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商务英语是现代商务和应用语言的相互融合,商务英语教学有更强的专业性,应体现实用性和技能性。本文分析了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和师资队伍现状,提出了加强高职商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 商务英语 师资队伍
  商务英语是现代商务和应用语言的相互融合,是英语的一种应用变体。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中国已更广泛更深入地融入国际商务活动,社会对具备商务英语专业技能的人才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这对高校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培养能够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参与和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过程必须坚持语言与商务、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实际、实践、实用的特点。
  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国际商务业务中的工作能力与应变能力,并非简单的英语语言教学,比传统的英语专业有更强的专业性,教学中应体现实用性和技能性的培养模式。这样的培养模式应使学生不但要具备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还要熟悉商贸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专业术语颇多的商务英语从事商务活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知识的复合性和能力的应用性要求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复合性和实践性。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出现瓶颈现象,即社会需求大,学的人多,但毕业的学生却因专业能力差而不能适应实际工作,其主要原因是商务英语的师资状况难以满足商务英语教学的需要。
  
  一、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商务英语教学的特点是既包括普通英语的内容,又包含商务知识的特定内容。与普通英语相同的是掌握商务英语必须具备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不同的是商务英语还涉及相当广泛的专业词汇和知识,如贸易知识、金融知识、财务知识、会计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等。同时,高职院校是培养能够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参与和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从事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至少应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
  1.教学能力
  商务英语教师应当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商务专业理论基础和一定的行业知识背景,能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具备系统的教学设计能力、较好的教学管理能力和监控能力,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善于协调师生关系。
  2.教改科研能力
  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线构建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有积极探索高职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改革的能力;要有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撰写专业论文和相应的科研课题研究能力。
  3.实践指导能力
  高职的培养模式要求教师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要求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胜任与专业相关的实训、实习、就业的组织与指导工作,还要指导学生参加相关行业或技能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
  4.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
  教师要具有丰富的行业背景知识和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以英语向学生介绍和讲授相关行业的产品信息、营销策略、社交礼仪、谈判技巧等商务知识,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二、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师资队伍现状及不足
  
  开设商务英语专业或相关课程的高职院校经过几年的发展,师资队伍在人数上已初具规模,笔者对宁波3所高职学院进行的调查显示,3所学院共有专任商务英语教师42人,平均每校14人,基本能满足商务英语课教学的需要。但现有专任教师的主要来源是调进的高校教师和招收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只有极少部分的教师原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商务人员。另外,还有一部分校外兼职教师。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商务英语教师大都是语言或文学专业毕业,他们对商务知识接触甚少,也没有相关工作经历,这导致既懂商务又有较好英语功底的教师严重匮乏。因此,一些院校虽然设置了商务英语课程,但大多数教师均不能运用英语进行应用类专业知识教学。有些教师即使走上讲台,也只是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商务英语教师与其他专业课教师相比较,存在着几点不足:
  1.学历水平普遍不高
  讲授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师硕士以上学位偏少,实力较强的学校硕士学位教师不超过40%,且基本是近两年刚刚毕业从事教学工作,其他学校比例更低。
  2.职称结构未形成合理的梯队
  由于该课程教师多为近几年刚刚参加教学工作的硕士或本科毕业生,大部分是初级职称,中级以上职称的很少,这就意味着很多教师缺乏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更缺乏专业积累,形成少数几个高级职称教师带领一大批年轻教师支撑教学的局面,许多业务活动无法开展。
  3.工作经历造成的专业局限
  商务英语课程具有双重性,是将商务知识和英语应用的融合,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一定的商务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商务实践经验,又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但现阶段商务英语教师由于工作经历造成了专业局限,很难满足教学需要,表现在:一是年轻教师出了当学生的校门就进了当教师的校门,无任何实际工作经验,又因课程任务重而无机会参加实践,不能真正符合该课程的教学要求,需要在英语教育、专业实践和行业知识等方面锻炼提高;二是学习英语语言专业的教师语言功底强,但商务知识不足,缺乏实践经验;三是有一定专业基础的教师英语语言功底差,同样不能完全承担商务英语的教学工作。英语出色、专业知识扎实、有从业经历的人极少。
  
  三、加强高职商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商务英语教学质量,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具有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材,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建设一支能够胜任语言教学、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的高质量师资队伍,才能满足专业教学和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又是一个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系统工程,应根据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有分类、有计划地进行。笔者认为,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商务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
  1.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业务综合水平
  (1)实行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专家指导下,由学校发起、组织、规划的,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方式来培训学校教师的一种校内在职培训。
  校本培训具有如下特点:一是长期连续性。校本培训以教师任职地学校为受训场所,可进行比较持续而长久的培训。二是实践性。校本培训的前提是教师没有脱离工作岗位,将培训工作与教学工作紧密联系,能及时的学以致用。三是灵活性。能根据实际条件灵活机动地安排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并能针对学校的自身特点和每位教师的个体特点加以安排。四是经济性。校本培训免除了教师脱产培训的差旅费、学习费,减轻了教师和学校的负担。在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紧张,教师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校本培训应制度化。一是请社会上水平较高的商务从业人员和商务理论知识扎实、商务操作技能良好、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没有商务知识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使之掌握商务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二是以老带新,新老教师结对,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组织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或兼职,扩充相关行业的背景知识
  应有计划分批安排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到具有涉外商务活动的进出口公司、外资企业、海关等单位学习和兼职,丰富自己的商务知识,提高商务操作技能。同时,深入企业,了解各类企业的运作模式、企业文化、行政管理模式、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能力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和授课内容,以更好地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3)安排教师进修,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
  选派教师参加由国内权威院校举办的商务英语教师师资培训班,学习与商务英语专业有关的非英语专业课程,提高其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弥补英语教师不懂商务知识的缺陷。也可以选派部分教师去国外短期考察、学习、进修自己下一学年拟开设的课程,回来后就上这门课。以一些优惠政策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在职或脱产的商务英语专业硕士以上学位,适应今后发展的需要。还应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上加大投资力度。
  (4)创造条件,积极在商务英语教师中培养学科带头人
  培养德才兼备、学术和技能水平双优、组织管理能力强的专业带头人,广泛参加学术交流,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组织、带动其他教师进行专业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
  2.直接从国外引进师资
  聘用高素质的外籍教师充实师资队伍,有条件可批量引进,并让年轻教师学习他们的经验。引进的外籍教师可以是英语母语国家的人,也可以是在境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但均应有商务背景经历,以建立结构合理、灵活有效的外籍教师队伍。
  3.聘任专门人才为兼职教师
  从涉外企事业单位或相关院校聘请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等高级专门人才为兼职教师,并聘用有实践经验的外贸公司人员担任商务英语教学实践环节的老师。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商务英语研究会.第五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徐玉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课程建设初探[J].职业技术,2006,(12).
  [3]张婷.对高职师资培养途径的探讨[J].中国轻工教育,2005,(4).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