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有效地上好一节语文课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19840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有效的上好一节语文课,是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每一节语文课堂上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能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正演绎文本的内涵,提升孩子们对语文文本内容的感悟,让每一节语文课的教学都能呈现有效性。使教师更有效的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和情感的交流、培养个性学生对语文文本的不同理解的过程和看法。那么,怎样有效的上好一节语文课呢?我在教学中总结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如下:
  一、深入钻研教材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了解,“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有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我教学语文十几个年头,但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科书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但却不能离开教科书上课。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太阳》这节课时。针对题目引发学生发挥想象课文有可能写什么内容。因此学生也毫无顾虑的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太阳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太阳给人们送来什么?等问题,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2)利用假设推理创设问题情境;
  (3)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4)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三、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咏柳》一课时,我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上好一节语文课要有一个完美的结束语,好的结束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教师针对课文内容,借题发挥,引导学生进入美好的意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好方法。因此,语文教学要立足于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
其他文献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有了这种对汉字的喜欢,才会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同时,识字和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学生除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外, 还必须掌握“活”的识记方法,为今后的自主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期刊
在课堂上,我们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情况:教师强调过的一些习题,却有学生重复错误;别人正在发表看法,突然有人插嘴;学生因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没等别人回答结束就举起手来跳着喊着要发言,弄得课堂无序……问题的关键就出在学生没有做到倾听。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做好倾听呢?  一、让学生知道倾听的重要性  倾听就是用心听。倾听是一种礼貌,认真倾听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因此,倾听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品质。倾听
期刊
在一篇文章中我看过这样一段话“据说达尔文小时候是个爱说“谎言''的孩子。他有时炫耀自己发明了秘密液体可以改变花的颜色,有时又宣称自己有一块罗马造的硬币。达尔文的父亲并没有因此简单地加以指责,而是从达尔文的“谎言”,中发现儿子具有不同寻常的想象力,并给予保护、引导,进一步提高和发扬。这为达尔文以后的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看过这段话之后,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幼儿身上存在着潜在的创造力,关键在于
期刊
所谓“开放”就是把时间和空间教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及集体讨论获得数学知识。真正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  一、开放学生的眼睛,提供观察机会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积极思维参与的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教材在编排上图文并茂,从直观上给学生一种美感,而且寓学法于教材之中。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条件,让学生学会观察。低年级儿童年龄小,无意注意为主导,观察能力有限,他
期刊
现代创造理论表明,以创造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技能不是靠传授得到的,也不是手把手教出来的,它往往是创造者经过心理的“烘热期”和“脑风暴”后的“顿悟”。因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必须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到创新思维的技巧。  1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为“解决问题”序列的探究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所面对的都是些经过人类长期积淀和锤炼的间接经验,让学生快
期刊
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实践必须从从高处着眼(即站在学生将来学习方法和思维训练的高度),低处入手(即从低年级,从细微处训练和培养),切切实实的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  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我还清楚的记得,上学期的区域联动二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蔡主任把我们所有二年级的教师集合在一起,共同备课《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我们利用一上午的时间进行备课,下午我和我们组的王老师进行备课展示
期刊
当前正在全国范围全面推行的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各学科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为素质教育思想在普通教育中的全面落实也创造了新契机。一直以来处于学校教学之薄弱环节的美术学科教学,应该抓住这次新课改契机,以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使美术教学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回归它本来的地位,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就当前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与不足及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实施教学改
期刊
解放大路小学是一所有65年历史的老牌学校,我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秉承“六个解放”的理念,确立了学校阶段性的德育工作的目标和思路,我们的目标是“以‘解放’ 教育为引领,积极构建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体系,整体推进德育工作”,我们的思路是“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全面、全程、全员育人”,核心词是“解放”。我们的具体做法
期刊
小学音乐课教学是小学基础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的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还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  音乐反思性教学则是指运用教育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为不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缺失仍是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有些课堂未能通过多边活动的优化调控,使其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以教师教的效率代替学生学的效率,重眼前“有效性”,轻将来“有效性”;有些课堂学生参与的机会悬殊;有些课堂“课内损失课外补”。本文就针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