量一般采用Goldsmith于1951年开创的永续盘存法,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t年的实际资本存量,为t年的名义投资,为t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固定资产折旧率。OPEN:年度贸易开放度指标。贸易开放度指标用每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地区GDP的比重来衡量。考虑到《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可查性,本文研究年限拟定为1985-2011年。
首先对经济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结果如图3.1、图3.2所示。
根据ADF检验结果,四项时间序列同为一阶单整,通过平稳性检验。
表3.2结果说明ln(GDPP)、K、NOC、OPEN四项指标存在协整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对ln(GDPP)、NCO、K、OPEN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3所示。
从表3.3可以看出NCO指标对lnGDPP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也就是说资本流出每减少1个单位,经济增长就上升0.12049个单位,可以认为,我国近年来对外贸易带来的资本项目流入能够带动对经济增长,但就本文对原始数据的初步计算,NOC占GDP的比重在2001年以后明显下降,所以我国资本项目流入能够真正转化为产出的部分很少。此外,K作为控制变量提升了估计的拟合优度,OPEN与lnGDPP正向关系显著。以上结果表明,透过贸易开放而引入的国际金融资源能够拉动本国经济增长,这种资本项目流入进而对产出产生正向影响。
三、研究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开放经济条件下,当期产出增加并助推了后期转换的投资对产出的贡献。无论对国际收支的账户还是对经济增长而言,外国实际投资的流入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然而,我国依赖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下,单纯以资本项目流入的增加并非获得经济增长的可行性选择,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将国际资本转换为产出的能力不够,所以通过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条件尚未成熟,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实力还很
薄弱。
一、理论基础
国际收支理论将资本净流出(netcapitaloutflow)定义为本国居民购买外国资产与外国人购买国内资产的差额,通常用NCO表示。资本净流出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为正表明该国为资本流出国,为负则表明该国居民购买的外国资产少于外国人购买的国内资产,该国为资本流入国。开放经济下产品劳务市场和金融市场经济核算的恒等式则为:
资本净流出(NCO)=贸易净出口(NX)(1)
当一国贸易盈余时(NX>0),其出售给外国的产品和劳务大于本国购买的,资本从该国流出(NCO>0);当一国贸易赤字时(NX<0),其从国外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大于向国外出售的,则资本流入该国(NCO<0)。
根据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开放经济下的国民经济核算等式可以写成:
S=Y-C-G=I+NX(2)
综合(1)、(2)两个等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式子:
S=I+NCO(3)
等式(3)表明,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国民储蓄等于本国投资加上资本净流出,即一国的国民储蓄既可以转换为本国投资又可用于国际资金流动。因此,本文所讨论的资本项目流入既可以从宏观上用投资和储蓄的差额解释,也可以用国际收支中的经常账户差额做衡量。
二、实证分析
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本文拟定建立以下回归分析模型:
被解释变量为ln(GDPP):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取对数来衡量经济增长率。解释变量为NCO: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余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资本净流出。K:国内资本存量指标。目前测算资本存量一般采用Goldsmith于1951年开创的永续盘存法,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t年的实际资本存量,为t年的名义投资,为t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固定资产折旧率。OPEN:年度贸易开放度指标。贸易开放度指标用每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地区GDP的比重来衡量。考虑到《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可查性,本文研究年限拟定为1985-2011年。
首先对经济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结果如图3.1、图3.2所示。
根据ADF检验结果,四项时间序列同为一阶单整,通过平稳性检验。
表3.2结果说明ln(GDPP)、K、NOC、OPEN四项指标存在协整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对ln(GDPP)、NCO、K、OPEN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3所示。
从表3.3可以看出NCO指标对lnGDPP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也就是说资本流出每减少1个单位,经济增长就上升0.12049个单位,可以认为,我国近年来对外贸易带来的资本项目流入能够带动对经济增长,但就本文对原始数据的初步计算,NOC占GDP的比重在2001年以后明显下降,所以我国资本项目流入能够真正转化为产出的部分很少。此外,K作为控制变量提升了估计的拟合优度,OPEN与lnGDPP正向关系显著。以上结果表明,透过贸易开放而引入的国际金融资源能够拉动本国经济增长,这种资本项目流入进而对产出产生正向影响。
三、研究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开放经济条件下,当期产出增加并助推了后期转换的投资对产出的贡献。无论对国际收支的账户还是对经济增长而言,外国实际投资的流入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然而,我国依赖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下,单纯以资本项目流入的增加并非获得经济增长的可行性选择,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将国际资本转换为产出的能力不够,所以通过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条件尚未成熟,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实力还很
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