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dmangr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的课堂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为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必须对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整改和创新。本文就将从课堂教学策略的改进角度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课堂模式;教学策略;学习兴趣;教学活动;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2095-3089(2017)14-0083-02
  课堂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阵地,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场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这样说,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成果好坏,所以,要想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势必要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开始。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的课堂模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同时,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等,也和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当我们在课堂上遭遇新问题,就要思考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够更好地展开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本文中,笔者就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和有关的数学论著,提出几条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和大家共同研讨。
  一、从有效教学入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在学习上,有无兴趣,也决定了一个学生在学习上是否有持久的动力。鉴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所以数学教师在平时的组织教学中,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到引人入胜的教学环节中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终使他们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1.为学生营造适于竞争的氛围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本学科的教学特点等多方面的因素,从而选择适合于学生的授课方式。有时笔者会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一种有趣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们的争强好胜的心态,并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每节课开始,可以给学生来一次数学口算题的比赛,几分钟之内,指定回答多少道题目,这样课堂一开始,就会把学生带入到有趣的数学课堂中,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来。
  2.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地把当堂课的授课内容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相结合,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最终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认识平均分”这部分内容时,笔者通过设置动画情节:在茂密的大森林里,熊大和熊二两兄弟在一起吃着美味的午餐,到最后只剩下一罐蜂蜜了,熊大和熊二都想吃,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帮助他们吗?学生们都会说:“让他们一人一半好了!”这时适时引导他们一人一半在数学中怎么表示,这时再导入新课介入分数的教学,就显得水到渠成,也利于学生接受了。他们对这样的教学内容特别感兴趣,学习效率便自然提高了。
  二、从生活实际出发,实现数学的生活化策略
  数学学科因为自身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也很强,如果单纯地把数学知识硬性传达给学生,对于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还不发达的小学生来说,就显得特别费力,学生会不爱学,不感兴趣,收效也不会好。这时,我们不妨转换下思维,把数学植入日常生活当中,和生活因素紧密地联系起来,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例如在教小学生学习“20以内的加法”时,我便把这个内容和小学生平时买文具的经历结合在一起,让小学生回忆一下自己跟随妈妈一起到文具店购买铅笔的过程,告诉学生:小亮原来有8支铅笔,又买了6支,那么小亮现在有多少支铅笔呢?然后通过在教室内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体会“凑十法”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把这些铅笔分别装到铅笔盒里,一个文具盒只能装十支,应该怎么装,最后数一数一共是多少支?学生们体会到可以把6拆分为2和4,拆出来的2和原来的8凑成10,把10和剩下的4相加,得到14.也可以采用第二种方法,把8拆出4和4,用其中的一个4和原有的6支铅笔相加,凑成10,再用这个10和剩下的4相加,最终也得到14.采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会“凑十法”的操作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三、与小组合作结合,锻炼学生和人沟通的能力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课堂模式、教学方法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现在,都特别重视合作的力量,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是对小学生学会和人交流、和人合作的初始练习阶段,对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良性的影响,起着正确的引导作用,所以,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把小组合作学习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小学生从小就学会和别人合作学习,共同进步,从而实现小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达到后进生取长补短,优秀学生更加优秀。
  例如在教学生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事先在班级里布置了让学生从家里带一部分相关造型的玩具来到教师,教学完相关概念之后,我便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互相认识一下各自从家里带来的物品,以及手中的学习用品,都来给它们归归类,分别属于哪一类立体图形,学生们因为所带的物品不同,既打开了眼界,又巩固了当堂课所学知识。
  四、结语
  课堂教学是数学学习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所以,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就应该积极地开动脑筋,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形式,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以及教学效果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孙静雅,小学数学智慧教学策略探讨[J],小学数学教育,2009.12.
  [2]张紫珊,新课标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4.
  [3]王十方,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8.
其他文献
【摘要】开展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提出按牵头单位划分的四种类型,之前企业有新型学徒制模式,现行实际情况是高职院校牵头试点较普遍,地方政府、行业出面推行学徒制基本还未起步或正在尝试,这中间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及完善。本文仅就政府开辟公共实训基地,邀请行业参与,开展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培训机构“五方联动”的现代学徒制模式展开探讨。  【关键词】政府;公共实训基地;现代学徒制;五方联动  【中图
【摘要】关于语文这门学科,其属于一门人文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因而在高中教学中占有重要作用。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能力,作为教师,其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上的培养。这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语文教学方法,还更好提高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就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重点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
在课堂实践中,有些教师把教材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静态的图本,说教的工具,忽视了身边资源的挖掘,忽视了生活的实践体验,忽视了课堂的动态生成。由于课程资源范围窄,利用率不高,针对性也不强,造成了对学科教学资源的“弱视”,乃至“熟视无睹”……这些现象的存在,提醒我们必须重视探究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策略,科学整合课程教学资源,以达成课程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哪些能成为我们可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呢?
期刊
【摘要】中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与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2008)》(简称《要领》)作为中日两国幼儿教育指导纲领性文件,对社会领域都予以足够的重视,教育目标具有导向、调控、评价三方面的功能,它是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体现了两国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和人文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笔者希望通过对比两国社会领域目标中在表述方式、价值取向、维度几个方面存在差异,从中得到启示,用“他山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英语教师是学生在人生中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因此小学英语的教学的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教学适应当前的小学生学习英语情况,我们必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适当运用情景教学。  【关键词】学英语教学;兴趣;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082-02  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
【摘要】作为人才培养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在教育改革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基础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中之重。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前提与根基,其对于人格的初始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探究渭南地区义务教育小学段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现状,并通过对于学校、教师及家长的调查分析目前基础教育小学阶段课程设置及教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义务教育小学段;
新课标Go for it是一套符合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的新颖教材,在教法上,要求教师不再是以前的一言堂、满堂灌,而是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听、说、读、写、演、唱、画,寓教于乐,因此,教师要重点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然而,在农村中学里,英语课上却出现了一种冷场现象,除了极少数学生敢说、会说、愿说以外,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是开不了口的,要么不愿说,要么不敢说,要么不会说,仅仅是坐在那里静静
期刊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的转移及侵袭是食管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黏着斑激酶(FAK),是一个125 kD的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多项研究中均证实,FAK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
【摘要】随着高中数学知识的不断深化和丰富,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于高中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文章从高中数学课堂的反思能力培养环境的营造、高中数学教师的培养方式以及高中学生的自主反思能力训练进行分析探究培养高中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