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综合性学习教学过程中,由于加强语文课程的开放、整合,不少综合性学习课堂变了“味”,俨然上成了科学课、计算机课,甚至是音乐美术课,综合是实现了,但是语文却丢失了。因此我们在追求创新、开放整合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的同时,必须注意提升综合性学习中浓浓的“语文味”,还原综合性学习“语文”的本色,以真正促成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重视“语文味”的本源——文本语言
语文教学的出路在哪里呢?洪镇涛老师的回答明确而肯定:“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体──学习语言上来。”也就是要把“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抓住了“学习语言”这个根本目标,就可以使多元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样的,在综合性学习中紧扣“学习语言”这个目标,才不会在学科整合的过程中丢失语文自我。例如,在语文综合性活动中,计算机、网络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获得大量材料,但我们不能简单满足于材料的获得,或仅仅利用多媒体手段便捷地展示。而是要从材料中教会学生领悟到语文的存在,抓住语文的根本,学会精简提炼材料的语言、学会利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要点、分析材料文本的语言特点等问题,都是我们在综合学习材料资源时应该注意的“语文味”所在。再比如,借助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在方案的确定、内容的安排、流程的设计等方面都应该考虑是否有利于“学习语言”目標的实现,一定要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真正是母语学习、应用意义上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办报纸、演课本剧、举办诗歌朗诵会,进行书法比赛等,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过程弥漫着浓浓的语言文化气息,紧扣“语文”又基于“语文”延伸和拓展,整合了语文课程,也强化了语文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二、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注意学科内部的整合
综合性学习“语文味”的丧失,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在于过分突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整合,以致语文课上成了“大综合”,学生把过多精力放置于时事政治、科学常识、图片音乐等非语文因素上。其实,对语文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古代语文教育家有着朦胧的认识。众所周知,中国传统语文教育没有分科传统,融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于一炉和文史哲教育于一体。在教学方式上,传统语文教育也没有烦琐的分析讲解,更多的是着眼于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比如,强调诵读,在反复诵读中实现积累,达到感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有整体的把握。传统语文教育中读写从来不分开,通过阅读让学生积累素材,学习课文的谋篇布局,进行写作训练。这里,并不是说传统语文教育都是可取的,但至少以上这些经验值得我们继承,今天在大力提倡整合语文课程的时候,首先就要注意学科内部,即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整合性学习。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规模小的活动,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于活动之中。
三、时刻注重挖掘活动的情感点,以人文内涵去熏陶感染学生
在综合性活动中,教师要时刻注重挖掘情感点。从主题的确定,到内容的选择,到串连词的撰写,无不围绕情感展开。学生在进行综合性活动中,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还得到情感的熏陶。这正是综合性学习“语文味”的最好体现。我们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更应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去熏陶感染学生。我们要激发学生语文兴趣,以多向思维取代单向思维,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冷静的分析,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读、去品,从而进入文本。我们强调“要有情感激荡于课堂,要有美感震撼于课堂”,还要有文化的种子在此萌芽。这中间,教师的情感投入至关重要。语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语文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浪漫主义情怀。语文教师必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语文教师还需要能够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了解教材的同时了解学生,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提升教师自身“语文味”,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语文综合性为语文教师的课程创新和教学创新提出了能力、素质方面的新要求。试想,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出口成章,词藻丰富,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收放自如,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管是预设也好,生成也罢,无疑都会是一堂好课。所以,教师唯有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善于创设具有“语文味”的教学环境,正确引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综合性学习回归“语文”本色,才能有效发挥综合性学习真正的价值。教师的引导工夫应花在以下方面:指导学生做活动计划;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调查方法,获取有效的信息;有意识地组织学生交流调查,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组织学生评价调查结果的展示方式与内容。
通过对以上几点的探索实践,我们要使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联系更为紧密,更为融合。这样,就使“综合性学习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个性魅力”,使综合性教学课堂成为具有语感、情感和美感的特色课堂,达到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目标。
一、重视“语文味”的本源——文本语言
语文教学的出路在哪里呢?洪镇涛老师的回答明确而肯定:“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体──学习语言上来。”也就是要把“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抓住了“学习语言”这个根本目标,就可以使多元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样的,在综合性学习中紧扣“学习语言”这个目标,才不会在学科整合的过程中丢失语文自我。例如,在语文综合性活动中,计算机、网络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获得大量材料,但我们不能简单满足于材料的获得,或仅仅利用多媒体手段便捷地展示。而是要从材料中教会学生领悟到语文的存在,抓住语文的根本,学会精简提炼材料的语言、学会利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要点、分析材料文本的语言特点等问题,都是我们在综合学习材料资源时应该注意的“语文味”所在。再比如,借助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在方案的确定、内容的安排、流程的设计等方面都应该考虑是否有利于“学习语言”目標的实现,一定要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真正是母语学习、应用意义上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办报纸、演课本剧、举办诗歌朗诵会,进行书法比赛等,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过程弥漫着浓浓的语言文化气息,紧扣“语文”又基于“语文”延伸和拓展,整合了语文课程,也强化了语文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二、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注意学科内部的整合
综合性学习“语文味”的丧失,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在于过分突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整合,以致语文课上成了“大综合”,学生把过多精力放置于时事政治、科学常识、图片音乐等非语文因素上。其实,对语文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古代语文教育家有着朦胧的认识。众所周知,中国传统语文教育没有分科传统,融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于一炉和文史哲教育于一体。在教学方式上,传统语文教育也没有烦琐的分析讲解,更多的是着眼于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比如,强调诵读,在反复诵读中实现积累,达到感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有整体的把握。传统语文教育中读写从来不分开,通过阅读让学生积累素材,学习课文的谋篇布局,进行写作训练。这里,并不是说传统语文教育都是可取的,但至少以上这些经验值得我们继承,今天在大力提倡整合语文课程的时候,首先就要注意学科内部,即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整合性学习。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规模小的活动,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于活动之中。
三、时刻注重挖掘活动的情感点,以人文内涵去熏陶感染学生
在综合性活动中,教师要时刻注重挖掘情感点。从主题的确定,到内容的选择,到串连词的撰写,无不围绕情感展开。学生在进行综合性活动中,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还得到情感的熏陶。这正是综合性学习“语文味”的最好体现。我们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更应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去熏陶感染学生。我们要激发学生语文兴趣,以多向思维取代单向思维,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冷静的分析,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读、去品,从而进入文本。我们强调“要有情感激荡于课堂,要有美感震撼于课堂”,还要有文化的种子在此萌芽。这中间,教师的情感投入至关重要。语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语文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浪漫主义情怀。语文教师必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语文教师还需要能够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了解教材的同时了解学生,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提升教师自身“语文味”,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语文综合性为语文教师的课程创新和教学创新提出了能力、素质方面的新要求。试想,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出口成章,词藻丰富,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收放自如,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管是预设也好,生成也罢,无疑都会是一堂好课。所以,教师唯有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善于创设具有“语文味”的教学环境,正确引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综合性学习回归“语文”本色,才能有效发挥综合性学习真正的价值。教师的引导工夫应花在以下方面:指导学生做活动计划;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调查方法,获取有效的信息;有意识地组织学生交流调查,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组织学生评价调查结果的展示方式与内容。
通过对以上几点的探索实践,我们要使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联系更为紧密,更为融合。这样,就使“综合性学习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个性魅力”,使综合性教学课堂成为具有语感、情感和美感的特色课堂,达到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