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j_j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德育渗透是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是教师有意识的加强对教学过程的优化,使知识、技能、思想教育三者有机的容为一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德育的实效性。具体来说,学科德育渗透是在课堂教学的语言机能、学科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学习过程、动手试验、文化意识中,通过有意识、有计划的潜移默化、点滴浸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爱科学爱社会爱大自然、坚强的意志品质、学科学爱科学爱探索创新的积极的求知欲望、健康的性格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的优良个人品质。作为化学老师,我们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联系到一起,利用化学学科特有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下面,笔者就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谈几点看法:
  一、化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化学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他们片面地认为这是语文课、思想品德课的分内事。忽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已经在全国成为风气。例如:现在很多学校只是考察或重点考察教师和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却视而不见。某所中学出现了学生被同班同学杀死的恶性案件,清华大学学生用硫酸泼洒狗熊事件,很多学生思想空虚、道德水平下降、少有感恩之心,80后90后的种种表现令人担心。而《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提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更明确指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进行辩证唯物主義观点和爱国主义教育”。著名无机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戴安邦教授也曾谆谆寄语同行:“化学教学不仅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要训练科学思维和方法,还要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可见,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学时代是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意志品质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俗语说:“人无德不立”,作为教师应把教书与育人并重,化学教师也应该根据大纲和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丰富实在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使学生树立起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勤奋学习、坚忍不拔的科学素质。
  二、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思想品德问题
  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大多数学生能自律自理、严格地遵守学校的组织纪律,但有不少在思想品德等方面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没有远大志向和目标,短视情况严重;二是缺乏民主法制法纪观念,是非观念淡薄;三是做人行事乖张,缺乏诚信原则;四是缺乏集体荣誉感,喜欢搞小集团,在班上拉帮结派,甚至跟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五是贪图享受,不知节俭及生活的艰辛;六是讲哥们义气,无视大局,无视他人利益;七是作风散漫,追求极端自由等。
  三、寻求在化学课堂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
  进行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是衡量素质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德育工作不仅仅是校长、班主任、政治老师的任务,而应该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作为化学老师,教书育人也义不容辞。
  第一,依靠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化学学科中充满着辨证唯物注意思想方法,我们可以在讲述质量守恒、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相互关系、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等等内容时,与学生一起体会对立统一的观点;在学习元素周期律时,一起学习质变到量变的原理。总之,在化学教学中主观能动的推动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在化学教学中,不断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化学发展史是很好的素材。给学生讲述我国的冶金发展史(金属的冶炼)、我国的陶器、瓷器发展(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侯氏制碱法(碱金属)、我国石油的建国前后对比(烃)等等内容,寓德育于教学中,点燃学生的爱国之火,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也坚定他们为国家、为民族努力学习的决心。
  第三,在化学教学中,不断加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加强化学与人、化学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比如NO和NO2的环境污染(氮族)、酸雨(氧族)、电池的回收(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臭氧空洞(卤族)、白色污染(烃及烃的衍生物)等等内容,加强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主人翁精神,节约淡水资源,节约能源、倡导新型轻污染、无污染能源的使用。
  第四,在化学教学中,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人际关系处理。比如,在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中,谈到了金属的防护。裸露在潮湿空气中的铁,极易出现电化学腐蚀,而避免电化学腐蚀,就要想办法使铁与潮湿的空气隔绝,同时利用原电池原理,保护铁不被消耗。在人际关系上,出现这样那样问题的学生,一方面自身的原因,就像铝不易被腐蚀而铁易被腐蚀;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所处环境的关系,就像介质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目前福建省主栽的2个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12年生无性系优良品种‘闽43’和‘闽60’所产油茶果为试材,探索油茶果实生长发育及成熟过程中果实表型性状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学模式应当与之同步化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教学的实效对于学生初中阶段全面发展以及今后生活均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研究、分析现状,通过实际情况给出一定的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上的改革,初中教学必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采取符合国家教育理念的相应举措。数学作为初中生关键学科之一,需要
【摘 要】中学生正处在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我国乡镇地区的班主任又面临着不同的境况。本文主要阐述了作为一名乡镇初中班主任,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心理健康 乡镇 班主任 教育  作为一名乡镇的初中的班主任,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是我所关注的。同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也是我们
【摘 要】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主要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的。其中,物理小实验对物理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是不可以忽略的,而且,初中物理的小实验不但具有趣味性,而且还具有实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所谓物理的小实验,实质上就是运用一些简单的器材或者是自己动手制作的简单性装置。本文主要提出了物理小实验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小实验的作用。  【關键词】物理教学 实验教学 小实验  《九年
【摘 要】语文是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学科,阅读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读与写的教学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初中语文教师要探索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教师要采取“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措施,创新语文教学模式。本文指出了初中语文读写教学的现状,针对创新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读写教学 结合策略  阅读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做好阅读和写作教学
【摘 要】管理初中班级工作,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应当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和设计,尽量遵循学生的主观意识以及学生的人格,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拥有家庭的温暖,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以生为本是整个班级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前提。  【关键词】班主任 以生为本 管理工作  学生的初中阶段是学生的智力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自我个性的发展,因此,对于中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作
园林花境是提高植物景观艺术和发挥园林植物在绿化建设中的综合功能的优秀造景形式。在如今强调园林建设再现自然生态、追求景观多样化与可持续性发展的形势下,如何提高园林花
核桃是我国重要的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为一体的木本粮油树种,在山区开发扶贫及生态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核桃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我国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据
【摘 要】九年义务教育中后阶段的初中教育对学生而言极为重要,因此,作为直接的教育实施者——初中班主任的工作变得更加重要,本文就初中班主任工作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并涵盖了教师本身应具备的素质和班级管理的内容等。  【关键词】初中教育 班主任 班级管理  初中阶段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由儿童向少年转型的重要过渡阶段。我们不难发现七年级的孩子们大多一脸稚气,九年级的孩子们却开始隐约有了小大人的样子
未来外贸复苏趋势将会延续,但复苏力度将回归中枢水平。今年前两个月,外需总体呈现回暖态势。将1、2月数据相加(目的是熨平年初数据的季节性波动,并修正工作日错位造成的基数